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的暴力美学研究
——以跆拳道项目为例

2018-12-06李琳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跆拳道暴力美学

□ 李琳(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跆拳道项目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已经有18年的时间,1992年10月7日,中国跆拳道协会筹备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跆拳道运动的正式开始。自此跆拳道项目逐渐走近我国大众视野,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笔者以为,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成功传播,除了运动员们在国际赛场上的争金夺银给大众带来了无限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外,还给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呈现出精彩的表演、激烈的对抗、扣人心弦的绝地反击。跆拳道项目将暴力与运动技术进行了完美结合,给观众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1、“暴力美学”的概念

暴力美学主要是指在官感体验上,使人性的暴力或暴力行为以美学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从美学角度上看,“暴力美学”是在中国香港成熟起来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对艺术形式新的探索,我们将它通俗的进行解释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进行仪式变化,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优雅美,和谐美的形态,予以人们一种新的对于美的理解和视觉上的冲击,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如吴宇森导演的 《英雄本色》、《英雄本色2》等等。“暴力美学”它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对艺术进行创新和改变呈现在大众面前无可厚非,而且还一度成为宣传语来展示影视作品中动作画面的精湛程度。在跆拳道中存在的“暴力美学”对青少年以及从事跆拳道运动的相关人员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多于消极,还是消极多于积极,需要辩证来看,用美学来表现暴力给人以道德和人性问题上的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跆拳道中所展现的“暴力美学”远远没有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形容尽致,甚至可以说是轻描淡写,即便如此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当中也会向我们慢慢渗透它“暴力”的一面,同时观众也会对此印象更为深刻。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男子68kg级金牌获得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塔泽古尔,在比赛中经常连续运用极其有力量有速度的旋转腿法将对手踢倒在地从而取胜。除此之外,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在教学训练过程中都要熟练运用攻击力极强的旋转腿法,尤其以小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旋转腿法更为频繁,因为从观赏性的角度看基本的横踢、侧踢无法快速得分,也不能满足观众们的视觉要求,那些具备观赏性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360、后摆、720前旋等等。

2、“暴力美学”与跆拳道的关系

从美学角度来说,跆拳道运动应归为目的性体育活动的范畴,即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方式。目的性体育活动更看重比赛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跆拳道传播的礼仪文化其内涵为:一个真正的跆拳道者

要懂得分辨是非;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终身;要善于隐忍和自制;要毫不犹豫、有胆识、赋有正义感。这实际上成为跆拳道发挥其价值的重要支撑力量。

2.1、“暴力美学”展现的求胜心理

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疑更适用于跆拳道竞技比赛中,青少年学习跆拳道从最初的业余俱乐部开始,通过比赛逐步跃升至市级专业队再到省级专业队,有少部分人凭借自身实力击败竞争者进入国家队。这也就不难理解只有自身竞技实力极强的运动员才有机会竞争更高水平的席位,因此,暴力行为也就开始在青少年运动员心中萌生。

既然暴力情节开始萌生,尤其在竞技体育中很难让其瞬间消失,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文明社会,强调道德与人性的国度里,无论如何“暴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相反当暴力元素以另外一种合理解释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大家往往会学着接受。于是在跆拳道竞技比赛中观众也会随着运动员、教练员激情澎湃的嘶喊,这也是运动员求胜心理的本能。

2.2、“暴力美学”与人性

从古至今,我国就人性的争论很多,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在当下社会,人们更愿意提及的还是人该友善,社会和谐。反观在跆拳道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被对手踢倒在地的情况,甚至个别运动员在情绪过激时仍然攻击摔倒的对手,这时我们会用舆论开始攻击不能控制自己情绪和肢体的运动员,缺失尊重人格的精神,没有人道主义。“暴力美学”中所强调的“暴力”是用真善美压制假恶丑,而跆拳道也始终在秉行礼仪和克己精神。许许多多的当代人不能理解,甚至觉得不可理喻,这种暴力场面为何能被说成是“美”的。究其原因,观众所站角度、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如果观众只看到运动员怒视的双眼、紧攥的拳头,因暴力取胜,当然会引起愤慨,如果我们将暴力仅仅看作是一种为争夺荣誉采取的一种手段,观众也就不会再吝啬掌声。

3、跆拳道“暴力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现如今暴力元素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影电视、电子游戏、语言调侃、体育运动等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将其暴力的一面向我们展示出来,“暴力美学”在跆拳道运动中直观呈现出的感官刺激,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在理解“暴力美学”时极容易产生误差,然而,青少年又恰恰是学习跆拳道的主要群体。那么从社会道德这方面来讲,引进和传播跆拳道运动时,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健康。跆拳道运动通过传播“武道”精神文化、比赛规则的约束、技术的规范、动作美感的提升、强化示范性表演性,来减少、弱化、消解其暴力元素。

3.1、通过规则来约束动作行为规范

在跆拳道比赛中,无论男女,肢体接触频繁,身体的对抗性也必然激烈,加之在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允许发声(而这种发声不仅仅是对自己的鼓励更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在国际大赛或赛程安排紧张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压力会迅速提高,难免造成语言和肢体冲突。因此,世界跆拳道联盟多次就比赛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2018年世跆联对比赛当中的部分竞赛规则再次作出修改,其中有效旋转技术击中躯干护具得分由原来的2分变为4分,有效旋转技术击中头部护具得分由原来的4分变为5分。场上运动员或教练员如被判罚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所有成绩被取消,另一方运动员成绩被重新安排。世跆联发布的最新规则中加大了处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运动员的不良暴力言行。

3.2、强化表演性娱乐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跆拳道大众比赛和公开赛中,将高难度的腿法进行艺术加工,经常作为开场表演或团体表演赛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动感的音乐,欢呼的呐喊声,热烈的掌声,和“暴力”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观众对于“暴力美学”的辩证欣赏以此弱化对暴力元素的过分推崇和关注。

跆拳道运动员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综艺节目,在宣传正能量,推广跆拳道文化时,人们就会暂时忘却在赛场上怒吼的运动员形象。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郑姝音和赵帅作为嘉宾参加浙江卫视的《来吧冠军(第二季)》节目(如图1,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愉悦自在的情境下展现跆拳道运动的美。

图1

3.3、对正能量的重视

电视回放比赛片段时,尽可能将比赛双方的暴力画面时间缩短,穿插制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画面,弱化消解暴力的一面。网络平台中发布的新闻图片减少暴力血腥的部分。例如,被对方击中脸部,导致脸部扭曲、出血、甚至是骨折,极容易引起视觉上的不适。

4、跆拳道中“暴力美学”产生的商业效益

由于2018年起中华武术和跆拳道等项目纳入高考统考,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特别是应届考生加入到跆拳道学习的队伍中,这样一来,业余俱乐部借此政策和机会开始利用各种手段招生获利。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手段:组织学生进行室内外表演,利用下劈、旋转腿法踢碎木板,利用直拳、手刀击破木板等。视觉上的冲击难免会有消费者心动,随机报名学习,也会吸引和出现大量的民间资本参与到跆拳道场馆的投资建设中。

5、结语

跆拳道作为一种健身防身的运动不可否认它在传播过程中所带来的积极意义,而其中包含的“暴力美学”研究正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视觉影响,跆拳道展现了“暴力美学”的特点,与大众特别是专业受训运动员和跆拳道爱好者产生了共鸣,同时也注意到通过一些有效手段对暴力元素进行弱化和消解,展现出跆拳道“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十二字精神。跆拳道运动逐渐通过商业手段和运营模式,推广日益广泛,使这项运动可以更加深入人心,焕发新的精彩。同样,大众理应怀有一颗包容心和同理心看待散打、拳击、空手道等项目中的“暴力美学”,帮助它们在我国进行良好的有益传播。

猜你喜欢

跆拳道暴力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反性别暴力
嘻哈跆拳道
“暴力”女
外婆的美学
嘻哈跆拳道
纯白美学
暴力云与送子鹳
“妆”饰美学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