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地区反贫困面临的多重困境
2018-12-06白云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地方财政收支增速快。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仍然面临多重叠加的困境,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短板。
关键词:民族地区;反贫困;多重困境
“民族地区的贫困不是近期形成的,也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出现的,民族地区的贫困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根深蒂固,而且是代际传承的。”概而论之,民族地区反贫困面临多重困境。
一、自然环境的限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民族亦然如此。民族的格局反映着地理生态的结构,民族地区的贫困一直以来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陲,这些“老、少、边、穷”地区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地形多样,气候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环境的恶劣是导致民族地区贫困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以西北内陆的民族地区为例,这里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制约。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处于第一、二级阶梯,绝大多数处于山地、丘陵、荒漠地带,可耕地面积总量偏少,土壤贫瘠,很多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生态环境和自然空间给民族地区的人文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
二、发展战略的不平衡
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越低,其经济基础也相对薄弱。民族地区的人均收入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差距甚远。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以农牧业补贴工业、以农村补贴城市。由于民族地区普遍远离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外开放程度低,在推动东部地区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使得广大民族地区发展滞后,GDP的增长速度较东部地区缓慢。同时,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外围因素影响大,主要依靠外来投资来拉动当地的经济,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仅能维持住最低的生活水平。地方政府过度重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产业发展,忽略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导致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供给不足或质量下降,直接制约了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不仅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东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抗风险能力薄弱
民族地区抗风险能力主要表现在面临外界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以及遇到重大疾病风险。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预测的严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安全,防灾抗灾能力明显不足,使得贫困人口突然增多。重大疾病的治愈往往需要花费较高的医疗成本,市场风险也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民族地区贫困的少数民族同胞们权力与机会匮乏,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保障,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极易使其成为贫困人口,主要表现为因灾致贫、病残致贫、因学致贫等。
四、人口素质较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废除了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队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經济发展的较高阶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种资源在人均水平上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加之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民族地区的很多农牧民在获得公共资源方面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力,进而在人口素质的提升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民族地区的贫困人们是脱贫行动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状况直接影响着生计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牧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东中部地区偏低,民族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的贫困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素质普遍偏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特征。教育质量没有得到改善,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农牧民不会说汉语,双语教育缺失,很多优秀人才流失严重,高素质人才奇缺,这些直接导致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水平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很难为当地的反贫困和经济发展积累高素质的人才。
五、思想观念落后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最先提出贫困文化理论。他认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贫困的人适应了被剥夺的状态时,逐渐形成了使他们陷入困境的生活模式、伦理价值观以及信仰。人们会有一种被边缘化、无助和自卑的感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强烈,一旦形成这种“亚文化”,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在我国民族地区,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贫困文化确实普遍存在,人们自主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不高。贫困地区的农牧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他们长期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区域,以落后、单一的生产方式生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小农经济的思想。多数农牧民仍然是用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技术,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种养技术和销售能力。并且,很多人脱贫致富的愿望不强烈,没有勇气出去竞争,养成了安逸自由的习惯。这种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了落后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意识形态,没有了观念上的需求,也不存在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导致贫困人口缺乏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一种“等、靠、要”的懒惰心理。此外,民族地区多是宗教信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宗教文化的自我封闭性也深深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文化熏陶下,人们的思想保守、僵化,在反贫困的建设中,参与性不强。
参考文献
[1] 李德英.民族地区贫困的多维特征及精准扶贫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
[2] 王延中,龙玉其.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反贫困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12).
作者简介:白云(1991.08- ),女,新疆阜康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人物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