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多卡因胶浆联合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8-12-06李科陈竹林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清晰度利多卡因黏液

李科 陈竹林

随着现代饮食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2]。而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胃镜检查具有直观、微创、效果好的特点,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3]。但在行胃镜检查时,由于胃内黏膜上附着着大量泡沫黏液,加上胃内气泡的影响,使得内镜视野的清晰度有所下降,影响对病变的观察,导致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等微小病变和癌前病变容易发生漏诊、误诊[4-5]。因此在内镜检查前往往先使用消泡剂消除胃内黏液和泡沫,以提高视野清晰度。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是目前常用的传统麻醉消泡剂,它含有的二甲基硅油可以破坏黏液气泡表面张力,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除泡沫的作用,但临床应用效果不佳[6]。链霉蛋白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蛋白水解酶混合物,能破坏胃表面黏液凝胶层,常与碳酸氢钠联用以有效分解黏液[7]。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73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9.5±3.7)岁,并排除有胃镜检查禁忌证、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者以及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男30例,女37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3±3.6)岁;试验组男31例,女36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9.7±3.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本次研究已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研究的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日本Olympus公司的GIF-Q260型电子胃镜进行检查。检查前,两组均禁食禁水8 h以上,检查操作由同一位具有丰富胃镜操作经验的临床医师完成。对照组在实施检查前15 min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217,规格10 mL∶2 g/支)口服。试验组患者则在检查前30 min先给予链霉蛋白酶溶液口服,具体用法20 000 U链霉蛋白酶颗粒(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30,规格20 000 U/袋)与1.0 g碳酸氢钠(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960,规格0.5 g)加入至50 mL的温水中,充分振荡溶解后服用。然后在检查前15 min再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217,规格10 mL∶2 g/支)口服。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的操作时间,评估两组检查过程中胃窦部、胃底、胃体上部、胃体下部黏膜的视野清晰度。并观察患者在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微小病变的检出情况。视野清晰度评分[8]为1~4分,其中胃内黏膜没有黏液附着,视野清晰为1分;胃内黏膜黏液附着量较少,呈薄云或斑状,视野尚清楚为2分;胃内黏膜黏液附着量中等,呈厚云状,视野模糊,需30 mL生理盐水冲洗为3分;胃内黏膜黏液附着量较多,呈块状,视野模糊,需50 mL生理盐水冲洗或者吸引方能看清楚为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操作时间及视野清晰度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微小病变检查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及视野清晰度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胃镜检查时的操作时间分别为(18.5±2.7)min、(12.4±2.1)min,试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胃窦部、胃底、胃体上部、胃体下部的视野清晰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镜视野清晰度比较()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胃镜视野清晰度比较() 单位:分

?

2.2 两组患者的微小病变检出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检出萎缩性胃炎及伴有肠上皮化生、息肉样增生、黏膜糜烂等微小病变25例,微小病变检出率为37.31%,高于对照组的22.39%(1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9,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大便潜血阳性,均为一过性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40%、17.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5,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数据统计发现,一半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借助胃镜检查辅助诊断[9]。胃镜已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方法,因此,胃镜下良好的视野清晰度是医师进行高质量检查,发现和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基本保障[10]。但在内镜检查时,由于胃内黏膜上附着着大量黏液和泡沫,胃镜视野的清晰度下降,检查效果会因此受到影响,容易漏诊微小病变和不典型病变。检查过程中需反复用盐水冲洗或吸引以减少黏液对视野的影响,使检查时间延长,因此,在检查前应做好术前准备,消除胃内黏液和泡沫,以保障良好的手术视野[11]。而我国目前的早期癌症检出率明显低于日本的50%,这与日本良好的术前准备与胃消泡剂的普及应用有关,近年来,我国也逐渐加强对胃消泡剂使用的重视[12]。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是目前常用的胃消泡剂,它具有咽部局部麻醉的作用,其中含有的一定量的二甲硅油,能破除黏液表面张力,使胃内泡沫破裂,从而起到一定的祛泡作用,但消除胃内泡沫效果并不理想。链霉蛋白酶是一种蛋白分解酶,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消泡剂。它的作用机制与传统消泡剂不同,它能切断胃黏液中黏蛋白肽键,溶解黏蛋白,从而真正的分解去除胃黏液,提高内镜检查的清晰度[13]。链霉蛋白酶的作用强于其他蛋白水解酶,且实验数据显示在偏中性环境下最为稳定,活性最高,因此,利用碳酸氢钠片同时溶解以中和胃酸,提高链霉蛋白酶的活性。有学者发现在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能提高视野清晰度,增加早期胃癌的检出率[14]。本次研究中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了利多卡因胶浆与链霉蛋白酶联用,结果发现试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者在胃窦部、胃底、胃体上部、胃体下部的视野清晰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为37.31%,高于对照组的22.39%。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舒晴等[15]的研究一致,表明利多卡因胶浆与链霉蛋白酶联用,能有效提高内径视野清晰度,缩短检查时间,并改善微小病灶的检查率。不过本研究病例数较少,为小样本临床观察,具体效果还需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在胃镜检查前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链霉蛋白酶进行术前准备,能有效去除胃内黏液,提高视野清晰度,缩短操作时间,还有助于提高胃黏膜微小病变的诊断率。

猜你喜欢

清晰度利多卡因黏液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