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病房:全天候“虚拟护士”前景可期

2018-12-06文/颜

中国公共安全 2018年10期
关键词:病患电子白板高龄

□ 文/颜 华

医院的电子白板系统,分门别类呈现护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讯息,取代传统人工抄写在白板或是病人旋转牌的做法,让护理师能有更多时间用在照护病人上。医院正在积极发展各种智能化应用,除了护理站电子白板,还包括建置智慧病房、智慧门诊等。将重点放在改善医疗照护流程,希望让病人获得更好更完善的照护服务,实现对高龄病患的全天候照护,也将是医疗机构的目标。

信息化的护理白板系统

过去在医院,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医生在一块白板上写写画画,密密麻麻记录着医生排班、患者护理等信息。擦了写,写了擦,周而复始。护士们依此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宣教通知工作,每次往返多个病房作重复的口头阐述。

长此以往,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不说,人工记录的信息也容易出现遗漏和错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革命的到来,不少医院开始积极拥抱信息化。

传统的手写白板,也演变成了大型LCD液晶屏幕。墙壁上的LCD 液晶屏幕,其实就是护理站电子白板系统。

电子白板是什么?

护理站电子白板系统,以触控屏幕结合工业计算机或触控一体机的方式,整合呈现医护人员所需要的各种讯息,取代传统人工抄写在白板或是病人旋转牌上的做法。

现在虽然有不少医院引进了电子白板,但大多局限在特定科别的护理站。而台湾恩主公医院,则是少数已经全院导入的医院,包括内科、外科、儿科等总共八个护理站皆已建置护理站电子白板。

“病人照护其实是一项跨团队整合的作业”,台湾恩主公医院护理部主任詹碧端指出,护理人员是照护工作的执行者、站在第一线面对病人,但是照护工作中的种种细节,却来自于医生、营养师、药剂师等不同科别,这些讯息必须被有效整合,让护理人员清楚掌握,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好更完善的照护服务。

所以,恩主公医院积极推动智能医院,从最开始的护理信息系统,到如今的护理站电子白板,其实都是基于相同目的:透过信息化来节省数据输入或抄写时间,同时让讯息沟通变得更完整,护理人员才有更多时间去照顾病人。

同时,护理部主任詹碧端认为,研华在技术能力、服务支持、业界口碑、建置经验、所能提供产品客制化深度等面向,皆优于市场上其他解决方案,是恩主公医院导入护理站电子白板的最佳选择。

电子白板系统有何用?

目前,恩主公医院护理站电子白板系统主要显示的信息包括:病人状态或注意事项、病床管理、检查与手术等排程信息、护理师派班信息(包含照护床位、点班、消防编组、接新病人顺序、当班组长……等注记)、医疗科派班(包含照护床位、会诊信息)、医疗团队通讯、倡导事项公告等。

医护人员透过触控方式点选屏幕,就能查询所需要的信息。

在繁琐且容易发生突发状况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一眼掌握相关信息,例如:目前有哪些空的床位、哪些病人是容易跌倒的高危险群、某医生负责的病人住在哪几房的哪几床……

此外,恩主公医院还应用这些信息发展出各种加值报表,例如:病人出入院人数、手术及检查人数、设备使用率、公告倡导阅读率等,方便管理者实时掌握病房状况。

“护理信息系统整合了所有与病人相关的信息,护理站电子白板则是按照医护工作需求,将系统中的重要讯息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就像是护理站的战情中心一样。”负责接口开发的恩主公医院信息室主任张彦群,清楚点出护理信息系统与电子白板的差异。

透过护理站电子白板系统,医护人员可以立即掌握护理站的实时床位运作、人力配置、病人动向、重要仪器动向等,由于所有信息皆是由系统自动汇入与计算,所以能替护理人员省下在交班时文书作业时间,将更多心力放在病人照护上。

护理部主导构建,改善照护流程

在恩主公医院护理站电子白板项目建构的过程中,主导者是使用者——护理部,而非信息室,这也是和其他医院不一样的地方。

信息室主任张彦群认为,由使用者主导项目建置最大效益是,使用者可以获得自身所想要的信息服务,当系统上线后,也会比较愿意采用,信息化成效更显著。

在导入电子白板初期,护理部便成立了护理信息小组,由各病房的护理主管与临床护理师担任代表,定期开会搜集用户需求,并透过信息护理师整合需求,再统一提交给信息室,好让信息室能清楚了解护理人员需要的系统功能与接口呈现方式。

打造“高龄整合照护病房”

上图中,患者拉下床头前方上部的液晶屏幕,就是将传统病房智能化的关键角色—床边照护系统。

这样的病房并不是电视电影里的虚构病房,也不是VIP客户才能享受的高级病房,而是台中荣总启用的“高龄整合照护病房”。

高龄整合照护病房,打造病患为中心医疗环境

台中荣总自从2015年成立急诊整合照护病房,让急诊病患48 小时内未转入病房的比例降到2%以下后,便一直思考如何继续提升急诊医疗质量,之后发现急诊入住病人中,超过50%为65岁以上长者,因此在争取卫生福利部同意后,决定再一次调整院内空间规划,拨出一整层楼的空间成立“高龄整合照护病房”、设置共35张病床,希望让高龄长者急诊待床的时间比48小时还短。

协助台中荣总建置新病房的富益昌整合工程总经理黄益杰指出,“高龄整合照护病房”是站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角度去规划,包括根据高龄长者需求所设计的无障碍环境动线、恢复室、复健室、功能室、评估室等,以及一座身心疗愈花园,让行动不便的高龄病患也能轻松舒展筋骨,于住院过程中获得最完整的身心照护。

除了在空间规划上满足高龄长者的使用需求,在病房内也结合研华PIT床边照护系统,提供有别于传统病房的智能医疗照护服务。

由于高龄病患风险较高,需要医护人员比较多的关注,而智慧病房的设计,就好像在病房内安排一位虚拟护士,24小时陪伴在病床边,确保高龄长者能获得最实时的医疗照护。

床边信息系统,化身医病沟通平台

黄益杰表示,床边照护系统具备订餐、病情解说、呼叫护理人员、医院360 度实景导览等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取代传统的呼叫铃或电话,成为高龄病患与医护人员间的沟通平台。

当病患需要呼叫护理人员时,只要按下屏幕上的呼叫钮,讯息就会传到当班护理人员手机或平板计算机中的护理通讯App,无论护理人员身在何处都能实时收到讯息前往协助。

另外,台中荣总考虑到高龄长者跌倒风险高,在“高龄整合照护病房”浴厕洗手槽的下方,设有红外线跌倒感测装置,如果侦测到长辈在厕所跌倒,系统会自动通知护理人员前来协助,降低高龄长者因跌倒而受伤的风险。

而若医生需要向患者解说病情时,只要将医生卡靠近床边信息系统内建的卡片阅读机,屏幕上就会显示病患的相关信息,如:病历、生理讯号、护理记录、用药记录、检查报告、X 光影像等,如此便能实时向病患解说病情与治疗方式,不像过往要去护理站调阅X 光片,或是把病患移送到有计算机的地方,一来可以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支出,二来能让病患感到较方便舒适。

此外,有鉴于护理人员与病房间的往返次数太过频繁,间接影响护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台中荣总特别在病房PIT 系统中整合了护理工作流程,将一些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建在PIT 中变成快捷键,例如:更换点滴、换床单、打扫浴厕、需要搀扶、订餐等,当病患有这些需求时,只要按下触控屏幕上的按钮,系统就会自动通知护理站,由相关人员协助处理,改变过往护理人员收到病患的呼叫通知后,必须先到病房确认需求,再回到护理站准备的作业流程。

智能化为核心,持续改善工作流程

“床边信息系统不只是与医护人员间的沟通管道外,更是打发时间的娱乐平台。”黄益杰强调。

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应用模式外,台中荣总“高龄整合照护病房”的PIT 系统内,还增加许多传统病房所没有的服务,像是医院环境360 度环景介绍、了解住院期间的检查行程、取得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卫教信息、娱乐(上网、看电视或电影)等,让病患能够抱持愉快放松的心情,在医院专心养病。

目前市场上与PIT 相关的解决方案其实很多,台中荣总之所以会选择富益昌与研华合作的解决方案,黄益杰认为关键在于经验与产品稳定度。

黄益杰进一步解释,研华智慧医疗团队与富益昌在全台湾共合作建置了近1,000个智慧病房,研华在IPC 技术上累积了几十年的经验,产品相对稳定有保障,非常符合医疗单位对硬设备的要求,而富益昌不只长期和医疗单位互动,团队内亦有来自医疗单位的人才,非常了解病患和医护使用者的需求,才能提供令医病双方都满意的服务。

举例来说,此次台中荣总所导入的PIT 系统是以高龄长者为主要使用对象,在操作接口的字体大小与颜色上,都必须经过特殊设计,才会让高龄病患感到好用,再者,PIT 悬臂安装的高度,必须考虑到两种情况,第一是病患躺在病床时能否使用,第二为医护人员的使用惯性,这当中需要反复不断地调整,才能找到最理想的安装位置。

结束语

智能化,是近年来许多医院的发展目标。导入PIT 病床照护系统打造智能病房,只是智能医院发展规划下的一环。未来台中荣总将以智慧化为核心持续改造各医疗专科的工作流程,希望提升民众就诊效率,让更多病患都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病患电子白板高龄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电子白板扮靓语文教学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