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韵书《方音韵谱》所记粤方言字词释例
2018-12-06王毅力
王毅力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 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方音韵谱》,全名《新体通俗方音韵谱》,是反映清末民初广东粤方言的一部韵书。书前封面印有“台山梅乔甫编”“广州光东书局承印”等字样。梅乔甫(1884-1946),号淳迺,广东省台山市人,毕业于广州光华医学专科学校,长期在台山端芬镇、西廓墟及大同市行医。梅氏在书前《叙》中称自己“素习虫鱼之学,喜涉考据”,遂“时阅十年,稿凡五易”。民国十二年(1923年)《方音韵谱》撰成,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广州光东书局印行出版。
《方音韵谱》分上中下三卷,收字约一万六千,注文三十多万字。梅氏在书前《凡例》中称“本书专就吾粤方音编辑而成”,并明言“本书编者为台山人,分韵汇音不免略偏台山方言”。阅读时发现该韵书记录了大量的粤方言俗字词,注释亦颇为详细。现选若干《方音韵谱》所收粤方言字词略作考察,以窥该韵书价值之一斑。
(一) 埗
埗,水埗,水边上落之阶级也。(《模韵》)
按:埗,《方音韵谱》释为“水边上落之阶级”,即码头。该词最早写作“步”,中古出现,近代习见。如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瓜步在吴中,吴人卖瓜于江畔,用以名焉。”唐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前蜀韦庄《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诗:“别筵人散酒初醒,江步黄昏雨雪零。”宋杨万里《过瓜洲镇》诗:“数棒金钲到江步,一樯霜日上淮船”。
粤方言最初亦写作“步”。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岭南谓村市为墟,水津为步。” 1841年出版的裨治文《广东方言读本》:“横涌步头,乃修葺与上落货船停泊之所。”[1],“步头”即码头。今广州花都区有“炭步镇”①。今粤方言多写作“埗”,广州话读[pou22],是在本字上增添形符“土”而成。粤剧《红花岗》:“你到埗时讲孤儿告诉党人,你们生活有保障。”广东地区很多地名含有“埗”字,如深圳市原有上埗区(后并入福田区),香港有深水埗,东莞市有高埗镇,广州市白云区有上埗村等。也写作“埔”,《方音韵谱·模韵》:“埔,俗同上(埗)。” 今广东梅州市有“大埔县”。
(二) 乪/氹
乪,水曲折处也。又音怒巷切。(《江韵》)
氹,怒巷切,囊去声。俗谓水浪曰氹,田之低处亦曰氹。字书不载,实即乪之讹体。(《江韵》)
按:“乪”可表示水弯曲处,《方音韵谱》属奴堂切,音同“囊”。清钮琇《觚剩·语字之异》:“粤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如:……水之曲折者为乪,音囊。”《方音韵谱》又载“乪”的另一音:奴巷切,囊去声,注“洼也,如低乪”,即低洼处。奴巷切还有一个“氹”字,此字有水浪义,也可表示田地势较低的地方,据《方音韵谱》,此字是“乪”的讹体。
(三) 缆
缆,大绳也,如缆索、拉缆。又俗谓绝交曰斩缆,和好曰驳缆。(《覃韵》)
按:“缆”本指拴船用的绳索。《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李善注:“缆,维船索也。”广州话指船缆时仍用单音词“缆”,如“大缆”“拉缆”“解缆”。旧时珠江上常有船只用缆绳拖带着其他船前行,称“拍拖”或“拖缆”。亦喻指男女青年牵手而行。陈光《晚婚计划定周全》:“阿妹有情来拖缆,真心实意同哥谈。”据梅乔甫,俗谓绝交为“斩缆”,“斩缆”粤语本指斩断拖渡船的火轮船的缆绳,与渡船分离。③可喻指断绝关系。咸水歌《大缆斩断小缆来》:“女唱:新打利刀共哥斩缆哩兄哥,斩断大缆免俾人弹呀!男唱:大缆斩断小缆又来妮妹,续番条缆共妹痴缠呀哩!”[2]464《方音韵谱》又谓“和好曰驳缆”。粤语“驳”有连接义,如驳长条裤、驳线。“驳缆”即有连接绳索义,亦喻指和好。“驳缆”一词今粤语较少说。
(四) 冚
冚,区枕切,上声。遮盖之也。如冚盖、冚盅、冚被、冚簟。按:此粤俗字,字书不载。(《侵韵》)
(五) 喊
喊,省话以哭为喊,台话以叫为喊。(《侵韵》)
(六)
(七) 阿妗
妗,俗呼舅妻曰阿妗。(《侵韻》)
按:今粤方言如广州说“妗”或“妗母”,东莞称“妗母”或“妗婆”,南宁平话说“妗娘”。表示舅母很早就有“妗”的称谓。《集韵·沁韵》巨禁切:“妗,俗谓舅母曰妗。”宋张耒《明道杂志》:“经传中无婶与妗字。”“妗”是个后起字。章炳麟《新方言》谓“妗”是“舅”的转音字,舅、妗双声,幽侵韵部对转。近代以来,北方官话多称“妗”或“妗子”。《聊斋志异·陈云棲》:“舅及妗皆不知其意向,心颇嫌之。”《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你亲家就会,他詹家大妗子也会。” 今“妗”广泛分布于各地方言。北方方言如济南、徐州、洛阳、西安、万荣都称“妗子”,太原说“妗妗”。南方地区“妗”多见于东南沿海。闽方言如福州、雷州等地说“妗”或“妗婆”,厦门称“妗仔”或“妗婆”,海口说“妗姩”;称舅母为“阿妗”则多见于闽南方言,如《漳台闽南方言童谣》:“阿舅长,阿妗短,看人免使目尾。”[5]厦门称“阿妗”,多用于面称。潮州说“阿妗”,亦说“母妗”。今粤方言如广州说“妗”或“妗母”,东莞称“妗母”或“妗婆”,南宁平话说“妗娘”。吴方言有南部温州方言亦说“阿妗”。
(八) 蛺蟽
蟽,蛱蟽,蜚廉也。一名偷油婆,土音读如卡擦。(《乏韵》)
蜚,蜚蠊,虫名。俗称蛱蟽,又名樟螂。(《支韵》)
按:据《方音韵谱》,今通称蟑螂有不同的名称:蜚廉、蛱蟽、偷油婆等。“蜚廉”明代已见。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蜚蠊》:“蜚蠊、行夜、蛗螽三种,西南夷皆食之,混呼为负盘。”据《韵谱》,蜚蠊,一名偷油婆,盖因其嗜喜食油。“蛱蟽”为俗称,读[kat tat ],《韵谱》记载该词另有土音,即方言俗音读如卡擦[k‘a·ts‘at ] ,其与本音重要差别是后字声母改读为塞擦音。该词今广州方言读[kat22tsat22],后字声母读为塞擦音ts,后粤方言另造俗字“曱甴”来表示。
(九) 蠄蜍/螭蟝
蟝,俗呼蟾蜍曰蠄蟝。(《鱼韵》)
蜍,蟾蜍,俗叫蠄蜍。(《支韵》)
(十) 蛤犅鲇
鲇,俗谓蝌蚪曰蛤犅鲇。(《严韵》)
注释:
① 相传南宋时此地以烧炭谋生,在河边堆炭运往外地,逐渐成为码头(俗称步头),故名。参看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57页。
② 一些方言著作记作“凼”,如詹伯慧、陈晓锦著《东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43页)。
③ 斩缆的原因有二:一是风浪太大,一是遇到匪徒抢劫,断掉缆绳,自己开走。参见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3667页。
④ 切上字“区”声母台山今读“k”,切下字“枕”韵母声调台山音[im55],切不出“冚”之今音。
⑥ 参见陈兴旺主编:《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992页;商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商城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7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