APP下载

提升高校绩效审计工作水平的途径

2018-12-07

金融经济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标准人员指标

一、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认真开展审前调查工作

绩效审计是指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政府部门及其他经济组织的期望功能或公共资金、项目、政策的期望目标的实现是否达到或超过既定标准或要求,以及实现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是否经济、有效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并寻求改进途径,帮助其尽可能地尽善尽美。实施绩效审计不仅要关注财务报表风险,更要关注财务报表以外的风险。财务报表风险不容易发现,例如合同、发票是真实的,但事项是假的,风险如何能发现,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会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开展工作。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的思路,从更开阔的视角发现被审计项目的重大错报行为,审计起点从原来的会计报表项目,转为从被审计项目的环境、性质、目标战略及业务流程,管理部门及其领导人的情况,全面地评估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其特征主要表现为:1、审计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分析性复核开始走向多样化,不再是只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不再孤立地分析单一的财务数据;分析工具充分借鉴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将管理方法运用到分析性程序中。2、风险导向审计取证重点向外部证据转移。风险评估时将被审计客户置于广阔经济网络中,充分了解客户整体情况,从外部取得大量的证据来评价风险评估的恰当性,并以此评估客户的风险所在,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认识。3、绩效审计审前准备需要开展比较详尽的审前调查,从而锁定审计重点关注的业务事项范围,紧扣与经济相关的内容,与效率相关的审计内容,重点关注自主性大的环节,进而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分配审计资源。调查要内部调查与外部调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不仅到被审计部门了解情况,还要到与其相关的部门了解情况。

二、 建立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绩效审计效果的关键所在。其它审计是先找问题,然后找法律、找标准,判断对不对;绩效审计是倒过来,先找标准,再找证据。被审计单位应当做到的事情就是审计评价标准。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应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要从管理制度及相关经济、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项目立项过程和申报程序,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资金支出的经济性和效率性,项目实施结果的效益水平等方面去选取。评价标准要具有可靠性(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同的评价人员运用同样的标准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可比性(与针对其他类似机构、与以前针对被审计对象开展的绩效审计所应用的标准一致)、客观性。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要最大限度地寻求公认的评价标准,可以是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规定;国家部门、行业组织公布的行业指标;组织指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和定额等;上级部门下达的计划或预算指标;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同行业的实践标准、经验和做法;科学测定的经济数据为依据。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审计目标,找准关键指标,突出重点,遵循可控性原则,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力争使选取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公正。其中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包括反映资产保值增值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预算执行状况、资产管理使用状况、资金发挥效益状况等方面。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战略管理评价、发展创新评价、“三重一大”决策评价、风险控制评价、基础管理评价、人力资源评价、行业影响评价、社会贡献评价等方面。主要反映高校在一定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

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要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相结合,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根据重要性程度,管控程度的不同,确定权重分值,结合审计项目的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应突出重点,又不失全面性。

三、 审计手段多样化,充分获取审计证据

可以通过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成本效益(效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分析财务数据;也可以通过专题讨论会、标杆法、调查法、目标成果法、公众评价法获取审计证据。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如进行内控测试,实行会计信息承诺、个别访谈、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现场盘查、调阅信访举报案件处理情况,单位会议记要,民主生活会记录等内容,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等方式,获取广泛的信息,搜集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

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思路,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目前很多支出事项,从程序上看都没有问题,招标程序、合同、正规发票都有,但要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几方面对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审计人员在审查经费支出时,要按照经费从哪里来的,有没有预算,经费用到何处,产生了什么效果,为什么会用这么多,有没有更优化的方案这一思路开展审计工作。花钱的效果在哪里是审计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才能有效甄别真发票假事项问题。例如“设备费”支出,审计人员关注购买程序合规性,购买设备的可行性,设备存在性,管理的有效性,使用效益性,处置效果性。“会议费”支出,我们要关注资金来源,会议签到表,会议发言记录,会议讨论的问题及最后讨论的结果;参会人员名单及入住酒店的登记情况,价格的合理性,还要找参会人员访谈。“咨询费”支出,从账面看是非现金发放,有专家名单,有银行卡号,这些貌似没有问题,但以绩效为导向的审计思路,审计人员要关注咨询原因、咨询内容、咨询对象、咨询效果、访谈被咨询专家,了解专家资格。“无效必问责”就是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针对无效支出,根据金额大小追究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属于谁的责任谁来承担,不允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处理处罚到位,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能力和工作水平。绩效审计是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但又高于财务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审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审计人员除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外,还要有较高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职业敏感性。同时,审计人员要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具有大数据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比如我们查某个人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单查一个课题不容易发现问题,把他所有的课题放在一起看,问题就能发现,从同一家公司开出的发票,并且是连号发票分散在不同课题中支出,分散在不同凭证中报销,并且存在前后矛盾现象。审计人员提出的审计建议要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应尽快充实到审计队伍中来;其次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学习审计、财务、管理、预算及各种相关法规、制度,通过培训提高审计人员识别资料真伪,经济活动合理、合法与否的能力,使他们适应不断发展的审计形势,从而达到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能力。

注重绩效审计报告的撰写。绩效审计报告应包括情况段、评价段、问题发现段和建议段。评价要客观、公正,不能直接根据指标数据表象得出评价结论,要重在考察指标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再下评价结论,剥离非相关因素的影响。问题分析由“表象”深挖到“根源”,应当对问题存在的内部、外部、主管、客观等方面原因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指出问题的危害性,充分印证审计提出的问题。即写问题必须符合四个要素:每个问题都有判断标准;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生什么影响;有什么后果。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阻断产生问题的根源上着眼,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收革,加强宏观管理。

(安徽农业大学审计处,安徽合肥230061)

猜你喜欢

标准人员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美还是丑?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