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经济学思考

2018-12-06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叶 茂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领导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这一重大判断是十九大报告的主线,也是报告立论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既是对我国过去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何处,是每一个高校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并不是平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变化,会推动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永远停留在同一水平上,而是不断发展、持续前进的过程。时代在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中发展前行,当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发生变化时,会形成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然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同向飞跃。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理解,可以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新特征来认识。

一、经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整体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经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 119.18亿美元,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1687.9亿美元,增长了62倍;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21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 240美元,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 481.8美元,即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财富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1978年人均仅199.4美元,到2017年达到人均收入4 135美元,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57.5%下降到2017年的29.3%,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同时,工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199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不到3%,在2010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由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组织的2010年、2013年、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从2013年至今,我国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在“2017新浪金麒麟论坛”,朱光耀引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指出,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4.6%,已连续多年超越美国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向世界人民证明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强大,社会主义制度焕发着蓬勃生机。

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能正加快形成

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是: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动力是不同的。在工业化初期,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时候,可以通过劳动资源和资本的大量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边际效率会递减,尤其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水平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动力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和学习模仿国际前沿技术使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大量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大规模的投资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15年前年均增速达9.6%。但是随着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经济体,工业化水平进入中期后段,廉价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趋弱,增量资本产出率不断攀升,投资效率低下,经济增长速度要稳定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理论认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过程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改造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过程。当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时,资本投入量的积累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对劳动者的智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使技术进步作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在不断演进中创新,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知识的外溢能克服劳动及资本等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因此,从长期来讲,科技自主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质量。习近平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正在持续加快。五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高增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共享经济、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基因检测等新业态走在世界前列。据有关机构估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三、经济结构向更高级形态演化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生产活动不断深化的分工与专业化。在生产活动中,由于经济中各个部门的生产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生产要素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逐渐转移,带来整个社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这个过程一方面促使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使产业结构重点从第一产业逐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人类的生产活动,就是经济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逐渐替代附加值,低技术的产业,从而使经济体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被称为经济结构向更高级形态的演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自身生产技术水平低下,需求端仅限于满足温饱,形成了基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廉价要素成本的产业低端化发展。产业低端化意味着产业利润低,效率低,虽然创造了三十多年经济高增长的奇迹,但是也出现了大量传统低端产业过剩,如果不推动产业升级,很可能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延缓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步伐。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的今天,国际分工模式主要表现为产品内分工,不同国家生产产品的一部分或提供一项服务,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大量落后的低端化产业会使我国在全球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不利于我国经济绩效的提升。因此,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化解传统低端过剩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刻不容缓。在中央的有力引导下,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结构正持续优化。

四、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自然资源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在经济活动能力低下的时候,人类认识不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加,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露,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受制于资源环境的制约。从我国来讲,自然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例如水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人均森林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值的1/6,石油人均探明储量为世界人均数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人均数的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依靠的是过多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增长,2006年我国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剧,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量在2014年前一直呈上升趋势。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

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实质是实现中国各产业的绿色生产力革命。人类在资源稀缺的约束下,可以通过理性来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绿色生产力革命是指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改革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抑制高碳行业过快增长,提高传统工业的绿色化水平,发展能耗低,排污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降低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和环境的损害。第三次工业化革命以来,全球已出现能源向低碳化转型的趋向,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生产发展方式的坚定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把绿色化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发展,2014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耗量逐年降低,碳排放量零增长或负增长,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向绿色化转型,开启了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世界奇迹,向世界人民证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强大起来;在尊重经济规律,顺应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优化经济结构,走中国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大力培育科技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丰富了人类文明版图,为解决人类问题、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说共享发展
拥抱新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