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2018-12-05石万年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网格化专业知识班主任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

■ 秦皇岛市第十中学校长 石万年

学校不仅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还要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和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班主任是中小学管理中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班主任不仅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践行者,还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保障班主任队伍健康有序发展。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班主任工作是实现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只有班主任队伍建设品质的不断提升,才能确保班主任队伍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形式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管理高效的管理队伍。

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我们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收到良好管理效果。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班主任、普通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代表组成的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学校设立网格化管理中心,下设网格领导小组、管理协调小组、班主任工作组、学生参与组、家长和社区代表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组不是个别学生代表,而是将所有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参与到学校的网格化管理当中。也就是说,网格化管理中的各个小组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从管理者来说,既为上下级和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互为基础相互制约;既体现网格化管理的统一性,又突显各部分管理的独立性;不管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大家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受益者),突显全员管理的发展理念。

网格化管理的最大优势是管理规范、协调一致、快速反映、时时监控、全员参与、效果明显。为确保学校网格化管理的常态化高效运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学校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制度》《网格化管理监管细则》《网格化管理评价办法》《网格化管理奖励办法》等,这不仅确保了网格化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还使学校管理逐步趋向品质化发展。

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好的学习条件,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整体水平,努力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建设一支专业化、学习型的班主任队伍。

依托传统培训模式,加强班主任队伍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全面夯实班主任专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一是专题培训并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相关纲领性文件,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学习贯彻落实各种规程守则,以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知识,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道德观、人生观等。三是对班主任进行法制教育专题培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从而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专家引领成长,培养骨干力量。为促进班主任的快速成长,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我们经常外派班主任参加国培计划,参与国内外班主任队伍建设管理专家论坛活动,聆听专家指导,分享专业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我们还经常邀请国内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知名专家来校进行专题培训和指导,为老师们提供与专家面对面的学习机会,零距离与专家进行问题咨询和解答,这不仅使老师们学习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感受了专家美好的教育情怀。我们通过向班主任专家学习,培养自己的骨干力量,推进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建设,坚持不断地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管理品质。

举行班主任论坛,分享成长经验,相互学习借鉴。班主任论坛从层级上可分为学校级和年级部级;从形式上分为集体论坛和小组论坛;从举行的时间上可以分为年度论坛、学期论坛、季度论坛、月度论坛等,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可以视学校整体工作情况适度举行,即可以成为常态化,也可以交叉选择性举行,让论坛发挥真正效用。班主任论坛旨在促进老师们在实践中反思、在总结中研究,在交流中分享,在创新中提升。

搭建多元成长平台,促进班主任快速成长。班主任的健康发展和快速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校长作为班主任的“领头雁”,不仅在思想和业务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还要搭建多元化的成长平台,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核心素养。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举行“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坚持“全员参与和以赛促培”的原则,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大赛的管理机制,从实施方案制定、大赛项目设立到比赛规则落实,再到大赛评比奖励等,都已经成为模式。同时,我们还在不断创新大赛形式和丰富大赛内容,旨在让班主任大赛常比常新。

从内容上来讲,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一般分为四个部分: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情景答辩、才艺展示、班队会设计。从以上大赛的四部分内容上就可以看出比赛的基本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让大赛更具可操作性、直观性和公平性。另外,在四个环节比赛中,我们不仅注重评分量化和表彰奖励;还注重专家点评引领,使老师们在大赛中实现“双赢”。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学校不仅要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还要在绩效工资发放上重点倾斜,在职称评聘上给予加分,在评优评先上重点考虑。只有班主任工作的环境优化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学校的管理品质自然得到提升。这样不仅老师们受益,孩子们更是受益匪浅,受益终生。

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激发班主任工作热忱

■ 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港镇缪庄小学校长 赵永赶

完善班主任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内涵,实施多元化评价,同时注重细节评价。让班主任评价工作可信有效,从而激发班主任活力和工作热情。

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而且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如何对班主任工作作出合理评价,从而减轻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感?这些都是激活班主任队伍工作热忱和工作潜能的重要因素。

明确班主任评价的积极意义。大家知道,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更是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积极推行有效的班主任评价,不仅有利于把握班主任工作方向,明确教育目标,还可以不断激励班主任增强教育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情系青少年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前途命运。开展班主任工作评价,有利于推动班主任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而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友谊、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涵。为确保对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体现班主任评价的权威性,学校建立了班主任评价组织机构,由学校校长和书记任组长,学校主抓德育的副校长、社会(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共同担任副组长,成员广泛吸收各学科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全面体现评价机构组成人员的广泛性。组织机构不仅要负责《班主任评价制度》、《班主任评价标准》等内容的研究和制定,还要不断完善班主任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内涵,从而保证班主任评价在阳光下运行。

全面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班主任工作健康发展。对于班主任的评价,既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还要包含班主任个人修养;对班主任的评价既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综合评价,也是对班主任工作和师德修养的肯定,从而为班主任注入活力,激发工作热情,促进学校班主任整体工作的健康发展。从评价内容来讲,我们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以体现对班主任评价的全面性。“德”也就是全面考查班主任师德水平,师德高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师德评价采取一票否决制。“能”是对班主任综合工作能力的评价,不仅包括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等,还要包括班主任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旨在促进班主任全面发展,从而实施全面育人的目标。“勤”是重点考核班主任的出勤问题,只有班主任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勤勉工作,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绩”主要考核评价班主任每年的工作业绩,主要包括班集体荣誉、个人荣誉、学生荣誉等,还要将班主任日常管理过程的完成工作情况纳入其中。而“廉”主要考核评价班主任廉洁从教情况,班主任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杜绝有偿家教,建立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纯洁师生之情,成为家长可信赖的朋友。

采取多种评价形式,让阳光评价深入人心。对班主任的综合评价,不仅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还要采取多种恰当的评价手段,采用不同的创新模式,让班主任评价工作常评常新,推进阳光评价,弘扬班主任评价工作的公平正义之风。从参与评价的人员上来说,主要由学校、社区、家长、学生为代表。同时,我们也可以适时推行大型班主任考核评价成果汇报展示活动,邀请教育局、政协及人大代表、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参与评价之中,从而提高评价的可信度。从评价的手段或方式上来讲,我们可以采取实地感受、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甚至可以适当增加班主任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对班主任作出合理评价,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无小事,班主任评价工作更要注重细节评价,只有这样,我们的评价工作才能可信有效,才能引领班主任从专业化走向内涵化发展之路。

努力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 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里小学校长 陈 旭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岗位,学校要将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引导班主任掌握好所需专业知识,并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

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当将班主任工作作为自己教育的主业。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当好中小学班主任?学校从哪些方面培养班主任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呢?这些都需要我们校长细细琢磨。

把握方向,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作为班主任,除了掌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外,还需掌握班主任工作中所需要的特殊专业知识。学校在培养班主任时,在专业知识方面把握好方向。

一是引导班主任掌握党的政治理论知识。我校要求班主任牢固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既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也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传承的党的基本要求。同时,学校引导班主任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做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

二是引导班主任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标准,这既是做好教师的要求,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备的专业知识。我们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指针,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努力从“三个维度”夯实专业发展基础,把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遵循中小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

三是引导班主任掌握专门的专业知识。这里强调的是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应该具备的特有的专业知识,我校是以《中小学班主任规程》为班主任发展的蓝皮书,广泛学习各方面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少先队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此外,班主任还担任着中队辅导员的角色,因此班主任还需要学习有关少先队专业知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不仅承担着教育任务,还是保护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因此,班主任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安全和法律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掌握方法,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班主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因为班主任不仅可以传授学科知识,还可以解决他们的许多问题,这也就彰显出班主任管理技能的重要性。纵观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基本技能:一是提高班级驾驭能力。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有大局观,让全体学生感受公平正义,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化解学生心理问题、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不和谐,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二是提高组织教育能力。班主任需要具有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的能力。三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班级也是个小社会,遇到问题会受到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遇到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时候,班主任一定临危不惧,敢于公平处置,保护好每一个学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四是提高家校沟通能力。良好的家校关系不仅是班主任沟通能力的体现,更是班主任综合素养的彰显。班主任要掌握家校沟通的知识和技巧。五是班主任要多才多艺。班主任多才多艺便于指导学生开展各类艺术教育活动。

那么,学校该如何提高班主任的这些工作技能呢?我认为在学校教师培训中,开设专门课程,帮助班主任掌握专业技能,并帮助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难题;根据班主任的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发展计划,帮助班主任实现自我突破;以组团发展带领个体成长的形式,在学校组建班主任年级工作室等,以“老带新”的工作搭配,汇聚众人智慧,提高班主任个人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考评激励机制,促进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主任只有具备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教育管理才会更科学,家长和社会才会更放心。

猜你喜欢

网格化专业知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夸夸我的班主任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梧州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助力环境治理“长效化”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