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道德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8-12-07张丹丹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德性道德教育个体

张丹丹

(大连财经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引言

道德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居于上层建筑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取向。道德困境的产生也是公共道德和个体道德的控制机制在实践中失常的一种现实的存在状况。价值多元带来的不确定性、传统道德标准的内在冲突、道德教育缺少理性反思、学生对个体意识和自身利益的过分关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表露出来的道德困境。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斯曾说过:“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包含着巨大的危险,也包含着巨大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能胜任我们所面临的任务,那么,这种精神状况就预示着人类的失败。”[1]道德困境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关系着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感的实现,关系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基于此,亟需发挥国家、社会、学校的合力作用,以寻求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困境的现实路径。

二、道德困境——公共道德和个体道德的一种存在状况

道德主体在善恶自明的情况下面对道德事件时需要做出道德需要的判断,可见道德关乎于道德主体对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道德在中国的语境下既指外在的规范要求,也指内在的品行德性。外在的规范表现为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道德,个体表现公共道德具有外显性;内在的品行德性是个体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个体道德具有内隐性,内在的品行德性最终要外化为道德行为。因为道德行为源于我们内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所以不管是公共道德还是个体道德都可对其进行道德评价。公共道德和个体道德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处境:面对具体的道德情境,客观上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主观上由于个人不同的道德情感体验,人们往往会产生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困境,具体表现为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冲突、道德意志薄弱、道德信念动摇、道德行为失范。

王东莉在《德育人文关怀论》一书中说道:“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导致了国人的‘价值真空’‘信仰真空’和‘理想真空’,人们在感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正经历着精神失落的苦痛。”[2]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原有的社会规范和观念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旧有的社会体制和模式面临改革。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发展也不太成熟稳定。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看似不受约束的背后却不可避免地感到茫然与困惑。因此,社会转型期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原有规范和新规范的碰撞、个体道德的现有水平和社会规范的要求之间的差异、个体内部知行不一都将可能导致公共道德和个体道德的存在状况失常,即表现出道德困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道德困境的现实审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文化相互交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道德无疑要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的传入尤其是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对本土文化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也导致人们价值观的混乱,面对具体的道德情境进行价值选择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内涵着的道德原则也存在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开始质疑。而且当前的道德教育成效不高,没有一套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道德理论与实践体系。凡此种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建设面临着困境。

(一)世界文化的交融导致价值选择的不确定

在经济全球化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遭遇挑战。今天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外界资源,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接受主导性,而高校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是其道德实践的基础。世界多元文化固然可以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借鉴,但是其中一些腐朽的思想、错误的价值观念并没有被人们所摒弃,不良思潮依然会腐蚀人们的灵魂。因此,世界文化的交融给我国本土文化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学生面对价值判断和选择时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来说,是大学生对外来文化中的不合理成分没有达成共识,也无法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和手段消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面对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带来的思想混乱,他们在面对具体的道德情境时极易不知所措,道德选择面临冲突和困境。

(二)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的道德标准存在冲突

古代社会一直把义利关系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对二者的选择视为考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关键。传统文化提倡公大于私,在国家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应该无条件服务于国家利益。儒家文化尤其坚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从而使重义轻利成为我国古代社会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向。然而传统文化中就“义利”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比如杨朱就推崇“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式的利重于义。因此,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以及义利并重本身在古代社会就存在着冲突。时代发展到今天,“公大于私”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然我们依然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为人民服务,只是在强调为国家、为集体服务的同时主张合理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考虑个人的正当诉求,这与古代社会“私绝对服从于公”已然不同。再者,孔子的积极入世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治也存在冲突。传统文化中还流露出一些等级特权思想,与当时的“泛爱众”也存在着冲突等等。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下,资本快速流动,尤其一些民办院校学费高昂,大学生相对而言表现出较高的功利性和务实性。加之学生经常遭受来自道德实践的挫折,现实的道德情境又通常会带来一些误导。在社会转型期价值重塑的过程中,传统的义利观受到挑战,使得高校大学生陷入了一种不知对错的境地,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开始质疑。总而言之,每个个体对道德标准的不同解读势必会导致个体行为的差异,道德标准的冲突使个体道德面临困境。

(三)道德教育实践缺少理性反思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中蕴含着道德教育,然而道德教育主要依靠经验,倾向于以感性认识为主,很少有理性的反思,也缺乏哲学理论的支撑。关于道德教育也主要依托于课堂,教育工作者大多是传播自己的道德经验,且往往流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缺乏身临现实道德情境的道德体验和实践,限制了学生面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与反省。况且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情境会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当个体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时也可能会变得无所适从。为有效提高学生行为选择的合道德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一些弊端积极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但面对当前道德教育成效不高的现状缺少理性反思。一言以蔽之,教育者倾向传播道德经验,高校大学生习惯性地依靠经验解决道德问题,使道德教育在教授与接受上都缺少理性反思。

(四)当代大学生对自我意识和利益的过分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步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关系更加多样化,加之学生所接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个人经历的不同,反映在其认识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人的认识是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换而改变的。大学生纵然生理、心理不断走向成熟,但其思想观念依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呈现出易变的特点。由于获取新鲜事物的渠道增多,以及思想文化的交流激荡,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个性化也越来越明显。而且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立,其自主性愈加突出。对自我意识的过分关注,消解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利益主体不断重组,大学生也承受着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一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缺点,如钱权交易、以次充好等假恶丑现象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与灵魂。二是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无形中对高消费的渲染,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心理的失衡,膨胀了大学生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他们会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功。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使道德教育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导致不良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突,使高校的大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道德困境。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道德困境的对策分析

要突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道德困境,需要从制度建设、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完善以及道德主体德性人格的塑造三个维度加以分析。

(一)加快文化整合视域下的道德制度建设

现代社会的人们貌似普遍陷入了一种精神危机,人们不愿在是非对错甚至善恶的问题上进行太多的考量,而是过分关注自我利益,所进行的一切行为只是对自身意欲的满足,很少思考自身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个体普遍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而整个社会不断面临变迁和改革,还没有形成新形势下普遍被大家认同的社会规范,导致道德陷入了“暂时无根”的状态。因此他律道德的缺失使道德走向相对主义甚至非道德的局面,这或许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树立他律道德,缓解目前道德观念的混乱局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整合外来文化中的积极成分,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由此加快道德的制度建设,建立具有共识的社会规范秩序。国家要高度重视起来,致力于建设健全优质的道德社会。这样的社会必然存在着一套合理自洽并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规范秩序,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各群体对这套规范秩序的道德认同。换言之,如果缺乏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抑或缺乏他律道德的建设,人们的道德行为就难以被约束在制度之内。

道德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道德冲突的实践中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因此要突破道德困境亟待加强文化的整合,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加以鉴别和合理吸收,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制度。其实,道德要对社会真正起到规范作用,必须依赖社会成员自觉自主的道德自律,增强人们对社会道德的认同感,树立自觉遵从道德规范的内心力量。而他律道德是基础,建立规范的明确的外在制度,是守好道德发展的第一道防线。“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表现在自己为自己立法,这是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4]最终只有促进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实现个体道德的自主自觉,才真正摆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困境。

(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健全网络“拟态环境”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社会要创新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和倡导人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及时给予正强化,巩固人们的道德行为。同时要健全网络“拟态环境”①的规范体系。当前我国价值观念的传播渠道五花八门,受众可供选择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朗。信息的传播者会受到他人信息的影响,而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各种途径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建构着网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况且个别传播者故意扰乱视听、歪曲事实,善恶混淆、真假难辨的信息造成受众认知模糊、思想混乱。因此对网络拟态环境的建构者要严格把关,加强网络环境的整顿,不能随意地将个人的观点和主观判断不加说明地带入拟态环境中。除此之外,要对网络拟态环境建构者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网络伦理和网络规范,在传播信息时要做到秉持真实客观的态度,自觉地从个人做起,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网络受众也要提高自己的理性判断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智慧,对是非有基本的辨别能力,不随波逐流。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

当前道德教育的实践与人们的理想道德相差甚远,道德教育主要以传播经验和感性认识为主,导致了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们行为方面处于一种无效状态。为此应该建立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学校开展道德教育不仅要抓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也要积极扩展第二课堂,把道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在生活世界中,人不仅仅只是理性的主体,而且还是关切的性灵,它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存论意义上的主体而存在的”[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提供一些道德两难问题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而对道德两难问题不断地追问、思考。将学生置于道德情境中更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教育工作者要多设置一些体现社会道德问题的活动课程,在具体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还可借鉴柯尔伯格的“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让学生享有团体内的民主权利,自己设立规则制度自己遵守,在监督与被监督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感,有利于学生健全道德认知并向道德行为转化。

(四)提升道德实践个体的德性人格

要突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困境,除了充分肯定建立在制度之上的规范伦理,还应研究德性伦理及其价值,从道德的本真入手探寻道德的意义,提升个体的道德人格。麦金太尔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倡重建德性伦理,认为要把“人”放在中心地位,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善的行为才是道德理应关注的内容。德性伦理对人的品格有着明确的要求,直接规定着人的责任与义务。“人类个体最高的义务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真、善、美,而真、善、美也就是族类所能体验到的最大愉悦。”[6]只有道德主体具备完满的德性人格,才会自觉追求实现真善美,也就自然而然践行了实践道德。

德性人格充分肯定人格的主体价值,使人格不断获得完善并趋于完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塑造个体德性人格的过程也是个体践行道德的过程。“德性人格的塑造,关键在于主体本身对德性人格的认识、态度以及主动程度。”[7]在制度规范给人以指引的同时,道德主体主观上要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入手加强道德的自我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和自身素养,最终转化为合道德的行为,客观上要利用好有利的外部环境。学校、社会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道德个体要充分融入到集体中去,与他人交往时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做到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爱人悦己,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德性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思政工作者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结合[8]。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当前社会现实做好体察和深入的研究,敢于怀揣高尚的道德抱负,站在敏锐的视角去弘扬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指导。

道德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内在信仰,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因此道德实践在发展过程中会很容易陷入道德困境。将道德的制度规范与德性规范相结合,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并积极塑造个体的德性人格是突破道德困境的重要路径。

注释:

①拟态环境: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李普曼在《舆论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囿于时空限制、人的精力有限等因素,人们不可能亲身体察世界上的所有事件,那些不为人亲身体验的事情就多由新闻媒体提供。因此人们生活的环境被分为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和临摹,是借助媒介反映现实环境的符号化信息环境。

猜你喜欢

德性道德教育个体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苏格拉底论德性是否可教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