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什么与智能手机“争夺”孩子

2018-12-05吴冠斌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青少年家长孩子

■本刊记者 吴冠斌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开展全面排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而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为了让“熊孩子”们远离手机,很多家长会采取了训斥、没收甚至摔砸手机等举措,但是收效甚微。如何才能把孩子从手机的沉溺中“抢”回来,已然成为家长们热议的话题。

只要一碰到手机,就“停不下来”

“七八月份正是公司最忙的时候,我没带女儿去外地旅游,也没给她报任何补习班。整个暑假,女儿除了看电视就是抱着手机看直播。我一旦大声训斥她,她就闹情绪,甚至因为我的责备而扬言要离家出走。这可如何是好呀?”说起孩子的暑假生活,家住长安区的林娟娟又气愤又无奈。林女士的女儿今年12岁,平时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机,吃个晚饭也得“全家总动员”。前几天,林娟娟发现女儿竟然半夜躲在被窝里拿着平板追网剧,这让全家人都很担忧。

发现女儿沉迷网络视频后,林娟娟也尝试过很多方法。刚开始,她不允许女儿碰自己的手机,把家里的平板电脑放在公司办公室。然而,孩子打着讨论课后作业的幌子跑到同学家里玩手机。再后来,她和女儿达成协议:只要完成了作业,就能玩半个小时。如今她发现女儿为了能尽快拿到手机,写作业时马马虎虎。

青少年沉迷手机的事不止在城市,这一现象在农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青年报》记者孙庆玲在《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少年陷网游旋涡》一文中描述了河北留守儿童杨晓龙的“游戏暑假”——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组队“推塔”,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又去“吃鸡”,夜里两三点还在“鞍刀咆哮”……即便困得手机要砸脸上的时候,也要“血战到底”。

日前,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平均有超过28.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达到31.6%;到14岁,儿童在媒介使用各种行为的关键指标就已超越了他们的父母,使用电脑查信息、用手机微信、QQ等已习以为常,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的达到60.8%。

现在,青少年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他们不仅不知自我控制,反而认为这是时代潮流,以至于有人在贴吧上宣称——智能手机不再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官”。

孩子沉迷手机,究竟是谁之过?

作为通讯工具,手机能够支撑即时通信、拍摄、录音等,便利了父母、老师与学生们的沟通,在智能手机时代,手机甚至作为教育辅助工具,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无论是跟家长沟通交流,还是为学生答疑,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工具确实提供了便利。”在北京某中学教师王烽眼中,手机为学习带来了无限可能,“比如我们原来上学时学地理,只能死记硬背干巴巴的文字。现在只要上网搜索,就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但是,过度依赖手机、甚至手机成瘾,则走向了事物的反面。首先,沉迷手机会占用未成年人的课外活动时间,长时间盯着电子显示屏会导致视力的下降,低头玩手机的姿势会对颈椎造成很大的负担。其次,沉迷手机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体验到超脱现实的满足感,比如打游戏可以得到装备和经验,可以升级,而在现实中却是学习成绩下降;只要登录任何一个聊天工具就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而在现实中,却难以和家长、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沉迷手机的学生,心里想着网络,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嘴里谈的也都是网络游戏和网络资讯,对其他事物的热情降低,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常常厌学、逃学。

那么,“手机控”现象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的祝月婷认为,青少年之所以沉迷于手机,一方面是因为使用手机带给青少年深刻和丰富的体验远远超过其他的媒体,手机的方便携带和上网功能使得使用者随时随地的即时互动成为了可能,青少年可以在使用中即时体验到信息回馈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使用手机可以让青少年在使用过程中更具有操控感,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种放松感会让青少年的沉浸体验更强烈更持久。另一方面,青少年心智发展不成熟,在成长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用手机沉浸将带来专注、享受、时间扭曲及自觉的丧失等体验,可以暂时忘记烦恼和压力。青少年与社会接触较少,很少有其他娱乐体验,在课业负担繁重等众多压力之下,使用手机沉浸于人机互动的体验之中难以自拔。

“除了网络大环境的存在,一些低头族家长的‘不良示范’也影响了下一代的行为习惯”。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吴怡雯认为,“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常常把手机当‘电子保姆’,让动画片和手机游戏陪伴孩子长大;有的家长自己就沉迷手机游戏,或是短视频APP一看就是大半天,潜移默化中孩子也养成了类似的生活习惯。如果家长自己就是‘手机控’或者‘低头族’,又怎么能指望孩子管住自己呢?”

脱虚向实,为儿童营造健康的精神家园

不久前,沉迷游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成瘾性”精神类疾病,所以仅仅依靠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怕是难以抗拒手机的吸引力。

对此,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认为,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玩游戏宜疏不宜堵,“游戏是人的天性,网络游戏本就有好有坏,不能简单地说玩游戏就是不好”,但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安排些丰富的活动,并且要和孩子进行“约定”,约定好学习、娱乐、生活等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让中小学一线教师学习和掌握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课程、有教材、有培训、有示范,才能真正推动网络素养教育入课程、进课堂,更好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等。

甘肃省静宁县城川镇教育委员会李东风建议学校开展研讨会,就学生沉迷玩手机将会造成的危害,如视力下降,手机辐射,性格孤僻,学习能力、创造力、学习效率等均会下降等进行探讨,并要求学生家长一起参与,鼓励他们积极交流“关于手机的问题”。而对于“手机控”,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座谈会,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担任主持人,从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长时间玩手机是不对的行为,并促使学生尽快摆脱手机。

为了防止学生在校滥用手机,江西师范大学的康传凯教授建议教师以及校领导要根据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制定合理、全面的制度,以便控制学生滥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若在课堂内发现学生使用手机,除将手机没收外,还需要校内通报批评;教师应对家长进行合理、科学的沟通,告知其长期在学生面前使用手机的危害,还要引导家长多陪陪学生,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而耽误了学生的成长。

当然,具有“手机依赖症”的学生要敢于打破因沉迷手机而紊乱了的生活节奏,自己制定出学习、娱乐、休息、上网等每天的作息制度,让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科学化、有序化,无特殊情况不打破作息制度,并在最容易玩手机的时间段安排其他有益的活动,让更多更有意义的事和兴趣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另外,信息化过程中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也刻不容缓。比如,积极引导互联网行业各部门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

猜你喜欢

青少年家长孩子
青少年发明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