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航空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2018-12-07周建华董继超
周建华,吴 亮,董继超
(西安航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77)
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近代中国的教育开始转型,西方教育模式被国人接纳与学习。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界开展了对航空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经过数代国人的努力,航空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国航空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文化精神,直至今天,对当代国人也起着重要激励作用。
一、近代航空教育之缘起
近代,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传统的中华民族走上学习西方之路。西方的工业文明逐渐传入并被部分国人认可与传播,近代西方教育模式也随之落地,办学堂、讲西学成为具有远见的救国路径。而此时的世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内燃机的问世,推动人类开始实现从陆地向空中的跨越。从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驶向天空,有远见的国人便预感飞机会成为改变世界的战略工具。
中国最先开展飞机研制与试飞的当属冯如,其“早期就对飞机在未来航空领域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1]认为未来世界竞争激烈化,耗费巨资制造军舰不如制造飞机,以其守卫沿海城市与港口,亦可威慑邻国。事实证明,冯如确实眼光独到。此时的西方世界已加紧将飞机运用到军事领域,以掌握战争的主导权。显而易见,未来的国家角力正在科学技术的竞争。鉴于中国近代国情与落后的教育方式,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中国发展图强的重要学习方向。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迈向航空领域。此时恰逢民国建立,科举制度废除,教育改革全面开始,向西方学习富强之路的探索继续深入,近代航空教育的兴办应运而生,曾经制约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如相关专业知识的匮乏,人才短缺等都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克服。
二、近代航空教育的兴办与发展
(一)近代航空学校的筹办
1.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期间,正值帝国主义矛盾尖锐之时刻,对中国的争夺逐渐激烈化。随着清政府的倒台,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扶植各自在华势力,形成了不同势力范围的军阀集团,国家大权主要被奉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所掌握,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各军阀为自身利益,不断扩充势力,发展军事力量,航空也就成为其实现统治的重要工具。在各军阀控制范围内,兴办空军、开办航空院校、发展航空教育全面开展。
此时的航空教育以军事教育为主要目的,在北京、广东、东北、云南开展的航空教育初具规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是北洋政府正式成立的第一个航空方面的专业学校。学校开设航空、机械等有关航空专业知识的课程,同时辅修外语等科目。学校实训课程教员来自江南制造总局等相关军事企业的技术工人,在法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飞机的相关维修工作,随后更开始自己制造气缸等飞机相关零部件。
继南苑航空学校后,广东成为自主创办航空院校较早的省份之一,这与孙中山的重视密不可分。在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影响下,广东设立航空处、航空局,组建飞行队,编制《十年国防计划》,后来又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办广东航空学校,招收飞行员,选派学员出国学习,“1924至1936年间,广东航空学校共招收7期正式飞行生,每期20-150人,毕业生总计500人”[2],为后来的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与此同时,张学良在东北创建的沈阳航空学校,唐继尧在云南创办云南航空学校,都是近代中国航空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暂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此时的帝国主义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尤其中日之间的矛盾深化。日本强大的空军力量及先进的科技,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空军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
为巩固国防安全,推动战略发展规划,国民政府对建设空军、组建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专业人员给予了更大投入。在归国航空留学生的参与下,国民政府有计划地编制空军建设方略,“到1937年底要达到的目标为:改建和组建5所空军学校,培养700名飞行员,2000多名机械人员;建设27个空军中队,装备作战飞机375架,加上教练机和救护机117架,共计492架;建设航空制造工厂3所,修理工厂6所。”[3]
国民政府经过院系整合与调整,于抗战爆发前完成了航空教育体系的构建,形成以中央航空学校为首的国家航空教育网。
蒋介石兼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自成立以来共培养飞行员700余人、技术人员300余人。”[4]国民党高层的重视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契机。学校开设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并聘请国外专家及留学人员担任学科教员,学习航空理论课程的同时,强化理论实践学习,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目的,造就了一批能力过硬的技术维修人员,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维修飞机而兴办的中央航空机械学校,培养毕业生700余人。鉴于防空作战的需要而兴建的中央防空学校,培养专业航空人才1400余人[5]。先后开设消防、避难等相关基础课程及防空情报等核心课程,为民国航空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中共延安时期的航空学校
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面对艰难的抗战环境,从全局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建立航空学校。在苏联的帮助下,以赴苏留学人员为骨干成立航空学校,成为延安地区特色性的学校之一,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第一批航空人才。
经筹备而建立起来的延安机械工程学校,以王弼为校长,选拔军队中文化素质较好的排级干部进行培养。其教员由具有一定航空基础知识的干部组成,自编理论教程,开设科目有航空理论与飞行训练等课程。因苏德战争扩大化,学校重新调整合并至抗大三分校,在抗大三分校撤销后成立延安军事学院。延安航空学校因为二战形势变化发展较慢,但成绩显著,其学员大多成为中共军队中杰出的将领。
(二)选派航空留学人员
近代教育转型,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成为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自清末至民国,出国留学人数逐渐递增。鉴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航空事业的崛起,留学学习逐渐转向航空领域,航空教育学习随之兴盛。而归国后的航空留学人员往往进入航空学校从事航空教学与管理工作,继续选派优秀学生出国学习航空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航空技术,任职于相关政府部门等。
自1908年至新中国成立,至少三千余人前往国外学习航空理论与飞行技术。留学人员的选派有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交错派遣两种形式,或公费,或自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从留学时间来看,长短不一,多则几年,少则数月,主要留学于美国和法国。归国后的航空留学生,积极兴办航空学校及专业,从事航空理论知识的传播与专业管理,培养了近代航空人才,奠定了近代航空教育的基础。
(三)编译近代航空书籍
民国时期的航空教育,除开办航空学校进行专业教育外,也进行航空方面书刊的编译,既满足航空教育对课本的需求,又以此开展大众化的航空趣味普及教育。
民国时期的航空教育期刊多达80余种,大多为月刊,以画报、航空机械及航空相关知识方面的内容为主。其中,创刊时间较久且影响较大的有《航空》《飞行杂志》《航空机械通讯》等期刊,钱昌祚在《航空机械通讯》发刊词中指出,该刊“谋以新的知识与技能,随时介绍于从事航空机械之同人,使其日新又新,努力精进,不至故步自封,十寒一暴。并以公诸国人,藉为参考之助”[6],显然志在推动航空知识的传播。
此时的航空教育偏重实际需要。为适应强国需要,钱昌祚、侯竞寰等航空领域的学者积极撰写航空军事相关理论著作与学术论文,翻译国外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实用航空学辑要》《航空学讲义》《空中侦察教程》《空中攻击讲义》等,进一步推动了航空理论教育的发展,对我国航空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规范教学并适应中国航空教育的需要,学者们出版编著了大量有关航空方向的教材与相关著作,如厉汝燕介绍航空知识的《航空学大意》,蒋逵编著介绍有关飞行知识的《飞航学》教材,林钧能编著的《学飞》以及军事战争教材《空中攻击讲义》等。近代留学生也投身于航空理论专著的翻译工作中,如王祖文《各级军官对空军与空防必具之常识》和《陆空无线电通讯勤务》,葛世昌的《独立空军战术》与《卢氏轰炸战术》等译著,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四)创办航空建设协会
在编译期刊书籍的同时,钱昌祚、聂开一等航空专业背景的归国留学人员与国内致力航空教育的相关人士,还组建了一批航空学会与社团组织,致力于宣传航空文化知识,培养大众航空兴趣爱好,为航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1936年,为统筹航空事业的发展,在南京成立了中国航空建设协会,蒋介石出任协会总会长。随后编制《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组织章程》,第一章明确指出此协会:“以集中全国官民力量,倡导社会协助政府,充实空防,发展航空建设事业为宗旨。”[7]协会与政府关系密切,受国民政府行政院监管,承接“制定全国航空救国计划、倡导航空事业建设事项、筹集与保管航空建设基金、培训航空人才、征募捐赠飞机事宜。”[7]航空协会实现了政府和民众的结合,推动民众爱国热情,集中全国力量实现航空救国之宗旨。当时《申报》报道“航空建设会侧重于建设及实施、航空国防建设。”[8]航空事业的发展,一靠资金二靠技术,航空协会兴办的目的之一在于筹集航空事业所需经费,带动民众航空之热情,其二是宣传与发展航空建设事业。按照航空协会制定的章程,有计划地开展航空救国运动,其中包括筹集经费、购买飞机、开展航空宣传、出版航空刊物、培养航空人才等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国航空教育的发展。
三、近代航空教育的特点
近代中国航空教育具有起步晚、技术弱、资金不足等先天缺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航空教育的发展。但是,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之下,在政府推动和专业人员的努力之下,近代中国航空事业仍然开拓出了一条特有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体系,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
(一)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航空学校的数量及规模
近代航空教育是中国积极主动开展教育变革的产物。从军阀割据的时代起,以南苑航空学校的兴办为始,逐渐掀起了一股航空教育热潮,军阀纷纷建立航空学校及小规模的空军,培训飞行及飞机维修人员,随后之保定、东三省、山东、广东等航空学校亦初具一定规模。国民政府期间,除军事航空学校的兴办外,同时鼓励民用航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就兴办山东、山西、洛阳航空学校及厦门民用航空学校,随后又成立中央航空学校,聘请部分国外人员担任飞行教员,颁布《航空学校条例》,教授航空理论知识,选派优秀人员出国深造,以全国政府的力量奠定了国家航空教育的基础。
(二)拓宽了航空人才培养的途径
学校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是近代中国航空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昌航空机械学校将机械人员培养与飞行员培养放到同等地位。国家部分机构从各航空学校选拔优秀学员进行定向培养,并临时组办军械修护训练班等专业技能培训班。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航空理论知识,航空学校与中外合资兴办的航空公司签署协议,由其负责培训航空学生的飞行等技能,增强业务素质。国民政府重视航空教育,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航空教育体系,进一步拓宽了航空人才的培养渠道,为我国空军建设培养了技术人才。
(三)航空留学教育较为流行
近代航空学校及航空教育的发展,留学生起着重大推动作用。近代学校设立的航空专业大多由留学生所创置,航空教育整体模式上也仿照国外航空学校,开设相应科目,航空专业实行四年学制,首任系主任皆为航空留学生,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都积极效仿留学国家及母校,其教师队伍也以留学生居多。这些留学生在国外知名大学就读,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回国后成为航空教育的骨干。
国民政府重视航空教育,教育拨款公派留学,但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力量不足,留学人员数量相对有限,最终无法形成显而易见的群体优势。
四、近代航空教育的启示
1.传播航空文化
近代航空教育的发展,开设航空专业,兴办航空学校,培养近代航空人才,逐渐形成航空特色的先进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9],航空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是人类社会对新事物、新领域持之以恒的追求态度。自由精神引导人们不断开拓新的航空领域,科学精神是航空文化发展的本质力量,创新精神为航空文化的发展提供前进动力。航空文化是航空强国的精神旗帜。
从航空教育的发展历程,近代国人面对逐渐崛起的新兴领域,从精确预言航空发展的重要性到勇于探索航空实践的开拓性,近代航空学校的举办与发展推动了航空文化的形成。进一步总结提炼航空文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发掘航空文化精神,以文化引领企业发展,有助于推动航空事业的发展。
2.振兴航空工业
新时代下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化,已由陆地竞争转向空间争夺,我国航空事业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发展航空教育,总结航空经验,培养新世纪的航空人才,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航空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纵观我国近代航空教育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在资金、技术匮乏状况下,国人探索发展航空事业,从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兴办航空工业,创建科研机构和飞机制造企业,克服困难研制飞机,为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加快航空学校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为航空企业培养人才,更能实现文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推动航空文化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航空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能够进一步带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