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民群众实践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根本动力探析
2018-12-06李红卫朱中清
李红卫,朱中清
(1.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黄冈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党一以贯之地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怎样建设党,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前后相继又不断创新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理论创新引领着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一切理论的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理论的时代需要而形成的。”[1]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亦然。从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根本动力之源泉。
一、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带领人民群众在干中学,摸着石头过河,用事实说话的工作方法,在理论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在实践上助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发端于我国农村的改革大业,就是通过总结安徽肥西、凤阳等地农民实行包产到户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各地相继推广并在农民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来又将农村改革的经验推广至城市,通过总结城市改革实践的经验,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方针政策。可见,邓小平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集中群众智慧,总结群众经验,从而推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解决发展中问题的重要工作方法。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于人民群众,改革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3]邓小平尊重人民群众实践创造还体现在他对乡镇企业的态度与处理上,他在20世纪80年代讲,农村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较好地解决了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但是,“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农村改革“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4]。这些都是邓小平尊重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鲜活体现。
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加工总结、提炼完善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不仅推动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快速发展,亦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鲜明品格特质。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是否赞成”“人民是否拥护”“人民是否高兴”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衡量标尺。这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鲜明特质使邓小平理论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接地气、有人气,并随着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于人民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表征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质决定了其理论始终在人民群众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坚持调查研究,聚焦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群众实践中提炼经验、吸取智慧,不仅是我党长期以来践行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方法,同时也塑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就形成真理性认识,这种认识的获得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而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人民群众,第一手的资料来自于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于人民群众。江泽民指出:“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从哪里来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实践。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同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谁就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老老实实调查研究,老老实实听取群众意见,老老实实改进工作,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6]只有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发现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党的理论创新也才能有声有色。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收入分配失衡、城乡地区差距扩大、腐败频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党执政的广泛根基即工人、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很多下岗、转岗、待岗人员面临收入及生活水平降低的窘境,亿万农民生活还很困难。在此形势下,党如何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同时,许多优秀的非公经济人士要求加入党组织,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党的阶级基础能否扩大?党能否有效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党员扩大到非公人士是否意味着我们党成为有产者的党或全民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在系统调研和对新的实践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困扰人们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把党的理论建设推进到新的高度,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调查研究不仅是党的基本工作方法,更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执政根基的重要管道,关乎党和国家的成败得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强调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察民情、知民意,发现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可见,坚持调查研究,回应并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
三、求真务实,深入实际,摸透实情,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意蕴
“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离开了对现实实践的客观反映和对客观规律的尊重,理论创新就变成了空中楼阁。”[7]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新世纪新的发展要求,相继形成了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等。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根据。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一些地方在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搞GDP崇拜,搞物化的政绩和形象工程,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扭转这种状况,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我们才能在制定政策、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8]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总体和谐,但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收入分配、安全生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影响和谐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和谐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际,摸透实情,顺民意、去民患、解民忧,让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农村部分居民生活贫困、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环境破坏、资源分配等问题引发的矛盾亦大量存在,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阻滞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亿万农民群众,实行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开展村民自治等都是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只有尊重群众创造性实践,让农民群众获得实惠和利益,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进入21世纪,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升,但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人民群众中存在着不少牢骚话、质疑声、抨击语:“村长是打出来的,乡长是喝出来的,县长是送出来的。”“政绩是吹出来的,金钱是贿赂来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党提出了加强先进性建设思想。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在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发展壮大和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办事、为人民谋利,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立党才能立得牢,治国才能治得顺,执政才能执得好。
四、心系人民,情系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汇聚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智慧和力量——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事关中国发展和未来走向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典范,其深厚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
我党的根基和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唯有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昭示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我们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奇迹。
任何民族要跻身于时代洪流的前列,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任何政党要实现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实践的探索。理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发轫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是针对和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而进行的。实践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是改善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扬帆远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特点、产生着新问题,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如何以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通过反腐倡廉重塑党的良好形象,如何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收入分配、教育、就业、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殷实美好的生活,如何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挑战,新的党中央心系人民、情系人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新的素材,捕捉新的理论生长点,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亲民富民”的话语坐标下,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突出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亲民富民”的话语坐标下,鲜亮提出“一切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一系列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进一步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出了为人民谋利益的一系列举措。这些求真务实的决策举措和理论创新,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民心民智的最大“公约数”,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实践,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与发展,亦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根本动力之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