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骞对丝绸之路开发的贡献

2018-12-07靳义亭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张骞西域匈奴

胡 泊,靳义亭

(1.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 450001;2.河南工业大学,郑州 450001)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人,在汉武帝时期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发做出巨大贡献。这一重大历史史实,稳定了汉武帝的统治,安定了百姓生活,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一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一个伟人的成功,而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张骞也就如此应运而生。张骞是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笔者认为,这些优良的品质,也正是张骞战胜各种危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仅仅有此,是必然不够的,出生在汉代的这样一个历史舞台,也为这位伟人大展他的宏图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202年,秦王朝灭亡后,经过楚汉之争,项羽大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刘邦史称汉高祖。自汉朝建立以来,西汉一直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其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攻打西汉,侵占汉朝领土,骚扰中原居民,而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汉高祖刘邦,面对此情此景,早想改变局势,他曾在公元前200年亲率32万大军与冒顿单于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大战,本想大获全胜,却不料遭到大败。此次的经历,让刘邦意识到匈奴的“不好对付”,从此,再不敢轻易用兵于北方。

历史依旧在前行,虽朝代未更,帝王变换,可随即一一登上宝座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都对匈奴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可能是考虑到物力、财力的不足,汉朝一直在采取着“和亲”“馈赠”等的消极防御政策。一直对匈奴如此柔弱的汉朝,在匈奴的眼里,就像是一个“软柿子”,任凭他们的蹂躏和践踏。日渐嚣张的匈奴,仍对汉朝侵略不止,汉文帝时,匈奴的骑兵甚至已深入甘泉,进逼长安,威胁西汉王朝的安全,影响国泰民安。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继位,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看着自己的子民几百年来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匈奴的骚扰和侵害,心如刀割。随着汉朝的日益繁荣,凭借着日益雄厚的物力和财力,汉武帝适时地把“反击匈奴”这一战略提上了日程,也正是这一政策上的需求,才促使了一代英雄——张骞得以建功立业。时代的铸就下,满怀壮志的张骞自高奋勇地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踏上征途。历时十余多年,途经两次,在这期间,受过累,遭过苦,翻山越岭,做过匈奴的囚犯,联合遇拒绝,虽百般阻挠,但也未曾放弃过对西域的追寻,始终不忘使命,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雨雪之后,终于不辱使命,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往来可追溯至夏王朝。商朝有19个帝王在西亳(今偃师)建都达一百年,据《竹书纪年》记载,成汤时,大秦(古罗马帝国)人曾来洛阳经商。相传周穆王于公元前956年由洛阳出发,乘坐8匹马拉的车,带着中原产的丝绸和特产,率6师之众西巡至昆仑山。汉武帝时为重开通往西域的道路,曾多次出兵驱逐匈奴,降服西域诸国,设官置守,驻军屯田,重新开通了中西交流的商路。从此,中原去西域的交通运输畅通无限。从王莽篡权废西域都护府,北匈奴乘机骚扰西域和中原,到窦固大败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恢复丝绸南路,中西中断交通近六十年,此后又多次通而复绝,累计达四十余年,历史学家称此为“东汉三绝三通西域”。由用兵的军事路线、互通使节的外交路线转变为繁荣昌盛。此路线具体行经地点,自东而西,出陇西,穿越河西走廊抵敦煌后,分南北两路;北路出玉门关沿塔里木盆地北缘达奄蔡国;南路由敦煌出阳关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到奄菜国,南北两路会合再往西或西南行,可达地中海东岸或波斯湾一带。

三、丝绸之路对经济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经济的发展了深远而又巨大的影响。丝绸之路连接了亚洲、非洲和欧洲,为东西方商品的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汉帝国的商品从中原、江淮和沿海地区集中到长安或洛阳,后再转运到西方各国。在这条路上通行的人员主要是各国使者、商贾、僧侣和学者,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和车马。大秦国商人取道中亚远来中国采购丝绸。希腊地理学家马利奴斯在《纪程》一书中曾记述,罗马商人梅斯曾派遣其商业代理人,东经大夏入丝国(指中国),购运丝货。大秦输入东汉的商品也很多,东汉从洛阳等地输往大秦的丝绸,博得罗马人的喜爱,他们竞相购买,致使丝绸价格相当于黄金价格。大秦还常常将中国的丝织品在当地重新漂染和加工,然后再织成适合罗马贵族需要的丝织品销售。

丝路的畅通,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走出世界,受到世界的喜爱和瞩目,成为外国人生产生活上的必需品。同时,西方国家的珍贵动植物和矿石,也被引进中国,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双方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彼此的经济发展,为第一次工业化的到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日后世界经济的腾飞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西方丝绸之路的开通,除往来贸易经商外,中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就不断介绍到西方。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既有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也带来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促进了国际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传播到更远的边陲,不仅加快了当地文明的进程,更为为后世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文化也通过交通不断融合各种外来文化,荟萃四方文化的精髓,成就了博大精深的的中华文明。

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流传至西方,西方国家利用这一技术建立了造纸厂、印刷厂,出版第一本《圣经》,让古代文献实现了以纸质的形式保存并流传,供后人品阅。同时,我国新疆因多高山冰雪融水而发明的坎儿井等井渠技术,也因丝绸之路的开辟而得以传播,这既为世人提供了新的用水方法,也大大节省了水资源,真是一举两得。宗教上,西方国家的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且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有了思想寄托的东方人相信会在未来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于是,丝绸之路成为了双方思想交流的一个精神通道,为世界文明得碰撞产生了巨大冲击。而全方位,多样化,这正是丝绸之路的魅力所在。

四、小结

当西域的阳光洒满大地,天山的雪水缓缓流下,在那清澈的溪水中,你会看见有那么一群人来来往往,甚是快活。马背上架着各式各样的货物,他们交谈着,欢乐着,似乎是非常享受如此的“商业之旅”。不远处,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站着,望着此情此景,心里满是安慰。看来当年所受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慢慢扬起了一丝丝欣慰的微笑。一代旷世英雄——张骞,创千古奇迹之丝绸之路,后人必佳话称颂!

[1] 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高建新.“丝绸之路”开拓与“胡文化”的输入[J].阴山学刊,2013,(6).

[5]李春芳.丝绸之路对河西开发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04,(5).

[6]杨建新.从古代丝绸之路的产生到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亚欧大陆共同发展繁荣和复兴之路[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7]徐黎丽,巴责达.论边疆安全问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8]徐黎丽,唐淑娴.论陆上丝绸之路对中国西北地区发展的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9]杨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对俄远东开发的可能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16,(4).

[10]孙玉琴.汉唐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J].国际贸易,2014,(8).

[11]张江河,周彬.古今丝绸之路地缘政治之较析——以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为例[J].东南亚研究,2016,(6).

猜你喜欢

张骞西域匈奴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张骞探西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西游新记7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