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主要经济体政策差异视角认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意义
2018-12-07靖舒婷
刘 畅,靖舒婷
(1.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 130012;2.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春 130022)
引言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处于深度调整状态,许多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失衡,国际市场贸易与投资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势力抬头。在传统经济动能增长乏力,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尚未实现关键性突破的经济环境下,世界几大主要经济体在政策手段的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欧盟、日本与美国等经济体其政策方案主要围绕通过宽松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等手段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相较于货币、财政及贸易层面的短期经济政策,中国更重视通过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增加有效供给、降低无效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改善供给体系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的战略理念。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差异比较
1.欧盟。作为一个经济体,欧盟始终无法调和其设立之初就先天不足的困境。具体而言,尽管拥有统一的货币欧元,然而欧盟内部一直受困于只有统一的货币联盟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联盟的结构性不足,而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更无从谈起。政策手段的选择不足直接导致欧盟更倾向于启动货币政策以调节经济发展,欧洲央行于2014年首次开启负利率模式,随后的2015年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并于此后进一步下调负利率及扩大量化宽松规模,流动性泛滥与债务结构扭曲严重干扰了市场的定价机制,并从公共债务领域传导至公司债务领域,德国的Henkel公司与法国的Sanofi公司等先后发行了负利率的公司债券。然而,依赖量化宽松与利率下调等手段却放慢了欧盟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2.日本。不同于结构先天不足的欧盟,日本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日本政府可以充分主导其本国的结构性改革政策。然而,“安倍经济学”在追求2%通货膨胀目标优先的政策导向指引下,将长期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目标让位于短期经济繁荣的政策目标,结构性改革政策让步于负利率与货币宽松等政策手段,其结构性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3.美国。一直以来,美联储标榜自己独立、超然的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财政及债务问题的恶化,美联储的独立性地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执政后,致力于提高政府预算赤字,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财政政策,以及兑现其竞选承诺施行大规模减税。减税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加重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美国面临财政赤字增长与经济衰退的双重隐患。
特朗普政府所提出的经济政策主要关注于短期的就业机会与贸易赤字平衡,而忽视中长期的供给侧及科技创新领域对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其政策导向更倾向于短期需求侧而非中长期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改革虽然易于短期见效,然而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才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国际社会对于这一现象并未视而不见,2017年以来,尽管美元开启了退出量化宽松以及缩表等决策,然而国际市场并未如出现预料中的美元暴涨,反而出现美元指数连续下跌的景象,一度甚至出现抛售美元的高潮,弱势美元的观点成为国际市场的主流意见,国际资金正越来越多地配置欧元、人民币与黄金等标的的金融资产以达到避险目的。
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界普遍将2%通货膨胀率这一政策目标奉为圭臬,这一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各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表现为各国普遍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然而,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接近恶性通货膨胀极限的情况下,央行工具箱中的负利率、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手段的发挥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在此情况下,各国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依赖正日渐明显。然而,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长期推行,许多国家的政府与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结构化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放大其债务杠杆。而赤字与债务风险的堆积反过来抵消了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效果,长期债务的低利率及负利率对其市场定价的扭曲影响正日渐明显。长期而言,各国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借助结构性改革以推动生产曲线的扩展,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二、中国的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新思维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工作的主线,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经济工作的大前提,接受换挡期所面临的经济增速适当放缓。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坚持以创新促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高质量、多层次、宽领域的新供给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政策主线,致力于通过结构性改革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逐步由过于以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粗放性增长模式向以消费、服务业、科技创新等新要素驱动的经济模式转变。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由“三去一降一补”入手,逐步扩展为2017年的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四项任务。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是着力解决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其中,供给侧致力于适应新需求结构的变化,减少无效供给,积极培育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降低金融等资源对无效供给的支持,清理“僵尸企业”,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为培育新动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结构性致力于降低过剩产能、过剩库存等冗余资源,加大对科技、农林、扶贫等重点领域的投资扶持力度;体制性矛盾重点在于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定力。在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下,中国非但不采取以货币、财政等手段强刺激的方式以维持经济增速,更于2017年首次由官方界定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灰犀牛”问题,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将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问题纳入高度警惕的视野下。直面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金融隐患,强调中国货币政策将采取“不紧不松”的稳健中性取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强刺激,致力于维持货币的流动性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强调稳定经济增长但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去杠杆而非加杠杆,清理、整顿地方政府债务,明确将去杠杆放在稳增长的任务之前,不会为保增长或刺激短期繁荣而任凭金融杠杆继续回升。坚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培育适应新消费需求结构的供给侧生产结构,以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最终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团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体现在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上,就是要长期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不为短期性经济波动而牺牲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性进程。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主动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创新举措。旨在通过结构性改革,转变以往要素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胡鞍钢等,2017)。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由上至下高度重视创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中国制造2025”计划、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措施将有助于中国占据未来经济制高点。难能可贵的是,全社会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正日渐加深,创新发展对中国经济的重大意义正日渐成为共识。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对创新的理解与运用正逐步走向成熟,如果说现代金融学的重镇在美国,那么中国创新理论正逐步走在世界的前沿。
从近期的经济数据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2017年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2012年以来的新高,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值得注意的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同样升至较高的景气区间,新消费、新商业以及新生产模式的基础正日益牢固,以深圳南山等地区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充满活力。中国经济增长在平稳回落中开始显示较强韧性,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稳步推进,过去主要由地产和基建等投资拉动的粗放增长方式逐渐发生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开始出清,集中度开始提高,消费升级逐渐成为总需求上升的主要贡献力量(巴曙松,2017)。
结语
货币与财政政策作为短期经济政策工具,可以在短期内起到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在短期内实现刺激经济与调节景气的政策目标,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毕竟应建立于坚实的产业与创新发展之上,而非凭借对货币流动性、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债务赤字等政策手段的依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可以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为推动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争取必要的时间。然而,经济体过于依赖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等短期刺激工具,可能会掩盖其长期结构性改革的急迫性,推迟甚至阻碍结构性改革的推行。没有结构性改革支持的大型经济,难以维持长期可持续性增长。
近年来,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等经济体迫于短期经济目标的压力,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凌驾于长期结构性改革之上,以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为代价,通过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工具刺激经济,牺牲经济长期发展质量。长期来看,可能会陷入对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的过度依赖,出现经济放缓—货币投放—经济与债务泡沫化—投资下降—经济放缓的死循环。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中国也会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放宽货币供应与财政投资以实现稳增长的短期目标,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基础,却决不依赖短期的经济刺激,而是坚定不移地推行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纠正要素配置过程中出现的扭曲问题,提升供给侧质量,改善供给侧结构,释放生产力,以达到满足、适应需求侧结构变化的目的。
[1]杨伟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紫光阁,2017,(1).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巴曙松.客观评价经济调整阶段银行业的转型进展[EB/OL].中国金融新闻网,2017-09-23.
[4]刘畅,于旭.地方政府对创新生态体系构建的引导方式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