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师生圆梦的摇篮
——唐山市第二十七中学管理探秘
2018-12-05吴冠斌通讯员侯书生
■ 本刊记者 吴冠斌 通讯员 侯书生
2018年上半年,唐山市第二十七中学好事连连,喜报频传。
3月20日,144名学生参加唐山市初中毕业与升学信息技术考试,全部满分;3月31日,张泓健同学代表路北区参加“唐山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5月5日,学校获得“首批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单位”称号;6月中旬,许焱南同学在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6月29日,唐山市中考成绩公布,该校实现全面突破……
与市区重点中学相比,二十七中硬件不硬,师资不强,生源也不优。那么,这所普通中学何以取得这样的办学成绩?带着疑惑记者走进校园,探寻该校的成功“密码”。
学校管理充满了人情味儿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7月13日,二十七中的教师欢聚一堂,为五位教师举行了一个简单而温馨的集体生日晚会。在生日晚会上,教师们载歌载舞,同唱生日歌,分享生日蛋糕,为寿星们送去美好的祝福。“这不是我第一次收到鲜花,但这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美的鲜花;这不是我第一次过生日,但这是我一生中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在生日晚会现场,刚满56周岁的李勇老师动情地说。
“以前老师过生日,学校的常规做法是送个小蛋糕。工会为此也费了心,但教师们往往不放在心上”。校长方萍告诉记者,如今通过生日晚会的形式,把在同一月过生日但的教师们拢在一起,创设大家庭氛围,消除彼此的距离感。
“笑意盈盈,鞠躬,点头问好”,班子成员每天清晨轮流在大门口迎接上课的师生。这是方校长对每位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她从教20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如果说方校长到任传递给教师的第一个信号是尊重。那么,她追求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平等。
2017年,方萍调任二十七中。一上任,她就意识到教师们的积极性不高。方萍经过调研发现,学校行政人员比例偏多,一线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工资待遇基本没有区别。如何解决?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方萍深知,只有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内部活力,学校才会长足发展。为此,方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带头降低行政人员绩效工资,鼓励学校行政成员兼课。另外,提高一线教师课时费,上课越多且越好的老师待遇越好,当班主任可以额外享受班主任补贴。
在方萍的带动下,“四包”行为成为二十七中管理的新模式: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承包一个学科的教学研究、承包一个年级的学生管理或教学指导、承包一个毕业班的班级管理、承包中考三大项目训练(体育、计算机和实验操作)。对于包年级、包班级、包学科、包项目的“四包”情况,每周班子会说计划、每月年级会做分析,每学期校务会讲成效,每学年教工会给评价。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不仅与其所负责的行政工作有关,还与其“四包”效果直接挂钩。
有了管理层的身先士卒,一线教师的干劲儿得到了激发。临近退休的李勇老师不仅兼着两个班的语文课,还组建了文学社。
关注教师成长,成就教师发展
语文教师、副班主任、公益社团负责人王蕊,一肩挑着三副担子。这让她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也使得她在成长路上走得更稳健。
“我们可喜欢王老师的语文课了,她的课堂打破了字、词、句、段的固定流程,分享生活中的小故事,还让我们分组展示PPT。”学生们纷纷为他们心中的“女神”点赞。
在同为语文组的王欢教师看来,王蕊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当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时,她再旁敲侧击,与学生一道找寻解决策略。“亲切自然、细细诱导、师生平等”,王蕊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017年,王蕊刚来二十七中时,还是个“愣头青”。她虽然已有两年的支教经验,但还“欠点火候”,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爱心和耐心有了,但总感觉教不得法”。接下来,骨干教师们的课堂上少不了她的身影,向名师“拜师学艺”,从同行的课堂上“取经”,珍惜每一次教研活动……
“王老师成长很快,她不断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常常备课到很晚。路北区的教研员甚至说,王蕊的课只需稍加打磨就是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该校党支部副书记李英杰如是说。
王蕊的专业成长过程是二十七中“1235”工程的一个缩影。所谓“1235”,即青年教师一年上路站稳讲坛,两年入门胜任教学工作,三年脱师成才独当一面,四至五年成为教学骨干,最终成为名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学校的骨干,成为路北教育的主力军。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在方萍看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保证育人质量的关键。
二十七中依据教师发展的不同层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既组织年级组长到山东考察初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派骨干教师去吉林省送课交流,又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传经送宝”;校内教学大比武成了教师们展示风采的舞台,从课前的认真准备到课中的精彩呈现,再到课后的交流、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改革搭上信息技术“快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二十七中八年级教室,同学们正在跟随平板电脑朗读古文《鱼我所欲也》。在冯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读得专心认真。
记者了解到,为了促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平板电脑。利用平板电脑,老师提前制作好微课视频,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教材,完成学案并记录疑难,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观看相应的微课。这样也方便老师了解每位学生掌握的情况及程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把握好重点、难点。
现代化技术的使用,让课堂上互动的环节更多、更有趣。八年级的小张同学表示,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用遥控器抢答选择题,在平板电脑上做的题目也可以推送给老师,即时和其他同学分享。
“除了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以外,教育信息化还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和容量,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该校八年级六班班主任王华说,同学们完成习题后,答案直接反馈给老师,并自动统计正确率等数据,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课堂内容。
在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二十七中还积极构建数字化家校联系方式体系,在校园网上设置班级管理、家校联系板块,即班级博客、校讯通、班级QQ群、班级邮箱等。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班主任及时与各任课老师、家长沟通,以教育合力齐抓共管学生在思想、学习、健康、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表现。
读书成才,是学子的梦想;桃李满天下,是教师的梦想。在唐山这块每天都会发生奇迹的热土上,二十七中承悠久的历史,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正以满腔的热忱为师生的梦想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