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探究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06方勇光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应设置探究

方勇光

问题探究法是利用各类问题作为导学因素,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了解与求知过程获取知识及对应能力.在运用问题探究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起到良好引导作用,通过问题使学生逐步具有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且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仍有部分教师对如何运用问题探究法感到迷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明确此方法的实质,充分发挥其优势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

一、适当并有效地设置问题

问题探究法的基础在于问题的提出,教师往往拥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其相较于学生对每节课的重要内容及考点有着更加明确的了解,有效并适当地设置问题是教师的职责之一.在设置问题时,教师不仅应考虑到问题的合理性、科学性及问题的提出能否帮助学生思考以获取思维的活跃,也应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应确保所设置的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协助完成教学目标,若问题难度超出学生所能接受范畴则会起到相反作用,从而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设置问题要前后呼应,最初设置的问题应与后面设置的问题要遥相呼应;最后,教师应在设置问题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善于运用生活中常见事物及情境.

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的重难点在于对应习题的构思,教师可以在课堂初期提出问题:“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一般解答步骤有哪些?”在对此问题进行讲解后并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后,教师再提出问题:某人购买两提纸和三袋奶粉共用80元,三提纸和四袋奶粉共用110元,求奶粉和纸的单价.然后让学生试着通过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式解答,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思考状态.

二、注重学生探究过程

问题探究法的第二个关键在于“探究”两字,问题的提出不只是为了质疑,更在于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动力,使其为了解决问题而开拓思维和手脑并用,最终高效完成任务.学生探究过程成效的高低不仅影响到课堂效率,也影响到其思维能力的养成,教师应予以足够重视并起到督促作用,探究过程的缺失会使学生逐渐陷入被动学习,将知识看做洪水猛兽并对其失去兴趣,且当代教育注重培养探究型人才,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符合当今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章节时,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探究问题:“什么是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当日温度不超过15℃”“降水量不低于50mm”等,告诉学生这些话实际上对应着不等式“温度≤15”“降水量≥50”,随后让学生思考不等式的含义并通过相互交流等形式获取问题解答.其次,教师应让学生对于“如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探究,不等式对应主要题目即为化简与解答.教师可出一道简单题目如“3x-7<9”让学生进行探究,在一部分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再将具体步骤进行板书:第一步移项,将不等式两端变为未知量和常数项;第二步将未知数系数变为1;第三步计算结果.最后,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也应给予一定指导,对于不等式方程问题,教师应适当予以提示.

三、注重对问题的总结与课后反思

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答案后,教师在课堂末尾的总结与课后反思过程必不可少.初中生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能力普遍不强,其知识框架体系的形成需要教师帮助,故教师应通过自身对问题的总结带领学生复习,在课后教师应对课堂中自身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思考自身设置问题、提出问题、互动沟通、归纳整理等环节是否存在问题,不断培养自身客观自我认知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起到积极影响,使学生意识到总结与复习的重要性,同时促使其养成总结的良好习惯.在其过程中也应注重接收学生反馈,例如,若学生对提出的各类问题回答速度较慢且正确率较低,则教师应在今后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并采取解题化设问方式;若学生和教师互动或相互交流探讨积极性不足,则教师应予以气氛调节更多重视.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一课时,教师应在课堂结束前对本节课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如“平行线间具有哪些性质”“常见题目中考察的知识点有哪些”等,随后将重要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等.

总之,问题探究法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教學模式,其更加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倡学生拥有对知识主动探索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将教师与学生间沟通视作解决问题的媒介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教师应设置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