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五邑人的服饰风尚

2018-12-06王葎菲林颖旭

关键词:长衫华侨服饰

王葎菲,林颖旭

(五邑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五邑地区指今广东省江门市的范围,位于广东省中南偏西,珠江口西岸,东往中山,北接佛山,南邻大海,西靠阳江,被誉为“中国侨都”。自清朝中叶起的百多年间,大量五邑民众出洋谋生,去往香港澳门、南洋诸国、欧美大陆等,世界各地都有五邑华侨的身影。随着大批民众出洋谋生,返乡的人带来了资金,亦带来了各国文化,到民国中期逐渐形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段小高潮,外来元素与本地的风俗文化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邑文化。《汉书·王吉传》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本文从五邑民众的着装入手,依据若干有代表性的图像资料,简述民国时期五邑民间及邑侨的服饰风格特点及成因。

一、 千年传承,南粤特色

中华民族大融合延续了2000多年。南粤地区秦以前称百越,随着中原民众不断南下入粤,当地古越人或南迁东南亚,或与北来的汉人融合。历代北来入粤者多以南雄珠玑巷为第一站,再往南散布,另有沿海岸线以及沿东江、北江、西江而往西南落脚,五邑地区成为主要定居目的地之一。两宋是中原民众大批入粤的重要时期,据新会县志以及当地各族族谱记载,如黄、陈、林、梁、罗等多为此时从中原地区(河南、甘肃、山西、山东)迁入的大姓,今粤语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唔使问阿贵”就是源自罗姓入粤始祖罗贵的典故。南宋末年,以末帝赵昺为首的皇族在陆秀夫等人的扶持下由江南一路南逃至新会,残喘经营约两年,宋亡后赵姓皇族后裔和大批自中原迁徙而来的南宋遗民就在当地生根繁衍,客观上促成了两宋时期中原文化在南粤大地融合生根,今日粤语中就保留了很多宋音。明中叶新会县有大儒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传儒家学术衣钵,才学名震京师,逝后入祀山东曲阜孔庙。陈氏后人、大儒黄宗羲著《深衣考》一文,专论儒家伦理世俗规范的服制款式及尺寸要求。五邑下辖的恩平有个歇马村,俗称举人村,此地兴耕读之风,据恩平县志记载,明清两朝600余年间,通过读书科举的形式,共出了400余位举人,很多人受到中央皇朝册封任用,到各地为官。

五邑地区长期受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当地民众主要是由中原迁入的汉人,以汉族农耕文化为宗,行汉族衣裳制度。清入关后推行剃发易冠服制度,满人服制与汉服融合适应。五邑本地衣制体现岭南沿海水乡气候及环境特点,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保留了汉服襦、短衣、深衣三种主要长度形式,小衣、中衣、大衣三个层次,交领右衽,褒衣广袖。值得一提的是,自19世纪中期香港开埠,省港通商,包括五邑人在内的广府人外出港澳,旗袍在粤方言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粤港长衫文化。

二、 五邑服饰衣制特点

(一)特点之一:自给自足,实用耐穿

鸦片战争以来国力日渐孱弱,民国时期局势亦时常动荡不安,五邑地处南粤,受外来战乱影响较中原地区较小较迟。沦陷之前民族工商资本与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民众依旧以延续千年的小农经济的耕织渔殖为主,奉行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模式,其中纺织、缝纫及刺绣统称为“女红”,在民间日常生产生活中依然占据重要内容。因交通物流不畅、贫穷、资源匮乏等原因,农村乡下民众通常不会专门到集市购买或者找裁缝师傅定制服装,大多自己织布、打浆,待到岁末年关到墟集染坊染色,然后回家自裁、自缝,一件衣服哥姐穿完传给弟妹穿,弟妹穿完再传给更小的弟妹,缝缝补补,一直到完全破损不能穿,再改作其他用途。

清朝后期以来官府管治力量不逮,五邑地区匪患猖獗,屡禁不止,开平、恩平、台山等地曾先后出现过多个土匪团体,他们以偏远山地海岛为基地,经常长驱直入,快进快退,骚扰墟镇,底层民众靠天吃饭,异常艰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现象常有。穷苦老百姓有很多人在成年之前从未着过长衫和鞋袜,如农夫、车夫、渔夫、樵夫等劳作时经常赤膊(短褂)赤足,戴草帽防晒,雨季出门着以棕绳编结葵叶制成的蓑衣。百姓服饰以粗布(麻)衫最为常见,右衽、圆领、短褂、束腰,着草鞋,大袖、大筒裤,劳作时视情况束腰、绑袖、绑腿。底层民众对衣裳最基本诉求是蔽体、保暖、耐用、廉价,在此基础上再讲礼仪、风采(图1)。

(二)特点之二:斯文整洁,从容有礼

民国30余年,五邑地区是中国大陆与海外联系最为频密的地区之一。一段时期以来地方政府行政管制逐渐通畅有效,地方社会尽量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业、农业、渔业、金融通讯、交通物流、建筑、教育、纺织等各行各业都在尽力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繁荣。自民国初年起,海外五邑乡亲返乡逐渐形成高潮,华侨们目睹辛亥革命胜利、新的国家诞生,对祖国与家乡有了更多良好的期许,纷纷将资金带回家乡,同时带来各国风土文化,形式之一是在家乡置地盖洋楼,主要是集防涝、防匪功能于一体的碉楼,其风格多样,中西合璧。同时一股以华侨为主的力量,促使众多源自西方世界的、玲琅满目的商品能够进来,很多在中国内陆地区不常见的物资在这个相对偏僻的地区出现,一部分成为了社会上的较常见事物,走进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汽水、蛋糕面包、留声机、吊灯、公交车、钢筋水泥、洋楼、火车乃至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等。返乡华侨亦带来了很多软物资,包括开办教育机构、建设图书馆等,给当地社会发展提供了新鲜的动力,这种环境让更多的五邑人有机会接触到相对多的来自外国的信息,开阔了眼界。

图1 1936年江门北街蓬江边的老年渔民妇女,图片来源不详

五邑地区各行各业人士服饰着装最典型的特点是斯文整洁、从容有礼。常见服饰装扮是男士着衬衣西服皮鞋,女士着长衫为主,亦有西式裙装,外着西式外套大衣,搭配一个中西风融合的手拿包、手表、手套、雨伞、长袜、绑带皮鞋。自民国初年起,省城广州逐渐成为民主斗争的最前线,亦成为新文化、新思想、新时尚的桥头堡,此时国内主要大城市女子服饰的流行款式已经没有了清朝繁缛的刺绣及宽镶边,有时仅缀以细巧风格的窄花边,简洁不失精致,瘦长版型的上衣、高元宝领、少褶乃至无褶的长裙、窄长裤都是此时期典型的装扮。五四运动期间女穿男袍的风潮,以及1929年民国政府将长衫确认为正式礼服等一系列条件,促成了全国范围穿着新式长衫的风气。女学生象征了现代新女性文明进步的理想形象,越来越多的都市女子仿效女学生上衫下裙的打扮,俗称“文明新装”,上衫流行喇叭袖,又称“倒大袖”,裙子为套穿式,颜色由初期的黑色逐渐发展为鲜艳多彩,是城市女子流行的日常服装。20年代后期长衫的衣身收窄,下摆上升,衣袖也收窄缩短,露出小腿,使小腿成为视觉中心。五邑地区的服饰风尚主要是紧跟省城广州的流行装扮,大部分五邑人从着装上更喜欢简洁、干净的风格,安静自然,从容淡定。如1947年台山县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师生合影,从中可以看到五邑人儒雅、斯文、淡定、自信的风度(图2)。

图2 1947年台山县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合影,图片供稿:五邑华侨博物馆

(三)特点之三:大气庄重,中西交融

五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返乡的华侨团体,他们带来资金、物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相对本地民众而言,华侨的经济实力要优渥许多,见识阅历也丰富许多,这些因素加速促进了当地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开平华侨谢维立的私家花园“立园”约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座中西风格融合的现代园林建筑群,园内有集护园、观赏、交通性质于一体的私家水道,与潭江连接,建造时用到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等皆为进口,碉楼内使用了中西结合式厨房、浴缸、抽水马桶等当时普通老百姓从未见过亦无法想象的先进设施。

20世纪30-40年代是上海旗袍发展的高峰时期,上海亦成为中国时尚装扮最领先的地区。上海紧身曲线造型的旗袍大行其道,粤省首府广州亦是大上海时尚流行的跟随者,此时五邑、香港社会还处于相对保守时期,未能立即跟上上海潮流。随着上海沦陷,大量民众南下躲避战乱,其中也包括很多海派裁缝。很多人经停广州,随着1938年广州沦陷,人们只能继续南逃,有很多海派裁缝最终留居香港。南粤地区在沦陷之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五邑当地纺织品制造产业、布料染整产业、裁缝制衣产业都发展到一定规模,比较成熟,形成了较有规律的时尚流行变化。民国时期五邑农村基本延续了清朝的婚姻体系制度,富裕人家三妻四妾是常见现象,本地富裕民众服饰着装呈现中西风格共存的景象,其中有些华侨将侨居国的风情服饰带回家乡,有些华侨直接迎娶外国人作为妾室(图3),东方服饰与西方服饰碰撞,传统装扮与现代装扮碰撞。富裕阶层人士穿着使用的服饰品种繁多,常见有旗袍、长衫、西服、礼帽、礼服、披肩、手套、手杖、手袋、婚纱等,大多用料讲究,价格昂贵。在许多海外取得成就的回乡华侨带领下,五邑本地上流社会衍生出中西交汇、别具特色的服饰风尚,于岭南偏僻之地穿着出一幕幕开创性的时尚形象。谢维立曾在开平本地举办过一场盛大的婚礼,其婚礼服饰隆重华丽、中西合璧,既有中式裙袴(又称龙凤褂),亦有西式婚纱,尽显海外成功人士排场。

图3开平华侨方润文及夫人正装像,图片供稿:开平铭石楼

三、 百年风流:粤港澳长衫风尚

今天约三成以上的香港、澳门居民原籍五邑,港澳人的服饰风尚一定程度上亦是五邑人的服饰风尚,以民国旗袍为基础的港式长衫在20世纪焕发了别样的光彩。“长衫”是香港人对旗袍的日常称谓,更反映女穿男袍的文化起源,词义蕴含着地道的香港文化色彩。近百年来港澳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正式场合皆以长衫为礼服,形成了独具魅力与特色的港式长衫文化,大亨贵妇、明星政要、小资闺秀、市井民众、校园师生皆兴长衫(图4)。

图4成立于1900年的英华女校,1940年代始以长衫为校服。此图摄于1987年,图片供稿:香港历史博物馆

粤港长衫原指大褂款式的男性服装,港人把女装袍服亦称为“长衫”,较“旗袍”更能凸显粤港特色。粤港长衫远承汉朝深衣基因,到近代以满族旗服为出发点,一方面继承了民国海派旗袍的特点,又衍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款式与结构。20世纪30年代香港商品宣传已紧跟上海的新兴潮流,将身穿长衫、打扮入时的女性形象印在年历广告画、包装盒与招贴纸上。50年代香港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女性投身工作,社会地位提高,普通女性亦开始讲究衣着潮流,长衫被认为最能表现女性体态美,因而成为最端庄的外出服和上班服,恰逢此时大批江浙裁缝南来香港,自此不但延续了源自上海的服饰传统,亦衍生出众多由香港长衫师傅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港式长衫特点。

晚清汉族贵族妇女装扮依然保持阔大的服装,将身体线条完全掩盖,在门襟、袖口、裙边处搭配华丽的装饰与纹样。20世纪初,随着妇女服装趋向简洁,满族妇女的长袍亦随之变化,由艳丽繁复走向素净,为日后出现的新式长衫奠下基础。这一时期的长衫继承了满族长袍阔平直的特点,但与当时的流行服装一样,裙摆上升至小腿,露出足踝,衣袖短至手腕或手肘,袖、领、衣襟缀以简单的滚边,这些元素合成了现代粤港长衫的雏形。衫裤套装是20世纪初中国妇女的日常服饰,风格简洁,褪去了繁复的刺绣和镶滚,仅剩下简单的滚边,颜色趋向素淡,流行浅紫、淡绿、粉蓝。20年代源自满族妇女长袍亦糅合了当代新样式的长衫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一时风靡。30年代受到西方服饰流行影响,香港流行窄身、修长的长衫,外搭西式服装、高跟鞋、手表等。50-60年代粤港长衫呈现中西合璧风格,开始采用西式立体裁剪,短衣身、修腰、有胸省和腰省,裁剪贴身、下摆收窄,凸显女性身体曲线,俗称葫芦身形(图5)。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淀与发展,长衫经过本土化的发展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粤式长衫时尚,以及较为完善的原材料、流行、设计、制作、消费产业链,约两年为一个流行周期,领子、门襟、腰线、下摆、配饰等元素会从不同的聚焦点得到时尚流行的革新。

图5 1960年代灰白色提花银葱短袖夹长衫,图片供稿:香港历史博物馆

四、五邑华侨服饰在海外

近代以来,五邑华侨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很多地方都有他们勤劳、坚忍、聪慧、诚信的身影,人们说江门有个五邑,海外也有个五邑。五邑籍华侨们一方面把家乡的文化、礼仪与服饰带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亦将各国的服饰与文化带回家乡,一件服饰从家乡穿到香港、美加,又穿回故乡的碉楼。在海外生活期间,很多华侨依然保持传统的汉儒礼仪文化,服饰穿着遵循故乡习俗,尤其是婚丧、祭祀等场合,母国故乡服饰装扮必不可少。旗袍与粤港长衫亦通过电影屏幕、华裔巨星、华裔名人等途径在全球范围大力度传播。李小龙使得外国人认为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布鞋、对襟衫、绑腿裤代表典型的中国长衫装扮等华夏服饰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传播。宋美龄着海派风格旗袍在美国国会演讲,在全球范围形成一股华服旗袍热,许多欧美女性逐渐接受并喜爱海派旗袍,一九四九年以香港为背景的好莱坞爱情故事电影《生死恋》中,由珍妮弗·琼斯扮演的女主角就有多场合的长衫扮相(图6),一时之间长衫时尚风靡全世界。

图6 好莱坞电影《生死恋》剧照

结 语

五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大思想家梁启超及其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祖籍新会茶坑,革命家陈少白祖籍江门外海,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祖籍恩平牛江,旅美侨领司徒美堂祖籍开平赤坎,咏春宗师梁赞祖籍鹤山古劳,粤剧名伶红线女祖籍开平水口,铁路工程师陈宜禧祖籍台山斗山,史学家陈垣祖籍新会棠下,影星胡蝶祖籍鹤山雅瑶,还有生年在民国的五邑籍(或在五邑出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计29人。五邑人的多维度风采构筑了立体化的五邑服饰风尚,后人欣赏民国时期五邑人的服饰风尚不能仅从孤立的单品物件的角度,而应结合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展开分析。五邑是江门的,也是世界的,其虽处于相对偏僻闭塞的地理位置,却因多种因素作用形成了中西兼容、特点鲜明、百款争艳、辐射全球的服饰文化与风尚,展现了侨乡文化绮丽多姿的一面。

猜你喜欢

长衫华侨服饰
我的华侨老师
晚清民国男士长衫结构工艺研究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民国长衫客”的微时代营销
长衫悠悠数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