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茶艺教师的技能培训与提升
2018-12-06卢常艳
卢常艳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部2018年教育工作要点指出: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高职院校茶艺教师应当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使茶艺水平得以提高,促进自我发展,成为一名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双师型茶艺教师。
2000年前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旅游酒店管理、工商管理、航空、高铁等专业相继开设了茶艺课程。茶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普及茶科学、茶文化,急需一批德艺双修、热爱茶学教育的老师出现。茶艺授课教师不仅熟悉茶的科学、栽培、制造、评审,精于茶,具有扎实的茶艺专业技能,而且需具备教师的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
一、高职院校茶艺师资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茶艺师资相对紧缺
高职院校茶艺师资相对紧缺。西南农业大学李家华教授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茶学教育的教学人员近1000人,至2015年底共培养上万名茶学系科毕业生,上千名研究生。”但是这些上万名茶学系科毕业生,上千名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茶叶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工作。“茶艺”课程的教师专业背景各不相同,茶学专业的教师较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酒店、金融、航空、高铁等专业,茶艺师资依旧紧缺。
(二)解决师资紧缺方案
解决高职院校茶艺师资,除了直接录用茶学系科毕业生,还可对现有师资进行专业再培训。茶艺专业教师再培训方式一是参加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等职业学校茶艺与茶文化类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此项目培训涉及的专业范围为茶学、农林园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秘、艺术、空乘及人文等相关专业骨干教师。方法二是自学+对外求学方式。自学即老师主动翻阅书籍,查找视频资料。对外求学即在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浙江大学农学院等国家权威茶学专业培训机构进行不定期在职培训。
二、志向高远
新时代茶教育需要一批德才兼备,心怀国家的优秀茶艺教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茶教育日益进入广大民众生活,茶的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成为文化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新时代茶艺教师作为茶文化的传播者,坚定信念,不忘初心,身正为范,使更多人懂茶、爱茶。
三、精于专业
(一)教师个人定目标,目标包括远期目标、近期目标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发挥动力,调动潜能,创造出优良的成绩。为了自身长远发展,新时代茶艺教师应树立远大的目标,追本溯源,做真正茶研究者,茶教育者。秉承廉、美、和、敬之茶精神,爱茶,弘扬茶,以自身言行感染学生,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茶。精确列出近期目标,如5年规划目标,年目标,月目标,日目标。近期目标可以是主编茶书籍,撰写茶论文,外出学茶,参加茶比赛等等。
(二)持续培训学习,更新茶专业知识与技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创造与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纵观中国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茶文化从两晋南北朝萌芽、唐代形成、宋代兴盛、明清普及再至现代茶文化的发展。世界日新月异,茶文化百花齐放,蓬勃发展,学习永无止境。过程思想家塔勒布总结说:“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每一种事物、每一个行业,都迟早会迎来那只可怕的黑天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茶艺教师要有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培训理念。专业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创新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茶行业。学习切忌操之过急,要持续性学习,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人要持续性自我学习培训将自己打造成茶界“T”字型人才。“T”字型的一竖代表所从事的专业,一横代表知识面宽度,拥有横向整合能力。茶艺课程教师要拥有过硬的茶专业知识,使得“T”字型一竖扎得深扎得力度。茶艺文化艺术也是多方面的,如乐器表演艺术、插花艺术、装饰设计技术、服饰艺术、茶饮调配艺术、语言艺术、管理艺术等。高职院校茶艺教师不仅需有过硬的茶专业知识,还得横向整合,参与学习培训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如插花、香道、书法、挂画、古琴、戏曲、舞蹈等等。茶艺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茶学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在职研修,参加职后培训,适时选报培训班进修,取得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茶艺师、评茶员、茶艺师考评员等证书。
(三)茶知识、茶文化充分理解、消化、吸收,专业水平提升
专业水平提升方法一,静心学,搞科研,知识研修经常化。学习是个内化的过程,在静心学习状态下,认真提升茶学基本功,把专家理论,茶艺技能大师技能不断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切忌盲目求学,多参访茶界真正茶人,多在自身见地下功夫。切忌仅仅求学,不吸收消化,或者求学力度大,但是消化吸收慢。以至于学习成本投入大,而效果不明显。注意将学习茶知识进行梳理归类,知识不成体系没多大价值,不深入思考,不把所学东西消化吸收变成自己东西,本质上就是没学。
搞科研写论文,对茶学相关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与研习,既是一种非常好的内化方式,也是促进业务创新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方法。科研能促进教学,通过茶艺相关论文撰写,茶艺相关项目的完成,加深对茶相关知识的理解,了解专业行业最新动态,最新成果,获取一手经验,做中学,做中思考,做中感悟,从而提高专业水平。进行差异化科研,本科重点院校科研重点是基础理论研究,高职院校科研重点可以考虑产学研,也可以考虑茶艺技能研究,可以研究将茶艺技能与插花、果盘制作、调酒等技能进行综合演绎。总之做自己擅长的科研,走适合高职院校茶艺特色科研。
专业水平提升方法二,获取间接经验。阅读茶艺书籍,观看影视资料。读物要精挑细选。阅览书目涉及中国茶叶史、近代茶叶史、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药学等。多关注王泽农、吕允福、庄晚芳、蔡荣章、屠幼英等茶专家论著。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书,关心茶界时事,收集茶艺教学资源及影视资料。如2017年8月江苏卫视播出纪录片《茶界中国》及2018年2月湖南广播电视台《最美茶艺师》,精彩片段不仅是自身学习非常好的素材,也可以作为茶艺创新教学案例。多关注茶讯、微茶楼、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等经典微信订阅号。
专业水平提升方法三,积累直接经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高职院校茶艺教师务必了解现代茶艺师工作流程,掌握最新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可深入茶企、茶场、茶馆、茶园研讨实践;深入江西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宜兴紫砂博物馆、杭州茶叶博物馆等各大茶相关博物馆参观学习,进一步调整思维维度,扩宽视野;参加行业研讨会,积极参与各项赛事,参与各项赛事角色可以是参赛者、评委、指导老师,或者观摩者。直接了解茶界前沿动态,促使自己具备茶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项技能。梅贻琦、潘光旦《大学一解》中讲道:“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省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作为一名老师应当有闲暇有自由,可在茶旅行实践中,感悟茶,感悟庄子笔下的无何有之乡境界。
四、教书育人
新时代茶艺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还需具备教师的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务必提升教学水平。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认真上好每堂课,做好课件,写好教案,斟酌选定教材,合理改进考核方式。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个是选什么内容,建设怎样的课程体系;另一个是育人的方式,可以具象为师生行为。围绕茶艺课程教学与育人,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分析生源,因材施教
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开设茶艺课程,弘扬中国茶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培养气质。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高中生源萎缩,据统计2010—2017年高考人数总体减少21.58万,中职类、技校类、预科类生源逐步成为主流,其中中职生源占总体生源70%。中职类生源相比以往高中生生源,其学习动力、基本素质、行为规范、学业精神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中职学生相比高中生,其思维更为活跃,动手能力更强。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市场变化,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变革。
(二)科学设计大纲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大纲,主要把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三大点。
一是教学目的要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大纲设计有别于茶学专业,内容的广度与难度适中。
二是教学内容。首先,突出实践性。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冲泡六大茶类、掌握奉茶礼仪、茶汤鉴赏品饮、茶具选择与使用,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茶食、茶境与茶会进行延伸。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品茶悟道,感悟茶道中的人生哲理。其次,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教学讲授茶文化,让学生练习泡茶技艺,使其能够品茶鉴赏汤色。茶艺授课教师还应当根据当地茶产业及茶文化研究状况,适时改进茶艺教学内容,突显地方茶艺特色。例如,讲授宋代点茶,可以插入2018年2月浙大茶学系童启庆教授研究并传承的创新技艺,在宋代点茶法、茗战等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时代技艺“原液茶水丹青创新技艺”。再次,树立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兼顾教师特长,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优势,课堂教学内容上插入自己最为擅长的,不是盲目地照搬课标,照搬教材。教学风格可“情感型”,可“科学型”。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教师,以文科居多,茶艺教师多是情感型,可以情感型与科学型相结合,以情感为主,也可以科学型为主,情感型为辅,以情感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教学效果甚佳。浙大茶学系王岳飞等教授主讲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茶文化与茶健康》就是“情感型”与“科学型”结合的典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三是课时分配。茶艺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建议设置3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20学时。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突出实践。实践课程训练学生根据场合变化合理展示演绎茶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最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具备教学一体化可以采取单周理论教学,双周实操教学模式。例如学好有关绿茶理论,再进行绿茶冲泡实践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三)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茶艺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自发,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鼓励学生创新。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是分模块教学。可将教学内容分绿茶、红茶、乌龙茶、其他茶类四大模块,一模块一测试。即在每一模块结束后进行考核,为简便成绩评定,考核主要是实践考核,在实践考核过程中随机提问,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课程成绩评定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是分小组上课。课程上课分小组进行,课程上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赛,竞赛成绩计入实训平时成绩,竞赛能够提高同学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高职院校茶艺课程课堂教学学生普遍人数多。将学生分小组,四人一组,组员间团队合作,互帮互助,优秀组员帮带教导落后组员,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教学质量。
三是注重校外实践。鼓励学生茶园、茶企考察,完成调研报告,并用PPT形式呈现课堂进行汇报,并将校外实践成绩纳入茶艺课程成绩,调动学生校外实践积极性。
(四)与学生亦师亦友,利用互联网互动
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微信与qq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上传经典茶艺影视资料。利用互联网将课堂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效合理结合。
五、小结
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正站在前所未有的关键点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时代高职院校茶艺教师,传播弘扬中国茶文化,任重道远。茶艺教师作为茶文化传播者,坚定职业信念,不断完善提高茶艺专业技能;作为一名新时代园丁,教书育人,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担当的高素质双师型茶艺教师。
参考文献:
[1]黄进.“茶艺”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J].农业考古,2015,(02).
[2]方采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J].农业考古,2015,(05).
[3]宋华英.高职学生茶艺技能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
[4]杜金山.从问题出发求解教师发展 [N].中国教师报,2018-02-07.
[5]卢常艳,宗桂琴.《茶艺》课程教学初探——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