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大师”的冬天
2018-12-05童孟侯
童孟侯
电影电视的道具师在“造假”方面几乎万能,香港道具师钟伟说:作为一个囊括文学、美术、摄影、音乐的综合艺术,大到宇宙飞船、城堡宫殿,小到茶壶、烟斗、电话机,道具师必须具备对事物的敏锐触感和认知力,认识年代背景和人物性格。
什么是“年代背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出现了一辆捷安特自行车,就因为这辆“穿越”的车子坏了一锅汤,观众认为这个电影太虚假了,因为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而捷安特1992年才面世。分明是关公战秦琼嘛!
我跟著名道具师陶本信是好朋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暗算》等的道具设计都出自他的手笔。可是他不想自己“著名”,就像道具在电影里永远默默无闻一样。
我曾经跟着陶本信的道具大卡车到东阳庐宅和横店基地去看他拍电影,看他当场“造假”,看他那双万能的手。大卡车里,凡所应有,无所不有:酒瓶、顶针箍、算盘、太师椅、果盘、电话机、台灯、腰刀、茶壶、宣传画、线装本、口红、香水、钳床、奇石、国画、令箭……
一般来说,电影开拍前的一年或者半年,剧本就送到道具师手上了,兵马未动,“道具”先行。《暗算》的导演杜撰出一个“算盘阵”,这叫陶本信伤透脑筋,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算盘!最后,陶本信创造出了一个巨型的圆算盘,演员在算盘边风生水起,观众叹为观止。其实,那都是“假”的!
有一次,导演忽然告诉陶本信,两天时间,必须做出一辆坦克来,场景是志愿军从鸭绿江凯旋,火车上装载着坦克,士兵们站在坦克边欢呼。怎么办?要搞到一辆真坦克几乎是做梦。于是,陶本信搬来一个大橱,两个五斗橱,几个椅子,几根木棒,硬是捆绑出一辆“坦克”来,用油布往上一盖,只露出炮口。导演哈哈大笑:陶老师,你绝了!
道具师一般邋邋遢遢,因为任何道具都要自己动手做,木工、瓦工、电工、铣工、油漆工、电焊工……不但会一点,有的还很精。所以,在拍摄基地很少见到穿得山清水绿的道具师。著名导演徐克不修边幅,有时候还喜欢蹲在门口发呆,不认识他的工作人员就招呼他:喂喂,道具,你过来,搬一下!
可见道具是不可或缺的活儿,也是大家都可以“使唤”的幕后英雄。
导演在影片里是排名第一的,有的导演本领高强,兼制片,兼编剧,兼主演……硬把别人的活儿都抢了。但是,任何导演都兼不了道具师,尽管道具师的排名历来是倒数第一的。电影行业排行如下:导演、编剧、制片人名列前茅,自不必细说,后面的六个行当是:摄、录、美、化、服、道,道具垫底。
如今时兴说“工匠精神”,其实,道具师才最有这种精神,一丝不苟,一根筋到底。
当年,香港导演要拍电影《游园惊梦》,有一场戏是给老爷祝寿,除了30斤重的一对黄蜡烛,供桌上还要摆放一排糕团。寿桃、寿糕、定胜糕之类很容易制作,唯有佛手糕没法做,因为没见过。上影厂美术师娄中国和道具师特地赶到苏州黄天源请求帮忙。糕团师说:只要拿出样子来,我们就能做。那么哪里有样子呢?到处打听,据说当年给老佛爷祝寿时用过佛手糕团。于是,娄中国和道具师赶到北京故宫去找。故宫也没有,只有一本画册里面有江西景德镇做的瓷器佛手糕。娄中国拍下佛手,拿着照片再赶到苏州黄天源。黄天源首席师傅说:只有我已经退休的师傅才会做。于是把老法师请出来,专门做出了糕团佛手。道具师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到拍摄现场。
何以如此认真?做个泡沫塑料的“佛手”不就行了吗?不,老一辈的道具师就这么顶真,一个香炉、两个烛台、三个佛手……都是有生命力的,都在为剧情讲故事,绝对马虎不得。最后,电影《游园惊梦》获得了金像奖,娄中国获得了“最佳美术指导”!
道具,以假的为多,但是,道具背后的一切却都是真的,包括道具师的手艺、功夫、胸襟、品德……这些真诚,来不得半点虚假,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的电影票是花钱买来的。电影《择天记》的道具师贪图方便,把鱼丸当成“仙丹”,把多肉植物当“仙草”,观众一眼就看出来了,纷纷吐槽,嚷着要退票!
资深道具师王水利说出了奥妙:不能拿现实中的东西直接当道具使用,道具不能是完全没有见过的,但应该是隐隐约约观众看过的东西——内中奥妙无穷。比如一把枪,不能借来之后就让演员别上,而要根据演员人物性格和电影性格对这把枪进行加工,然后,那把槍就相当帅了,并且和其他电影里的枪不一样。
道具制作有三大要素:第一是符合“现实主义”,第二是符合故事性,第三是符合人物性格。如果让何炅来演一个匪帮的军师,道具师让他挂一把硕大的驳壳枪,就有点鱼大水小般的别扭了。
道具师干的是“蓝领”的活儿,拿的是白领的工资,一个月2.6万到6万不等。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跟片场的明星比,“小鲜肉”拍个电影要拿几千万甚至上亿——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果,剩下的拍摄经费很有限了。于是,实在对不起道具师啦,工钱只能再扣掉一点,至于道具嘛,“你就做得粗糙一点好了”。
陶本信有一次受邀担任美国大片的道具制作,商谈时,老陶提出需要借一台车床和一台电焊机。美国导演说:“Buy it(买呀)!”拍完电影,美国导演也不把电焊机和车床带回去,送给道具师了。不是派头大,而是为了道具的精良和逼真。美国有很多科幻大片,观众明明知道故事是虚构的,但是道具呈现的是那么逼真,这就是道具师的功劳。
大幅压缩道具师的收入还产生一个恶果:优秀的道具师越来越难找,而不专业的道具工越来越多。不少群众演员来报考道具工,不好好干活和学习,干了三年就想做道具师。可是过去,道具师必须经过电影培训机构专业培养的!
在戏曲舞台上,简单的道具和布景,称为“切末”,尤其是京剧。京剧中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末似乎是归入老生行里的,从元代杂剧开始,末的位置非常重要。那么道具跟“末”有何相干?为何要切“末”?我不得而知。
现在有3D打印了,什么车辆、房屋、飞机、坦克……都可以3D打印。可我不相信眼下还有道具师为了制作一款佛手糕四处奔波;我也不相信一切都靠3D打印来做道具的道具师,能够获得电影电视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