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审美与当代文创产品设计融合思考
2018-12-06邓姣华
摘 要: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应通过分析筛选出最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并进行设计解读,充分挖掘文化元素形态、因子,运用到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才能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发引向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当代文创产品完全可以从传统中国画中吸收精华,发掘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内涵及其典型文化元素,形成表现传统中国画审美内涵的系列文创设计作品,为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融合研究提供创新设计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国画;审美;文创产品;设计创新
当前,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扶持文创产业,各类文创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实际上很多企业、公司和普通民众并不了解什么是文创产品。市场上各种文创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真正能够从创意的角度出发,很好的结合设计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少之又少。
笔者认为,在当前这种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强调设计驱动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创产品设计的研发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而
近年来,专家学者针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研究成果诸多,如叶德辉、李继侠的研究认为,以中国画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进行意象造型的留白处理为设计手法,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的减少处理,可以让产品设计表现出特有的简洁、雅致的特征,从而达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效果;万文瑞的研究则认为,当前基于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存在“不时髦”、“老气”的问题,只有在设计中关注消费者对美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然后基于中国绘画元素对茶包装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满足现代人对视觉、味觉及对茶包装文化的全方位审美需求。
从这些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精神源泉与内核,在设计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养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上述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深度挖掘传统中国画审美内涵,分析提取其审美要素并与当代文创产品设计相融合的理论研究较少;二是在设计操作层面,通过对于当代社会生活形态的理解和认知,以“接地气”的方式,将传统中国画审美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使传统文化能走入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并在使用中加以传播的应用研究还较缺乏。
以下是笔者从博物馆、商场、旅游景区收集到的关于文创产品的资料,都称其产品为文创产品,实则是简单的移植法,就是将艺术品、绘画作品简单复制粘贴在产品表面,毫无创意可言。
图1是将陈之佛绘画《花枝春禽图》直接印到移动电源表面;图2则是将一幅青绿山水画直接印在手机保护壳上;图3只是将博物馆的名称简单印在USB上。应该说,在当前的文创产品市场,类似于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博物馆、文创商品店、旅游纪念品市场等,同类产品比比皆是,毫无差异。消费者面对这样毫无新意的产品,又如何被吸引、打动,甚至去购买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挖掘中国画的审美内涵,使其与文创产品很好地融合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在文创产品市场做的较好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络上高居文创产品榜首的热搜是台北的故宫博物院的十大创意产品,第一位就是“朕知道了”胶带纸(图4)。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朕知道了”胶带,这款售价200台币(约合40.9元人民币)的胶带当天傍晚上架500盒,第二天就售罄。如果这款胶带纸用的是其他图案,比如文具店都有卖的小碎花、几何图案这类的,还会不会大卖呢?这款新推出的皇帝朱批纸胶带“稳准狠”地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既有历史文化感,又在实用的基础上玩起了幽默,想想皇帝这霸气的“墨宝”贴在任何现代的物体之上,立刻在现代之上盖上了岁月的色泽,平凡之物也身价倍增,难怪消费者都要收藏。巧妙的是,该纸胶带的推出正好与当时正热播的清宫戏《甄嬛传》巧妙贴合起来,所以“朕知道了”胶带纸想不红都难。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火爆的文创产品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好的创意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挖掘。
笔者认为,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表征,它构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精神之视觉图像。中国绘画艺术植根于华夏文明沃土,历时久远,形成了融民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于一体的完整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传统中国画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语言:以线造型,笔精墨妙;以形写神,畅神达意;以虚带实,虚实相生。而这种艺术创作最终要表达的就是意境。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因此,当代文创产品完全可以充分融合传统中国画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助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很好地实现产品设计创新。
如图5的餐碟,就是具有浓郁中国风的产品。首先,画面用太湖石、枯树、飞鹤来构成,画面运用中国画传统构图法则:边角出枝。由太湖石和樹枝从底部出现,太湖石的势向右发展,引出枯树,然后枯树的枝向上延伸,引出飞鹤,飞鹤又向盘中的圆环飞行,势头又引向太湖石,整个环节丝丝入扣,让一股气流始终在盘内流转,这就做到了“气韵生动”。除了太湖石、枯树、飞鹤这三样物体,其余不做描绘,留下大部分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物体为实,空间为虚,虚实相生。另外,太湖石、枯树、飞鹤都与佛教、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它们造境,本身就有空灵的意味。再看那只白色瓷盖碗,这个空间只用飞鹤的一部分点缀,实在是巧妙之极,空灵之极。如果没有飞鹤,又显得普通,与别的瓷器没有多大区别,飞鹤描绘太多又显得拥堵,俗气。所以,让我们想象一下,一片白茫茫的湖面上或天空中,隐约飞过一只白鹤,这个意境太美了。
其次,在用色上,此餐碟用色主要是黑白和明黄色,彰显了皇家气派。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的龙袍是黑色的,即“玄”,此后的皇袍既有红色也有紫色,真正把黄色提升到皇室专用的是隋唐的统治者们。黄色象征权贵、尊严和疆土。《易经》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将天与地分为玄、黄之色。此碟用玄、黄色为主色,代表了皇家专用色,雍容气派。在意境上,尊贵又空灵,既有皇家气派,又不过分华丽,古典气质处处表露无遗,设计者的想要表达的意图让人很快就能产生共鸣,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当代文创产品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画中吸收精华,通过对传统中国画形式体系、表现体系、风格及其美学观、艺术创作与品评价值体系的研究,发掘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内涵及其典型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探索传承、展现与推广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理念、艺术形态和技术手段,突出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点,并积极探索当代文创产品设计发展前沿,追踪最新成果,优化设计要点,有效利用先进的艺术与技术表现手段,形成表现传统中国画审美内涵的系列文创设计作品,为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融合研究提供创新设计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彩虹.试论国画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的必要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 陈鲁南.织色入史笺[M].中华书局,2014.
[3] 叶朗.美在意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OL].
基金项目:文章为湖南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学研究项目“传统中国画审美与当代文创产品设计融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C0876。
作者简介:邓姣华(1978- ),女,汉族,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