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运动推广壁垒与解决策略分析
——以川渝地区高校为例
2018-12-06刘泽宇温琪
□ 刘泽宇温琪
(1.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2.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兴起,电子竞技以其独特的魅力快速风靡全国。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出“开展电子竞技游戏游艺赛事活动”的口号;同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文件提出“以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电子竞技运动,可见,互联网+背景下为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
作为专业竞技类运动项目,电子竞技项目早在2003年11月18日就被国家体育总局宣布为我国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在2017年4月17日上午,亚奥理事会主席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正式宣布电子竞技成为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但早些年国内媒体对电子竞技的大量负面报道,使社会大众对电子竞技运动产生深刻的刻板印象。根据电子竞技运动(简称电竞)项目本身的专业性要求,高校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是该竞技类项目推广的核心人群,相较于国外高校已针对电子竞技人才设立专门奖学金并开展系统化培养,该运动在国内发展和推广的整体正规化水平较低。
一方面由于专业化发展时间不长,发展缺少专业人员引导,另一方面,社会宏观层面尤其是大众的普遍认识影响该运动在核心群体的普及和推广,间接导致高校对电子竞技产业相关产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应该看到的是,我国沿海地区高校已率先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并向国外高校学习和借鉴,逐渐缩小差距。但川渝地区地处我国内陆,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中与在高校电子竞技相关衍生学科的建设中,面临许多的阻碍。
鉴于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高校在推广该项运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从改变大学生对电子竞技的认识入手,通过项目研究人员的亲身参与体验,结合典型高校推广该运动的案例分析,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电子竞技运动,进而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电子竞技的推广和普及,为川渝地区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1、国内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S”和“W”指通过对组织拥有的内部资源进行分析来评估职能的优势和劣势。“O”和“T”指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评估那些可以挖掘的机会以及组织可能面临的威胁,对国内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进行的SWOT分析,如表1。
表1 国内电子竞技产业SWOT分析
2、西南地区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现状及推广壁垒
西川渝地区现拥有本专科院校174所,其中已成立的电子竞技协会的本专科院校数量为107所,占总数的61.4%。在这些院校中重点高校数量为23所,其中已成立的电子竞技协会的重点高校数量为15所,占总数的65.21%,在这些重点高校中会员人数接近2万余人,所调查的高校中,有超过半数的学校拥有或正在筹备电竞社团,可见电子竞技在高校中的十分受欢迎。
电子竞技运动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竞技类体育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以电子竞技运动的爱好者为基础自发成立其相关电子竞技协会,但无专业化人士指导,协会指导老师也多数非该专业人士,协会活动形式多样,不过较为碎片化,不系统。
2.1、西南地区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现状
成都科技大学电子体育协会成立于2015年5月,协会定位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电子体育的健康发展,促进科技大学生道德的全面发展。非物质的、物质的和劳动的。通过宣传电子竞技数字项目,提升大学生对专业运动的认知,了解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拥有会员700余人,各类战队50余支,拥有自己的训练基地和赞助商。
再以西南地区四川传媒学院为例,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娱乐协会是四川传媒学院学生社团之一,成立于2008年,直属于成都市体育局、四川大学联盟是一个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社团。其拥有西南地区排名第一的DOTA2半职业女队,专业比赛解说团队和比赛执行裁判团队。由于校方对高校社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对电子竞技的正确认识,电子竞技运动在该校已拥有自己的办公室、训练基地、专业机房,同时承办了多次西南地区高校大型电子竞技赛事总决赛的线下赛。
2.2、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南地区高校中的推广壁垒
从上述两个学校的案例分析,目前西南地区高校内电子竞技运动获得大学生群体青睐,但专业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仍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
(1)社会大众对电子竞技运动缺乏理性认识。
早期的媒体大量报道电子竞技运动的一些负面的报道,例如学生沉迷与游戏而荒废学业等,使我国的电子竞技运动推广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而遭遇瓶颈。同时,高校中电子竞技类文化构建较为迟缓,模式陈旧,社会对电竞运动的认同感有待提高。
(2)电子竞技运动参与团队正规化水平较低。
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高校从成立起便担负着教书育人、科研、创造的使命,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场所。虽然电子竞技早已被人为的下了定义,但是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的发展中,依然面临着定位不清晰的局面。普遍缺乏正规的电子竞技专业师资人员,现阶段各大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竞技是专业的体育竞技运动,更没意识到专业赛事背后蕴藏的巨大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开发潜力。
(3)泛娱乐化现象严重,缺乏对体育精神的认同。
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受众基数庞大,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电子竞技爱好者高达1.7亿人,但其中只有一些顶尖的参与者会成为职业选手,大多数参与者停留在娱乐性参与阶段,出于对游戏的热衷或单纯追逐高额奖金,普遍缺乏对电子竞技体育的认同感。
(4)高校内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
高校的相关设施设备主要保障教学科研,其中高精尖的设备只为少数人服务,其余多为一些基础操作的普及设备,且更新换代周期时间长。相比与传统体育竞技运动而言对设备的软硬件要求较为高,高校内的网络普遍为内网,无法达到竞技项目标准。
3、解决策略
3.1、社会氛围推动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
电子竞技产业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来推动其发展。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来强化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社会地位,增加电子竞技运动的正面消息宣传,设立形象大使招募活动,利用传播学中把关人和意见领袖的效应来影响受众,改变其传统观念,消除早期刻板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在线上、线下的联动宣传和推广中强化电子竞技运动的社会地位,最终达到整个社会大众理性看待电子竞技运动的层面。
3.2、提升高校电子竞技运动专业化水平
高校需重视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并给予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在借鉴海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制定符合国内实情的竞技运动标准。随着电子竞技运动作为高校的新增专业,定向培养电子竞技运动相关从业人员已提上日程,强化高校电子竞技运动专业化师资人员建设,引进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是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电子竞技运动专业化水平。
3.3、树立榜样效应,提升体育认同感
竞技运动需要明星,更需要榜样的力量。在高校中进行电子竞技活动宣传推广时通过自主开展吸引学生兴趣参与的选拔活动,树立电子竞技运动榜样,并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周边学生正确看待电子竞技运动,提高大学生群起对体育精神的认同感,理性体验电子竞技运动带来的乐趣,强化健康生活的理念。
3.4、校企合作模式,定向培养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制度,进一步分担高校对培养人才而更新设备的经济压力,利用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定向培养相关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可通过签订一步直通企业的合作模式,建设我国高水平电子竞技产业人才库,为日后我国电子竞技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4、结论
依托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电子竞技成为朝阳产业,目前在国内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中的推广任面临着正规化水平低,配套化设施不完善,缺乏理性认知的大众接受程度慢等一系列问题。在国内相关政策大力扶持电子竞技运动的推广下,首先,要发挥媒体的积极传播效应。通过构建竞技体育精神,从根本上消除大众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刻板印象,正视电子竞技运动实质。其次,在新的创业背景下,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现代高校,要理性认识电子竞技运动本质,重视电子竞技运动相关衍生学科的建设工作。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引导教育学生理性看待电子竞技运动,重点是开展电子竞技运动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基于“高校电竞人才培养——纠正大众对电竞认知的偏见”的普及化推广及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整合发展模式,有助于从本质上促进国内该项运动的水平提升。最后,必须需清楚认识国内的电子竞技运动推广道路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每一个电竞人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