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
2018-12-07梁潇
梁 潇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1)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1.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与统计。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在工业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阶段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世界通用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一、二、三产业,分别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中,普遍分法将服务业分为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服务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会议展览、国际商务、旅游业、教育培训等行业,它有别于传统服务业,如普通餐饮业、一般贸易、批发零售、邮政业务、公共交通、理发洗浴、家政服务等。
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面向工业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但部分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专业化分工而分离出来。可以肯定的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依赖于为制造业提供服务而存在的,两者相辅相成,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制造业的发展又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基础。所以,它与制造业密不可分,有很强的关联性,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状况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但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各自的集聚化态势虽已比较明显,但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制造业企业尚未真正实现内部服务的市场化,继续遵循“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产业低端化、同构化、碎片化和粗放式发展现象比比皆是,很难形成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而且不同地区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也差异较大[1]。因此,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集聚,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必会成为经济加快转型的新型动力,也是区域间转型升级与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陕西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2004—2016年间,陕西GDP增长了6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5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4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4倍多,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倍、3.5倍、1.5倍。其中,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其年均发展速度远超全省经济总体水平。
无论是观察全社会就业人数还是城镇单位就业人数,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2004—2016年间,虽然统计口径几经变化,但可以确定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总量在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制造业从业人数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2008—2014年,制造业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一直稳步上升,但从2014年开始,制造业人数开始下降。这表明,全省制造业的先发优势开始减弱,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
资本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本到哪里,哪里就会欣欣向荣,迎来发展机遇。2004—2016年,陕西生产性服务业资本投入逐年增长,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生产性服务业资本投入快速增长。2014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 126.5亿元,比2004年增长8.7倍,年均增速25.5%,仅2014年一年,增速高达73%。
从长期增速看,与制造业发展相比较,陕西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尚未进入高速增长期。2004—2014年的十一年间,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25.5%,比制造业年均增速低5.3个百分点,比服务业(三产)年均增速低2.6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2.9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投资增速较快,三个行业十一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均在30%以上,超过了制造业的增速。
同时,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一定的瓶颈约束,尤其通过对陕西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深入而广泛调研,发现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降成本、补短板问题依旧突出。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专业化程度、载体建设及对三次产业的带动作用均存在不足,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不相适应。
四、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在产业发展中没有树立融合的发展观,片面强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或片面强调发展制造业。
2.产业结构因素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一定的影响。2015年,陕西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51%,采矿业占42.6%,而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八成左右。资源型产业占比过高,制造业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两产业协同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3.制造业规模在全国范围内看比较小。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整体水平较低,对服务业需求不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力”也不足,尚未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4.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质量低。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企业存在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服务成本较高等问题,这就较难满足制造业企业对于服务日益提高的要求。
5.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机制没有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制造业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基本支撑和市场,服务业发展则对制造业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它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但目前,陕西省针对于二产业融合,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互动不强。
五、加快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措施
1.加快制造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2013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总量占全国比重仅为1.6%,制造业增加值占陕西省全部工业51%,与全国制造业占工业八成比重相比,陕西省还需加快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再者,陕西省制造业整体处于中档水平和价值链低端,核心技术缺乏,设计水平不高,增值服务滞后,缺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重点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基本处于“制造环节”层次,基本未及创意研究、制造服务等高端层次。所以,陕西省制造业发展应依托重点项目、大企业集团,突出重点,推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创新发展,进一步拓展制造业服务化,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2.两业都要主动融合、积极作为,制造业要主动创新。两业融合,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互利和互动,求得是再造和双赢。既用好原有平台,又创造新的平台,形成此涨彼涨、合理双赢的共生关系。两者都是融合的主题,都要主动融合、积极作为。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聚合,而是要激活“1+1>2”。特别是制造业,不能关起门来搞融合,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不断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借船出海、借风扬帆。
3.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发挥产业园区集聚效应,促进两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协同集聚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目前,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者之间基本上是“点对点”或“点对群”的互动模式,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对制造业企业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单一功能或是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最大化利用,与“群对群”的最佳模式仍有很大距离[2]。以打造示范区、实验区等模式为基础,在产业园区构建金融、保险、物流、教育培训等综合生产性服务平台,培育二业互动的生态群落,形成二业互动的生态环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力度,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在辐射功能强、服务范围广的大城市建立国家或区域性金融中心;在产业集聚程度高、研发能力强的高技术水平地区,建设集设计、研发为一体的工业技术服务中心,从而带动区域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4.树立典范,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鼓励制造业服务化的创新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示范衍生”条件。陕西省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方面有陕鼓、陕汽等企业的智慧经验,为陕西省两业融合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大型制造企业再也不能作壁上观,一方面,引导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通过外包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应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核心业务,将服务剥离出去,推进企业内置的生产性服务环节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形成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3]。通过一批大企业创新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示范衍生”条件,促使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发展。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两业加快融合,互促互进。两业融合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发展第三产业和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政府才能在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在政策引导、产业规划、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政策引导方面,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在产业规划方面,确立重点行业和相关园区。在资金方面,改革税制,降低税率,加大财政投资、补贴力度,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6.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类别,扩大现代制造服务业统计范畴,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统计数据是判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现状的基本依据,统计数据的缺乏或者不准确就难以对其现状做出准确的判断,更无法找出其发展规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的特点,特别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之间融合与互动情况缺乏统计[4]。积极探索顺应产业融合的趋势,在保持分类科学、易行的基础上,要本着统计服务于应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规范统计分类,进一步研究、丰富各产业内涵。将两业融合共同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两业融合发展的运行监测分析,为政府制定政策、社会各界的理论研究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陈晓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理论分析与经验求证[D].苏州:苏州大学,2015.
[2]吴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J].江苏商论,2007,(9):67-68.
[3]宝鸡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1,(6):25-26.
[4]宝鸡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集群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区域经济,2013,(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