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0例效果观察

2018-12-06李晓国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手法

李晓国

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等密切相关,股骨是人体中最大的长管状骨,分为股骨近端、股骨体部及股骨远端三部分,股骨颈与股骨体部之间存在130°左右的颈干角,该区域是受力较大的部位,由于骨质疏松影响较大,老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1]。股骨颈骨折不易愈合,而且常常出现股骨头坏死,因此,股骨颈骨折需给予积极治疗[2-3]。本文对我院采用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9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观察组30例,给予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男19例,女11例,年龄68~79岁,平均年龄(75.3±1.3)岁;对照组29例,给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男20例,女9例,年龄70~82岁,平均年龄(75.9±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患侧大粗隆升高。③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移动患肢时疼痛更为明显。④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

1.3 排除标准 ①肿瘤患者。②高能量暴力致股骨颈骨折者。③股骨近端存在解剖学变异者。④对侧髋关节曾行全/半髋关节置换。⑤对侧髋关节行其他手术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患侧髋下垫枕,C型臂机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患肢保持伸直内旋位,在C型臂引导下闭合手法复位,确保与解剖位置相符,手术中将骨折解剖复位作为治疗的关键。大转子下方4 cm处行1~2 cm切口,选择1枚导针钻入,C型臂机下确认进钉方向,确保导针位于股骨颈外侧于股骨头关节面下方1 cm处。依照等腰三角形三定点分布法,将2枚导针钻入,C型臂机下确认进钉方向和深度。术中注意骨质疏松者扩孔时仅到达骨皮质即可。术后将空心钉用六边形中空攻锥旋入针孔中,采用相同方法旋入另外2枚空心钉,缝合伤口。

1.4.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手术方法同对照组。术后1个月进行手法治疗。①双手从患者臀部开始,沿大腿向下,广泛的搓揉各组肌肉,直到发热泛红,舒通大腿筋络、活络血液,放松肌肉,避免长期卧床可能导致的肌肉萎缩。②双手各握住患者脚踝部,上下抖动,时间不超过10 min,然后牵拉患者双手,上下抖动,时间不超过10 min,松解关节,改善肌肉关节的僵硬状态。③一只手握住患者脚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让膝关节尽量弯曲,再最大程度的伸直,每个脚反复3~4次,再对手臂、脚部关节进行大范围的操作,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关节组织粘连,促进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康复按摩时间3个月。

1.5 观察指标 术后4个月采用疼痛灾难化认知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评价患者疼痛感受,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0~100分,评分越高,不良情绪越明显。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各量表评分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CS、S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PCS评分、SD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个月PC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PCS、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PCS、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PCS SDS观察组 术前 30 15.5±5.5 51.5±7.9术后3个月 30 11.6±3.8* 41.9±5.6*术后4个月 30 7.9±2.9*# 36.3±2.8*#对照组 术前 29 15.3±5.9 50.9±7.1术后3个月 29 13.9±4.9* 46.1±5.6*术后4个月 29 10.5±3.3* 41.9±2.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WHOQOL-BREF各因子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个月WHOQOL-BREF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WHOQOL-BREF环境 生理 社会 心理 总分观察组 术前 30 9.6±1.5 11.1±2.2 12.1±1.9 9.5±1.5 43.5±4.9术后3个月 30 15.5±2.2* 15.7±2.5* 14.5±2.7* 13.6±2.2* 49.5±6.8*术后4个月 30 18.5±3.3*# 17.2±3.7*# 17.2±3.4*# 16.9±3.1*# 70.3±8.1*#对照组 术前 29 9.3±1.3 10.7±1.6 11.9±1.5 9.7±1.7 42.5±3.5术后3个月 29 13.1±2.1* 13.1±1.5* 13.5±2.6* 11.9±2.3* 45.5±3.8*术后4个月 29 15.9±2.6* 14.2±1.5* 14.9±2.9* 13.3±2.2* 61.5±3.7*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颈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保守治疗卧床时间较长,继发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静脉栓塞等多种并发症[4-5]。而传统大切口内固定术时风险较大,出血量大,创伤大,大多老年人无法耐受这种手术治疗,而中医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解决这一难题。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较传统大切口内固定能够降低麻醉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且小切口内固定是在低创、解剖复位、术后防旋的原则下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骨折愈合过程分三个阶段,血肿机化期、骨痂形成期、骨痂塑形期,骨髓腔再通,恢复原形过程需约2年。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给予患者持续性的术后康复,肢体功能康复与心理支持是患者生存能力和降低不良情绪的有力保障[6-7]。骨骼、肌肉、韧带是人体的运动器官,骨折发生后,患者多伴有肌肉、韧带的损伤,且手术治疗骨折需要通过肌肉间隙进去,暴露骨折端,再进行固定,因此,手术治疗后,出现肌肉韧带粘连是不可避免的。而骨折的治疗并不是简单的骨折愈合,术后的功能康复是治疗的终极目标。

强而快的按摩可以兴奋神经,调节神经功能,通过反射引起机体的各种反应,提高痛阈而达到止痛的效果。按摩过程中,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了静脉血液回流,促进血液循环,对组织水肿和代谢物的吸收都有较大的益处,同时有助于促进肢体远端水肿吸收和消散。临床研究表明[8-10],手法治疗以整复错位、解痉止痛、舒筋活血为基本原则,通过一定的力学刺激,采用按、拿、揉等方式,对患者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以此来调节关节结构,促进血液流通,减少血液压迫,改善血液的整体循环效果。此外,骨折患者面临各种身体和心理压力,从而加重疼痛,并出现焦虑、抑郁。而手法按摩可以放松紧张情绪,减轻甚至消除疾病带来的心理影响,增加患者参与治疗的信心。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术后4个月PC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个月WHOQOL-BREF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手法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七步洗手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