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2018-12-06钟骥朱敏
钟骥 朱敏
摘 要:成都地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成都地区道教发展的历史是全国道教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分非常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文章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针对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有效的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为现代文化服务。
关键词: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一、成都道教文化资源的丰富性
成都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道教文化积淀博大厚重,道教起源历史悠久。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财富,不仅为研究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也为加大、丰富道教宫观的道教文化特色和活动项目,发展道教主题旅游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下面主要以青城山为例对成都道教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作一简述。
(一)道教圣地
成都地区的鹤鸣山和青城山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从张陵来到两地正式创教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成都地区道教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我国道教衍变过程的缩影,是我国道教文化的祖庭,这是已被世界公认的不争事实。
(二)神话传说
由于成都地区古西蜀的原始巫术盛行,道教又发源于此,巫术和道教都信仰神仙,因此成都地区的神话传说很多,几乎每一个道观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故事。特别是青城山作为古代巫教中心和我国道教圣地,必然会有大量神话传说产生。比如青城山有关张陵的传说很多,特别是张陵在青城山为民除害,与鬼神、鬼帅交战,定立协议“使人处阳明,搞鬼行幽暗”的故事,在当地深得人心。而且这些传说故事与具体的地形地貌结合起来,如“掌心雷”、“掷笔槽”等还留下了遗迹,好象这些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三)宫观园林
道教宫观是构成道教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既透视了道教文化的宗教内涵,而且还折射出建筑文化、宫观文化、园林景观文化、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文化现象。
成都地区由于道教的影响而促进了道观的建设,成都地区的道教宫观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各有特色。青羊宫布局大气、结构严谨、造型精致;而青城山道教宫观则是依山而筑,随势而建,奇、险、隐、幽的建筑风格与青城山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很好地展现了道教以自然为本的教义和审美思想。
(四)医药养身
道教身心并重的养生文化是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贵生重命,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积极主张人们加强修身养性,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唐宋以来不少道教内丹大师纷纷来到青城山练功养身,使青城山的各种气功盛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高道兼医药大师如申天师、孙思邈等来到青城山一边修道,一边著书立说,研究医学方法和养身之道,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献资料。
(五)宫观艺术
成都道教宮观艺术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涉及的门类较宽,包括建筑、园林、造像、绘画、音乐、书法、文学等各艺术种类。而文学又包括诗歌、楹联、碑文、石刻等。二是数量很多,历代名人、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对联、书法等作品,单就青城山来说,其对联和书法作品之多,质量之高,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座对联博物馆,又是一座书法博物馆。三是成都道教宫观的文学作品充分地体现了道教的精神理念和审美思想,既明道又明德,既有出世的又有入世的,十分讲究道家的意境和神韵。四是青城山的道教音乐源远流长,由于吸收了西蜀巫教和民间原始宗教而产生,极具地方特色
二、成都道教文化资源的价值
成都作为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它对成都的政治、经济、社会、哲学、艺术、建筑、园林乃至民风民俗等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成都发展道教文化特色旅游具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青城山是成都道教文化的一张名片。青城山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五A级旅游区,2000年与都江堰景区(包括二王庙)同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把传承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紧密结合,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使人们在心身得到放松的同时,用道教健康的传统观念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让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成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对青城山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好,而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差,特别是深入挖掘开发青城山道教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还远远不够,开发层次还较低,仅仅停留在旅游观光层面,作为一般游客除了能走马观花地欣赏青城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外,很难在道教文化层面与民俗文化等方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5.12”地震给巴蜀地区的古文物和古建筑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其中道观受损最为严重的要数青城山道观。虽然按原来的建筑风貌得到了比较全面地恢复重建,但是采用混泥土仿木结构,经过近十年时间风雨侵蚀,建筑的色彩已经淡化,出现裂痕,油漆脱落。而且位置处于比较偏远破败了的道教古建筑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道教宫观也难免出现过于世俗化的弊端。例如地处青城山山门的建福宫,在地震后的维修中,增加了不少非宗教建筑,把这个地区变成了商业区,一层层的商店、饭馆、茶馆把建福宫紧紧包围,不仅影响了宫观的园林景观,使其宗教地位得不到突出,而且与观内静修、祀神、传道等法事活动需要严静的氛围格格不入。以上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四、成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
(一)保护好现存道教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成都的道观虽然几经破坏但仍然保存较好,首先要归功于依法保护。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中国道教协会也出台了《关于道教宫观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国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相关法令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其次是规范管理。实施IS09002质量管理体系和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按核心保护区、控制区、周边保护区来划分实施保护,实行退耕还林,不断优化周边生态系统,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然后是通过各种的学术交流,深度挖掘成都道教文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和统一管理
首先,我国的遗产保护没有设立由中央至地方的整体管理制度,而是由政府牵头,交由地方管理,各部门协作管理机制,不像国外是采用单一部门管理制度,例如有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由“文化与环境资产部”或“国家遗产局”类似这样部门全面督导,进行统一规划。像青城山这样的道观是以道家负责庙宇管理,政府负责山林管理。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多个部门交叉管理,反而导致了力度不足的问题。
同时,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培养传播道教文化的专兼职人员。一是加强对职业道士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道教专业特长,传播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知识。二是加强对展示道教文化遗产项目的专兼职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表演技艺和水平。三是加强对景区导游和讲解员的培训,强化道教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服务技能。
(三)以青城山为中心深度开发和打造道教特色旅游
虽然成都这些年来进行的道教文化活动较多,但与成都道教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来说,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资源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应该很好地利用以青城山为中心的道教区域优势,把玉垒山、赵公山、青城前后山、青城后山、青城外山、天国山、鹤鸣山等与道教有关的著名风景区连成一片,打造道教特色旅游大景区。针对以上景区,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各有侧重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共同营造成都的道教主题旅游大品牌。
(四)加强对道教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研究
要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坚持如何营造突出古建筑传统文化氛围和特点的研究,特别是要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研究。在保护的同时,通过开发利用道教文化和旅游资源,从而让旅游收益汲取遗产保护所需的自我供养资金,也能够促进和发展地方经济。积极探索保护、管理、开发文化遗产与发展特色旅游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以达到创收和传播历史文化的双重收益。通过每年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和其它道教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加强与各高校及文化、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各种学术交流、学术研讨的形式,对成都道教文化和建筑园林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部门在道教文化研究以及道教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四川作为全国的风景旅游大省,目前处于一个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將自然风光、地域文化与成都的道教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深度打造成都道教文化主题旅游,使之相得益彰,丰富成都的旅游资源,这无论对于道教文化还是地区主题旅游开发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成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文章为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课题《成都道观园林旅游文化资源的特色分析与深度开发利用研究》结题材料所有。
作者简介:钟骥,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讲师;朱敏,成都东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