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由2018年全国卷得到的启示

2018-12-06辽宁于凤东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含沙量洪峰坡面

辽宁 于凤东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纵观全国卷文综地理试题,不难发现:试卷除了坚持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外,还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大纲》要求,凸显了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参照下表:

试卷能力 全国新课标卷ⅠⅡⅢ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4、7、101、4、5、8、111、4、9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2、5、6、7、101、6、7、9、112、6、9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1、4、112、8、103、8、10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3、8、935、7、11

而这些能力的高低恰好决定了考生能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笔者结合高考试题,重点谈一谈如何在一轮复习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案例】(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m3/s

表1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解析】本题组以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为背景,通过数据统计表呈现了2013年7月的6次降水信息,考查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及植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题,我国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的大小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故A,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能够减少河水含沙量,故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汛期河流径流量会减小,故D项错误。第2题,与第2、3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历时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历时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说明降水强度大,②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无法容纳更多的地表水,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对;植被主要是阻碍地表径流,降低汇流速度,对每一次降水的阻碍作用没有差异,④错。故B项正确。第3题,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故A,B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故C项错误;一般来说,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不易产生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小。实际上本题中第6次降水比第5次降水少,而洪峰流量却比第5次多,洪水含沙量极高,原因是前5次降水过程中被植被涵养在土壤中的水分趋于饱和,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把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枯枝落叶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冲刷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D项正确。

【答案】1.B 2.B 3.D

由上面的案例,笔者不禁感慨,试题设问角度和考查内容均立足于本学科知识体系中核心和主干知识,内容不偏不怪,但为什么考生经历了三年的学习在考试中还会做错呢,那是因为近年来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地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即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如果能力不够,必然在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中被淘汰。所以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考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传授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前提是掌握扎实的地理知识。不仅要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内涵),而且要知道知识的适用情境(外延),而这些都来自于日常授课。以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1道小题为例: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如果考生只关注因突出特征和明显区域差异而形成的地理界线,如秦岭—淮河线,而较少关注区域界线的过渡性,忽略区域差异在区域分界处往往表现为较宽广的过渡地带这一内涵,甚至忽略区域界线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无相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必然不能做出正确解答。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第一,研究《考试大纲》、教学内容,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相应变化,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及要求;第二,钻研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授课时要用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高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与此同时,要利用教材案例并构建恰当情境,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能让教学内容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

【答案】C

二、提高考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养成质疑的好习惯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地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例如【案例】中涉及的知识:本来植被恢复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弱洪峰,但是随着降水次数的增多,尽管降水量减小,但依然出现了巨大洪峰和极大含沙量。如果考生平时缺少质疑精神,就会误解这道题而导致出错。因此考生在一轮复习时要养成建立各章节间知识联系的好习惯,即锻炼综合思维能力。在获取结论的过程中要善于质疑:答案本身是否正确、答案与题干哪些地方有关联、如果改变题干会不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是否更简单等。考生只有将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了,才能符合高考试题人才选拔的需求。

三、锻炼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高考试题往往使用崭新的材料和情境,将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联系起来,考查考生的核心地理素养。当试题信息涉及的新概念是考生没有学过的,材料会对概念或原理给出阐释,这就需要考生会解读信息,甚至有时试题提供的情境与考生原有的常规认知产生“冲突”,就更需要考生基于新的问题情境下调用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破除解题中的困惑,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从不同的信息载体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在高考试题中,常见的信息载体有文字材料、图像或表格。文字性信息是最基本的信息方式,考生在做题时要画出关键词,着重分析文字信息前后的逻辑关系,推测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问题建立必要的联系。解读图像信息时,要认真筛选与设问无关的信息,并会挖掘图像的隐性信息。判读表格信息的一般步骤为读表名—析要素—读数据、找关联—调原理。第二,精选精练,加强对考生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因此教师在上习题课时,一方面要多多给予考生讲题的机会,加强考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要从正面引导考生逐句分析题干的含义,或者由已知答案返回查找题干中与之相关的描述。只有有意识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与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解题技巧和感悟,才能使复习更科学和高效。

猜你喜欢

含沙量洪峰坡面
辽西春季解冻期褐土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特征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光电式含沙量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及结果评定
0.6 H 层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性探讨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淡定!
固化剂对提高黄土边坡坡面抗冲刷性的试验研究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
昌马水库排空过程泥沙含量的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