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邮驿文化旅游资源解析
——以江苏省高邮市为例

2018-12-07周秀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邮大运河驿站

王 卉,周秀慧

(1.南京邮电大学 经济学院,南京 210023;2.南京邮电大学 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南京 210023)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热点,尤其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批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旅游爱好者的追捧。在大运河遗产的研究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都重点放在大运河的河道、水利工程、古建筑、古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上,但对于古代邮驿文化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高邮市具有代表性的邮驿文化为例,分析邮驿文化的特征以及发展类型,以期为邮驿文化的可持续性开发与保护探索发展思路。

一、研究背景

高邮市是全国2 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高邮的邮文化历史悠久,开始于周朝。早在公元前486年,春秋时吴王夫差,经高邮开凿邗沟,沟通水陆驿道,这里便成为南北交通要道。高邮的邮文化兴起于秦代,在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在此修筑高台,设置邮亭,取名秦邮,又称盂城;因为邮亭四周低洼,唯有邮亭地处独高,故又称为高邮。宋元时期,高邮邮驿机构已经初具规模;明太祖统一中国后,高邮的邮文化发展达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开设于1375年的古盂城驿,位于高邮城古南门大街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因高邮的别称——盂城而得名。盂城驿作为现存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古代驿站而驰名中外,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在1995年国家邮电部就发行了一枚“盂城驿”的邮票。从1997年开始,高邮市政府多次成功举办了中国邮文化节,并且在2005年明确提出要积极打造“东方邮都”。因此,高邮市努力挖掘其邮驿文化深厚的底蕴,以“邮驿文化”为主题开展邮驿文化旅游,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2014年6月22日审议通过,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且江苏省在《2001—2020年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大运河是江苏旅游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品牌。”具有丰富邮驿文化资源的高邮市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大运河的申遗成功无遗给高邮市的邮驿文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邮驿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

所谓邮驿文化,应该包括邮文化和驿站文化。邮文化更多地体现在邮票设计、发行和收藏这三个方面。而驿站文化应该体现在驿站的历史渊源,驿站的古建筑群以及驿站枢纽功能上。因此,邮驿文化应该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与邮文化驿站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文化旅游资源。以“邮”为主题的或者与“邮”相关的旅游资源身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邮票图案的设计、与邮票有关的历史名人、绘画作品,以及诗歌、民间传说与典故,还有各类节庆活动等都与文化密切相关。而驿站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同时名人墨客在驿站留下的足迹和诗篇,以及历代官员在驿站里留下的事迹,都赋予了驿站文化的价值。因此,邮驿旅游资源有着浓厚的文化属性。

2.历史旅游资源。高邮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就曾在此“筑高台置邮亭”。同时,自隋代大运河的开挖,高邮开启了此后上千年的“邮驿之路”。北宋至和二年,王安石在高邮驿馆会见当地贤士王令,韩世忠抗金屯粮与此,文天祥留下的诗篇等都彰显其历史的厚重感。而且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也是明代风格的驿站,是拥有正厅及后厅各5间、库房3间、廊房14间、马房20间、前鼓楼3间、照壁楼1座、驿丞宅1所等古代建筑。所以,邮驿旅游资源见证了中国古代运输、经济、建筑发展的历史。

3.现代社会旅游资源。从邮驿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由“邮”和“驿站”所构成的邮驿旅游氛围是极具个性的现代社会旅游资源,可以成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专项旅游甚至青少年学习基地的良好平台。目前,高邮市盂城驿已成功创建了4A级旅游景区,依托中国邮文化节、双黄蛋节、以及帝尧故里、滨河古城、高邮湖、马棚东湖湿地公园等高邮其他旅游资源,对现代旅游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外,作为现代社会旅游资源,邮驿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衬托,密不可分,如鱼米水乡与邮驿、鲜江虾、风干鹅、双黄蛋等饮食文化与邮驿。

三、邮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类型分析

1.邮驿文化与邮产业。邮产业内涵丰富,涵盖集邮品,包括邮票、小本票、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实寄封、实寄片首日封等等的一切邮政用品。由于某些邮票的特殊性和稀缺性,尤其是一些重大纪念日或节日发行邮票和首日封的数量有限,邮产品也成了投资市场集邮爱好者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投资品。因此,邮产品属于邮政行业,也属于投资行业。高邮市在每届中国邮文化举办日也发行纪念邮票和首日封,还推广“东方邮都”邮资专用封和明信片,逐步树立起“东方邮都”品牌。

2.邮驿文化与大运河旅游开发。自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江苏段的系统治理和旅游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大运河遗产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和运河有关的传说或民间文学、高邮八景传说中的耿庙神灯,就反映了治河的艰难,寄托了治理水患的美好愿望。还有1568年知州赵来亨,深知“地当广陵、涟水交衢、两京通津”的重要性,重建盂城驿。驿站作为古代大运河河道运输和陆路运输的停靠补给地以及管辖官员居住办公场所,在大运河旅游开发中应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3.邮驿文化与城镇开发。邮驿文化资源属性独特、内涵丰富,而且旅游资源禀赋丰盛、旅游开发价值高,经济效益很明显,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彰显邮驿文化的地域特色,促进邮驿文化资源城市的城乡建设,提高该城市的社会知名度,丰富该市的城市功能,促进传统的以农工产业为主的城市朝旅游服务业转型升级。早在2005年,江苏省高邮市委、市政府就提出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高邮市打造成全国唯一,闻名世界的“东方邮都”。于是高邮市开始建立各种基层集邮组织,吸纳会员,并在中小学成立集邮协会或兴趣小组,在群众干部中普及集邮知识,请集邮家做专题讲座,举办青少年邮票设计大赛、主题书信活动,并且自1997年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邮文化节。整个高邮市的城镇开发都围绕着邮驿文化而来,2007年竣工的邮都文化广场更是将高邮这座历史名城的邮文化推向了更高层次。

四、总结

中国是世界上邮驿设置最早、通过“置邮传命”的国家之一。邮驿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邮驿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邮驿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邮驿旅游资源不仅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折射了中国古代交通运输业的变迁,也影响了中国城市建构的模式,在中国古代的名人日志、文人骚客的著作、民间传闻里也不乏关于邮道和驿站的记载。因此,在大运河成功申遗的背景下,对邮驿文化的旅游开发利用不仅能丰富邮驿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同时又能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李永乐,杜文娟.申遗视角下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其旅游资源开发——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J].中国名称,2011,(10):42-45.

[2]丁昊.高邮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25-28.

[3]张莉.大运河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的思考——以扬州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79-81.

[4]荀德麟.苏北的大运河与邮驿线路[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6):1-5.

猜你喜欢

高邮大运河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我的家乡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