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12-06李浩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骨瓣颅骨修补术

李浩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临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常用方法,该术式虽可有效的缓解颅内高压,但可导致大范围颅骨缺损,从而导致颅内组织出现生理、病理上改变,诱发脑脊液动力学和颅内压紊乱,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1-2]。既往临床认为早期行颅骨修补术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故临床多在术后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但临床实践发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不尽如人意,故对行颅骨修补术的时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3-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求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92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将所有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3.21±4.03)岁;颅骨缺损大小:8 cm×8 cm~10 cm×13 cm;颅骨缺损部位:颞顶部5例,额颞顶部25例,额颞部13例,颞部3例。对照组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19±3.98)岁;颅骨缺损大小:7 cm×8 cm~10 cm×14 cm;颅骨缺损部位:颞顶部3例,额颞顶部24例,额颞部14例,颞部5例。比较两组年龄、颅骨缺损大小、颅骨缺损部位、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均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对研究目的、内容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严重肾、心、肝等脏器疾病。

1.2.2 排除标准 合并血液系统、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依从性较差或研究中途要求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去骨瓣减压术后1~4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凝血功能、血常规、血电解质、尿常规、肝功能等常规检查,术前行颅骨CT检查,并三维重建,根据所得相关数据,加工制定相应的三维塑形钛网。全身麻醉后患者呈平卧位,头部偏向健侧,头部使用头圈固定后,将其肩部垫高,沿着原手术切口将头皮及皮下组织切开,将皮瓣剥离,充分显露骨窗缘,游离骨窗缘,将显露宽度调整为3 cm左右,锐性分离皮瓣粘连和硬膜,游离颞肌。将钛网置于骨窗上并进行调整,位置满意后4周使用钛钉进行固定,创面使用双氧水冲洗后,硬脑膜使用丝线悬吊与钛网固定,逐层缝合颞肌、头皮,头皮下放置硅胶引流管,术后48 h拔出,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抗癫痫药物治疗2~3 d。

1.4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年,于修补术前、术后1年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5]对两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满分为30分,分值越高,表明其认知功能越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满分为42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差;采用Barthel指数[7]对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两组预后情况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PS)[8]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9]进行评估,满分分别为100分和5分,均分值越高,表明其预后情况越好;记录两组术后颅内感染、硬膜外血肿、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表1) 两组患者术前MMS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MMS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单位: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MMSE NIHSS Barthel指数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对照组 46 16.23±3.02 20.03±2.41* 20.16±2.47 15.33±2.74* 58.94±8.62 72.14±7.65*观察组 46 16.25±3.06 25.32±2.12* 20.18±2.53 12.24±3.11* 58.81±8.72 83.25±6.41*t值 0.032 11.178 0.038 5.056 0.072 7.550 P值 0.975 0.000 0.970 0.000 0.943 0.000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OS、KPS评分比较(表2)术前,两组GOS、KP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GOS、KPS评分均较术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OS、KP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OS、KPS评分比较()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年G OS t值 P值 术前 术后1年K PS t值 P值对照组 46 2.41±0.50 3.55±0.41 11.958 0.000 60.21±5.32 72.14±6.28 12.862 0.000观察组 46 2.43±0.48 4.13±0.37 19.025 0.000 60.32±5.35 83.16±7.24 17.208 0.000 t值 0.196 7.123 0.139 7.798 P值 0.845 0.000 0.890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其中颅内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9/46),其中颅内感染4例、硬膜外血肿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0,P=0.02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颅脑损伤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外科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主要方式,其中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常用术式,通过将部分颅骨去除,从而扩大颅内代偿容积,减张缝合硬脑膜,进而降低颅内压,延续患者生命[10-11]。但术后可导致局部颅骨丧失,可引起局部大脑电位、血液循环紊乱,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对缺损区域脑组织形成压迫,进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颅骨修补术可保持颅内压稳定,恢复颅骨完整性,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脑组织,利于脑功能恢复,但临床对何时行颅骨修补术仍存有一定争议[12]。

既往临床认为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但有研究表明,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区域脑血管代偿功能受到影响,易引起颅内压调节及脑脊液紊乱,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诱发氧化应激、细胞水肿、细胞凋亡等,从而损伤脑组织,形成神经功能缺损[13]。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颅骨缺失时间呈负相关,因此早期给予患者颅骨修补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MMSE、Barthel指数、GOS、KP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分析原因在于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由于患者头皮与颞肌硬脑膜上位形成严重的瘢痕粘连,利于术中更好的对软组织进行分析,从而减轻对脑表面血管的牵拉、扭曲和压迫,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硬膜外血肿、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最大程度的隔绝颅内组织与大气压相接触,从而增加局部脑组织血流量,提升脑脊液循环速度,恢复颅内正常容积;此外,术中采用的钛网具有耐腐蚀、高强度、生物相容性较好、层薄等优点,且随着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不断的提升,逐渐应用至临床治疗中,利用三维数据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钛网,进而达到在不需要修整和剪裁的情况下使缺损部位颅骨边缘钛网精准、紧密的结合,提高美观度,从而改善患者预后[15]。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骨瓣颅骨修补术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