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视听统合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观察
2018-12-06王科文
王科文
外科手术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重要手段,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术后存在不同程度运动、认知、记忆等方面功能障碍,需长期卧床,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水肿等并发症,影响其生命健康同时,给其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经济负担。既往研究表明,早期视听统合训练能使感受器接受更多传入性神经冲动,刺激脑细胞,促使大脑功能可塑性发展,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1]。值得注意的是,视听统合训练对下肢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并无明显作用,需配合其他治疗,以期减少上述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肢体气压治疗仪借助气压袋对肢体进行大面积挤压、按摩,促使深部静脉内瘀血排出,从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2]。本研究将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视听统合训练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7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组,各37例。实验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68±4.31)岁;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9.24±2.09)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行头颅MRI与CT检查,结合临床体征、症状确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5分;Glasgow昏迷量表(GCS)为3~8分;患者与家属知晓本研究,自愿签署知晓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脑血管意外史或颅脑外伤史者;伴有色觉、视觉、知觉异常者;听力障碍者;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康复指导,如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下肢肿胀等并发症危害性及预防必要性;鼓励患者进行大腿肌肉、足趾关节屈伸、踝关节等长收缩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数字训练、简单运算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记忆训练等。于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肢体气压治疗仪+视听统合训练。①视听统合训练:遵循由简单至复杂原则,30~40 min/d,5次/周。选取患者及家属照片或风景图让患者识别,同时给予成对图片,打乱后让患者自行匹配,培养患者视觉辨别能力;指导患者两眼注视视功能图像中圆形黑点,尽量不要眨眼,维持30 s;保证患者脸部对准视功能图像中心,使其看到视功能图像中心所有的点,要求患者视野由第1个黑点依次跳至下1个点,直至最后1个点,并由最后1个点依次跳向第1个点,如此循环,规定时间内进行次数越多越好;指导患者收听不同类型戏曲、歌曲,培养其听觉能力;指导患者观看带有音乐的动物、山水风景和花草视频,培养其视觉及听觉能力。②肢体气压治疗仪:将治疗仪套筒套在患者肢体上,拉链拉好后,经气管接通主机,参数设置,压力60~90 mmHg(1 mmHg=0.133 kPa),待其适应后,逐渐增加压力,1~2次/d,30 min/次。两组干预时间为4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并发症发生率。②干预前后两组认知功能。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试验(the 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LOTCA)选取思维运作、视知觉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认知功能越差。③干预前后两组记忆功能。应用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revised of china,WMS-RC)选 取 积 累分试验、故事理解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记忆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LOTCA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思维运作、视知觉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LOTCA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LOTCA评分比较() 单位:分
?
2.3 两组患者WMS-RC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积累分试验、故事理解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WMS-RC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WMS-RC评分比较() 单位:分
?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使得额叶及周围区域受损,间接或直接影响神经信息传递,进而导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或记忆功能障碍。有学者研究认为,认知功能障碍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恢复高危因素[3]。由此可见,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尤为重要。视听统合训练以感觉统合理论为基础,是一种通过训练将视觉感知信息传入大脑并进行整合的方式。目前,视听统合训练在儿童发育障碍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如智力和情感、缺陷多动障碍、冲动和多动等疾病[4-5],但关于其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应用价值临床鲜少报道。近些年,随临床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除伴有认知障碍及记忆障碍外,还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下肢水肿等并发症,且其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升高[6-7]。为避免上述并发症,临床多采取肢体按摩,虽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其无法排出深部静脉内瘀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肢体气压治疗仪利用气压袋从手足末端至躯干中心进行反复压迫,利于按摩深部肌肉组织,加快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表面温度,促使血管扩张,抑制血栓形成[8]。研究证实,相关仪器刺激或康复训练能稳定大脑皮质回路,使得大脑功能重组,建立新的信息处理、加工、分析的神经环路,有助于患者整体康复[9-10]。基于此,本研究将视听统合训练、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用于37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发现实验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者联合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实验组思维运作、视知觉、积累分试验、故事理解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认知康复技术以听觉、视觉等形式进行训练,能提高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细胞的活性,促使功能正常脑区的活动及代偿功能建立,起到改善认知功能及记忆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视听统合训练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期中,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改善认知功能及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