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8-12-07
1.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
村镇银行是指由我国银监会批准经营的,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开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和农民的境外金融机构、境内非法人金融机构、境内自然人出资金融机构等统称。自2006年末,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始放松了对农村地区金融企业准入的限制,标志着村镇银行在我国真正意义上得到法律的允许和保障。2007年以来,首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试点成功。由此银监会允许部分小额金融贷款公司变更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在农村的数量逐渐增加并渐渐成为小额贷款机构在村镇经营的主要模式。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册村镇银行数量达4000多家,村镇银行模式在我国农村基层得到蓬勃发展,让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困境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然而,村镇银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近年来村镇银行融资困难、服务对象缺乏针对性、注册门槛过低、人才引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要解决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更好的释放民间资本,促进村镇地区的经济腾飞,依旧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2.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村镇银行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往往会面临资金短缺、业务单一化、人才匮乏、国家政策不稳定等问题,下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2.1 资金流动受限,业务多样化困难
村镇银行融资规模较小,目前还没有纳入银联系统进行结算。支付环节只能单向流动,通存通兑业务难以发展。不少日常的现金调拨需要借助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大大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效率,延缓了业务开展的速度。多数村镇银行由于资本体量较小,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电子银行服务,导致农村投资者无法快速的浏览到投资最新信息。村镇银行的外汇业务、办法业务等审批流程存在滞后性,又受到资金链的影响往往难以及时展开,业务发展受到较大的类型限制。
2.2 乡村吸储能力弱,资金筹措困难
村镇银行扎根于农村基层,其吸储的对象也主要是农民。然而,我国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不高,农民很少有资金可以储蓄起来。而开设到基层的村镇银行业往往难以吸引到大规模的储蓄存款,资金总量较少。村镇银行通常不以连锁的模式经营,网点数量也远远少于传统商业银行,因此固定吸储能力不高。很多农民由于自己信任度等原因,更愿意将存款放入国有银行。村镇银行没有没有金融债券发售的权限,融资渠道也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资金筹措相对困难,可用业务发展的流动资金较少。
2.3 专业人才匮乏,业务能力较差
村镇银行大多属于民办机构,它的服务性质决定设立在农村区域环境内。而金融专业毕业生很少考虑去农村就业,高水平管理类人才招聘难度大大提升。员工的培养机制不够系统和完善,部分工作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金融培训教育,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且机构内部缺乏培训金融专业人才方面有经验的师资力量,降低了村镇银行人才储备能力,员工服务能力较弱,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2.4 政策导向不明确,农村放贷风险高
政府在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政策优惠的倾向,但是这类政策优惠倾向并没有付诸实践。例如:国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税费减免政策,以及对商业银行的营业税、所得税征收政策并没有覆盖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税费缴纳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限制,未有规范化条款写明。村镇银行的储蓄利率制定政策不明确,目前按照自身经营情况制定,也不利于农村信贷市场稳定。农村信用社可以享受政府贴息、财政性存款等优惠政策,也没有落实到村镇银行中。由于村镇银行的经营服务对象多为村民,且从事的第一产业受到自然、政策、地理环境、市场等制约,存在较大的放贷风险,容易产生坏账、呆账。
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必须解决,才能够让农村的资金流动具有活力,才能更好的利用金融机构,帮助农村投资者实现资本收入增长,帮助农村贷款者实现经营资本扩大的目标。尤其是对于当前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更需要从资源整合、专业人才培养、政策导向、业务扩展等多方面入手。
3.1 创新融资渠道,吸引农村客户投资储蓄
村镇银行盈利的主要方式在于吸引客户投资和储蓄,并将储蓄资金放贷获取盈利。因此,村镇银行通过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灵活化利率机制,让村民们享受更优惠的储蓄和投资获利回报。金融理财产品以黄金、外汇等货币作为交易介质,或者村镇银行也可以利用存款利率调高、长期存款一次性贴息政策等吸引更多的客户,实现农村可用资金的高效流转。当然,村镇银行还可以加强与县市、乡镇银行等合作,不断扩大自己的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服务对象,以金融互惠的角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3.2 高效灵活放贷服务,实现收入加速增长
村镇银行吸收优势储蓄之后,拥有大批量的可流动资金,需要通过高效灵活的放贷服务实现收入的可持续化增长。村镇银行的信用贷款审批流程需要优化,例如:贷款审批速度、贷款风险控制、贷款利率上浮空间等有严格的执行标准,让优质的客户感受到村镇银行的放贷效率,从而吸引其成为潜在客户源。村镇银行业务开展要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两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放贷业务。村镇银行需要有专门的信贷推广专员,成立数个信贷服务特色小组,深入农村基层,倾听村民们的贷款意向,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村民,可以及时快速地释放贷款,避免资金的挤压,实现村镇银行收入的有效增长。
3.3 笼络金融专业人才,实现优势资源配置
村镇银行要吸引金融类专业优秀人才,必然需要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成本。例如:村镇银行要不断调整和改善薪资结构,以高新聘请金融优秀人才,进行产品设计、资金清算、风险控制等重要项目管理,帮助理顺银行经营思路,实现良好运营与发展。对于原有的金融服务机构转制人员,可以采用薪金激励等模式,采取上级打分制度、基本薪资+绩效奖金制度等,让原有的金融服务机构人员适应村镇银行的经营节奏,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获得更多的薪金回报,避免“吃大锅饭”现象的产生。当然,村镇银行还可以利用培训考核体系,外聘金融教师现场授课,提高银行内部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紧跟时代的潮流。通过人才笼络、自身培养、绩效考核等方式,方能够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化配置。
3.4 优化政府政策导向,提高农村信贷风控能力
政府对于村镇银行的政策导向明朗化,长期鼓励支持帮助村镇银行的发展。通过政府资金储蓄、税费减免能方式有效减轻村镇银行潜在压力。以政策导向稳定村镇银行开办的决心,同时也释放出利好信号,促进农村资金流入村镇银行实现有效配置。当然,村镇银行业需要提高对农村信贷的风险控制能力,尤其是深入基层放贷,必须要坚持灵活和公正原则,不符合放贷资格或有较高风险概率的村民慎重放贷。对于产生呆账的不良放贷资金,要定期监控、严格审查、合法催收。建立健全农村信用“黑白名单”,让有信用的村民获得更多的经营贷款,让有不良记录的“老赖”得到应有的惩罚。
4.结束语
针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本文详细探讨了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可能性解决对策。针对村镇银行未来发展的观点仍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们批评指正。总而言之,目前村镇银行发展尚且处于良好的态势,但由于年限较短、法律未健全、政策优惠导向、农村风险控制薄弱等方面业务无法进行大规模拓展,也无法批量吸引金融类优秀人才加入。只有通过政府政策、村镇银行自身经营、社会意识改变等方式,帮助村镇银行突破困境,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常宁市支行,湖南衡阳4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