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视角下武汉文化旅游业整合发展研究※

2018-12-06刘嗣明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木兰共生武汉

魏 超 刘嗣明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旅游的整合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加速器[1]。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要,是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合作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近年来,武汉旅游客源市场稳步拓展,旅游收入节节攀高,并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文化旅游业整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武汉旅游产业素质提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旅游者满意度和居民幸福指数,而且可以更好地服务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推武汉旅游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重要一极。

一、共生理论与旅游整合发展作用机理

(一)共生理论内涵与旅游共生

“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首先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流、能量传递[3],在之后的研究中,共生理论逐渐引起了旅游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等其它领域专家的关注,共生理论的应用领域逐渐广泛。

共生的本质是协作、整合和竞争,通过竞争性合作实现各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具体到旅游领域,就是将相近的同类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并将相关联的异类旅游资源纳入系统,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该理论要求旅游地打破行业部门、行政区域的界限,系统整合各类有形旅游资源和无形的文化、机制、市场、管理等内容,优化空间组合,统一主题形象,形成相互促进、统一和谐的整体。

(二)旅游共生整合作用机理

整合具有综合、合并、调整、优化等含义。旅游共生整合,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将具有共生关系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使旅游资源无序化向有序化发展的过程;第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优化旅游开发方式,平衡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公地悲剧”和恶性竞争,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整合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前瞻性,旨在构建旅游功能完善、旅游空间布局合理、旅游环境良好、人地关系和谐、竞争力强的旅游目的地系统。

结合旅游地理学的视角,旅游综合体和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共生整合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旅游综合体建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旅游竞争力,是中小尺度区域范围旅游共生整合的绝佳载体。旅游产业集群是较为成熟完备的旅游共生系统,已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旅游共生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空间互补关系,从而产生旅游空间竞争上的“正的近邻效应”[4],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

二、武汉市文化旅游业整合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旅游地空间集中,通达优势明显

武汉市现辖13个城区(7个中心城区,6个远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面积8467平方公里,各城区旅游地布局较为集中,空间接近,便于串连组合。内部交通方面,武汉大道、雄楚大道、龙阳大道、东湖隧道等快速路和地铁建设,拉近了各旅游地之间的交通距离和心理距离。对外交通方面,武汉天河机场是中部地区唯一的4F级机场,中部门户枢纽机场;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高铁枢纽城市,被称为“高铁之心”,武汉高铁可直达全国90%以上省市的150多个城市。城际铁路建设方面,现已建成武汉经鄂州至黄石、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冈、武汉至孝感4条城际铁路;地铁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10月,武汉地铁已开通10条地铁线路,总运营里程达288公里,线路长度距中国第5位。此外,武汉建立了完善的公共线路和汽车站等公共交通体系。

(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性质互补

武汉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盘龙城、琴断口、黄鹤楼、行吟阁、阅马场、武汉关、中山舰、木兰山等著名遗址、古迹、名胜、景点,无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盘龙文化、荆楚文化、知音文化、黄鹤文化、木兰文化、码头文化、首义文化、里弄文化、水文化、桥文化、科教文化等各类文化阐释了武汉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近年来,武汉文化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相继规划建成多个主题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优势正逐渐显现。

(三)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受重视程度高

旅游业已成为武汉市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旅游作为广大市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为武汉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更加稳定的市场。目前武汉旅游的国内市场主要集中在本省,中部周边省份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来自河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周边省市的游客数量也比较可观,甚至距离武汉较远、经济联系不甚紧密的东北、西南、西北等省市也有所涉及。此外,随着武汉居民置业、休闲度假旅游消费为主的第二次消费形态的到来,武汉旅游的溢出效应开始显现,武汉城市边缘区成为旅游开发新的投资热点区域,旅游景区数量和质量均呈现上升趋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研究显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中,武汉自2015年首次超越广州夺得全国第一,其发展速度稳居全国榜首[6]。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按照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和“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旅游发展战略,以大产业、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的要求来全面谋划旅游业的发展,从组织领导上、政策措施上、管理服务上支持旅游休闲产业发展[7]。在市场、机制和旅游转型升级等多种力量驱动下,武汉旅游发展迎来黄金发展期。

表1 武汉特色文化一览表

表2 武汉市近五年旅游统计数据

(四)政策支持,良好的共生环境

武汉市是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推广基地和“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候选城市。近年来,武汉市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和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2017年12月,武汉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上,武汉市旅游局正式更名为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并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会议颁布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具体部署“六大行动计划”:全域旅游空间优化计划、精品景区发展计划、旅游产业融合计划、旅游营销创新计划、旅游服务提升计划、旅游惠民行动计划[8],此举标志着武汉旅游迈入新阶段。

三、武汉市文化旅游业整合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文化旅游效益初现,产业链条延伸不足

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市场推出的旅游产品如汉秀、东湖绿道、知音号、江汉关博物馆、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长江文明馆等吸引了超高的人气,成为武汉城市新名片。但与文化旅游开发较为成熟的城市,如北京、杭州、西安等相比,武汉市文化旅游开发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产品布局缺乏串接,基本上以景区(点)游览为主,而对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文化IP挖掘和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文化优势未能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二)多元主体培育不完善,内部缺乏协调沟通

多年来,武汉黄鹤楼、归元寺、湖北省博物馆以及东湖“三菜一汤”占据武汉旅游的“大头”。“十三五”以来,武汉着意打造多元化文化旅游产品,如极地海洋世界、欢乐谷、楚河汉街、园博园、江汉朝宗等,以“木兰景区群”为代表的远城区旅游产品供给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但在休闲时代大背景下,旅游产业开始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过度,旅游多样化消费需求开始释放,对旅游产品品质和文化层次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武汉旅游产品需要摆脱相对单一的参观游览,有针对性的增加特色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强的高层次文化旅游产品,以此吸引来武汉的游客停留并消费。在开发主体方面,依然存在政府、央企、国企主导的格局,在资本需求量大、周期长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上,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明显不足。此外,不同的投资主体在具体开发运营过程中相互缺乏协调沟通,各自为政,重复性投资和建设容易出现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需引起重视。

(三)整合偏重形式,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武汉市各部门在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时,纷纷提出区域旅游整合的意愿和构想。如新洲区东北部生态旅游新区板块、黄陂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板块、蔡甸区后官湖板块。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是重形式、重宣传,宏观层面深入不够,中观统筹层面务实性不强,微观操作层面缺乏具体、实在、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和手段,且在政策执行层面效果不佳[9]。此外,整合缺乏切实有效的整合机制。主要表现在整合主体方面,市场依然是主导因子,政府的引导作用有限;在整合内容方面“避重就轻”,选择旅游线路、旅游形象宣传等难度小、易操作的内容进行整合,而对旅游投资、旅游产品、旅游人才、旅游运营等关键要素的组织整合明显缺乏力度,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却缺乏执行力。因此,建立旅游发展长效机制不仅是当前战略层面的迫切需要,更是着眼长远深化布局的制度安排。

四、武汉市文化旅游业整合发展共生系统的构建

(一)系统构建原则

1.保护与开发并重

文化旅游资源根植于历史和文化,无论是有形和无形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在对其进行旅游化开发过程中,应树立保护意识,确保文化的原真性。此外,在具体开发形式上,要注意增加一些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体现文化旅游资源自身特色,挖掘其文化内涵的现代意义,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能量。通过适度开发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更好的挖掘、梳理和保护。

2.区域有序开发,整体协调发展

以主题化思维打造多个主题文化旅游板块区域,在区域内部对相似或相近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系统化整合,把握开发节奏和顺序;在区域之间,把不同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串接,优势互补,从而使文化内涵表达更完整,增强游客体验感。此外,要统筹协调好资源、市场、资本、人才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并举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结合不断升级的旅游市场需求和不同的游客群体,推出多元化不同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应防范利益驱动下少数企业对文化旅游资源破坏性利用和低俗化开发。因此,政府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应加强文化旅游开发顶层设计,做好方向引导和把控;另一方面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政策引导和激励,推出更多广大市民和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产品。

4.适度超前,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业的整合共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不断深入、渗透和融合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文化旅游产品的时代性、个性化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挑战。文化旅游产品整合之初,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市场、科技等多种要素的变化,多进行前瞻性研究,适度超前布局和规划。此外,借鉴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城市的经验,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二)整合发展路径

表3 武汉文化旅游整合发展共生系统

1.产品共生整合

产品是共生的主体和对象体系,对武汉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丰富完善产品体系

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武汉文化旅游业整合发展首先需从丰富完善产品体系层面出发,开发旅游新品、打造旅游名品、培育旅游精品,创新旅游产品表现形式。武汉中心城区可借助强大旅游流优势,利用平台思维,创意开发丰富多样的主题节庆文化活动,如东湖梅花节、东湖樱花节、东湖灯会、园博园汉口里庙会、木兰文化旅游节等。武汉市远城区可充分利用土地储备充足,交通便捷的优势,借鉴杭州、西安等城市打造旅游综合体的经验,结合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创意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主题文化旅游综合体,既能实现游客吸引和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又能满足周边市民日常休闲生活需求。如黄陂区以木兰文化为主题,选址汉口北或前川新城,建设木兰城;新洲区以问津文化为主题,选址旧街打造问津国学小镇;蔡甸区以知音文化为主题,选址后官湖畔打造知音城。此类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将成为各新城区新的消费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并可有效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带动地域形象提升。

(2)科学划分产品类型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摸清自身“家底”,建立脉络清晰的文化谱系,为针对性打造相应文化旅游产品奠定基础。不同的产品类型面向不同的游客群体,也意味着不同的市场环境。武汉市可充分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丰富,品类多样的优势,着重开发黄鹤文化产品、红色文化产品、山水文化产品、长江文化产品、知音文化产品、木兰文化产品、节庆文化产品、科教文化产品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消费需要。

(3)确保游线串接有序

重视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主要景区之间的能够实现有序串接。此外,做好景区游线策划,以重点旅游区为依托,形成五大主题文化旅游线路:楚韵东湖(东湖绿道-湖北省博物馆-楚河汉街-武汉大学)、神话黄鹤(黄鹤楼主题公园-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区-户部巷美食文化旅游区)、传奇木兰(以木兰山为核心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知音江城(古琴台-琴台广场-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归元禅寺)、江汉朝宗(“两江四岸”,全国首个以长江游览为主题的开放式旅游景区)。此外,打通五大主题文化旅游板块内部交通微循环,开通专线摆渡车,实现各游览板块内部交通组织有序,提高游览效率。

(4)塑造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可分为城市品牌形象、区域品牌形象和景区品牌形象等多个层次。城市品牌形象如“大江大湖大武汉”、“白云黄鹤,知音江城”;区域品牌形象以武汉各辖区最为典型,如洪山区“大学之城,智汇洪山”、武昌区“江流贤胜,大成武昌”、黄陂区“好山好水好黄陂,临空临港临天下”、新洲区“问津故地,魅力新洲”、蔡甸区“知音故里”、“中法新城”等;景区品牌形象以木兰系列景区为例,如木兰山“木兰文化之源”、木兰天池“木兰外婆家”、木兰草原“木兰练兵习武之地”、木兰云雾山“木兰归隐之地”,以上举例都很好的阐释了自身品牌形象。武汉市在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对品牌形象足够重视,在提炼好塑造好品牌形象的同时,以文化为抓手,加强宣传和推广,提升扩大品牌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

2.时空共生整合

空间和时间是共生的载体体系,对武汉文化旅游发展格局的塑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以空间要素为横轴,实施板块整合

武汉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在空间上须按照点-线-面(带)的渐进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优势旅游资源区(点)的龙头带动作用,做好旅游交通轴线、景观轴线和文化轴线建设,完成板块内部的网络化、层次化、全域化布局。从全域范围来思考,武汉市可按照“一核两环”的总体思路进行整体布局。“一核”,即由目前武汉旅游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品牌文化旅游区域(楚韵东湖、神话黄鹤、传奇木兰、知音江城、江汉朝宗)及附属旅游产品构成。“两环”,即以黄陂、新洲、蔡甸、江夏、东西湖等远城区为代表的近郊环城游憩环和包括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咸宁等两个小时车程内的“武汉城市圈”休闲拓展环带。

(2)以时间要素为纵轴,实施渐近整合

按照“四季全时”的标准,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一体化打造。确保日游产品、夜游产品优化组合布局;做好日常工作日和法定节假日旅游项目安排;结合四季气候变化对旅游的不同需求,灵活推出应季应时的旅游产品或节庆活动。此外还可结合社会时政热点,针对性组织策划相应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增强游客体验性、参与性和共鸣性。

3.机制共生整合

机制建设是共生的保障体系。要造就有共生理念的旅游城市,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培育一种让城市共生效应自动演进的成长机制[10]。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赖于保障体系的建立。我国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一直以来都是条块分割与行业壁垒并存的体制,为促进文化旅游业更深层次的整合,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投资、管理、运营、市场、人才、创新[11]等长效机制。

投资整合要求整合利用政府资本、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充分调动民营资本参与积极性,共同搭建投资平台或渠道。鉴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公益性特征,政府需发挥好在基础设施、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及公益性项目建设上的带动作用,设立专项基金或产业扶持基金,保障落实好相关工作。管理方面,政府需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抓好大行业管理的进程中,增强政府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设施、旅游文化、旅游商品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倾斜。运营方面,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开发为导向的运作方式,着力培育与现有产品体系互补性较强的文化旅游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构建透明、协调、互补的运营机制。市场方面,坚持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充分挖掘本地市场,积极辐射带动周边及中远程市场。人才方面,挖掘利用好武汉本地高校资源,建设武汉旅游学院,挖掘培养本地人才,建立理论、实践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梯队;创新方面,打造武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模式,鼓励和奖励创新企业和先进团体或个人,树立行业标杆和典范。

4.产业共生融合

产业融合是共生的功能体系。为了实现武汉市建设知名的国家级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发展目标,文化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共生融合发展势在必行。第一,充分发挥“旅游+”的融合带动作用,积极推动“旅游+文化”、“旅游+城市”、“旅游 + 交通”、“旅游 + 互联网”、“旅游 + 工业”、“旅游 + 金融”、“旅游 + 体育”、“旅游 + 康养”、“旅游+教育”等,促进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第二,充分利用“文化+”强大的渗透力,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文化 + 科技”、“文化 + 电商”、“文化 + 创意”等,促进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第三,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是内核,旅游是载体,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消费者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核心三要素。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部门会纳入进来,不同的业务和产品在同一平台进行整合,提高了资源共享性,降低了成本,从而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12]。第四,复合化功能构建。文化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以人为核心,服务于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产业共生融合的着力点在于文化旅游业的复合化功能构建,此举对增加更多高层次、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实现区域文化旅游整合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木兰共生武汉
木兰剧片段展示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共生
武汉加油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决战武汉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