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机构物资使用审计探析

2018-12-05吉亚子

北方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非营利慈善机构红十字会

吉亚子

(南京审计大学,南京211815)

一、慈善机构物资使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中国慈善机构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慈善法》也是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到2016年9月1日才正式执行,因此,慈善物资审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也导致了不少问题的出现,此处主要以中国红十字总会为例。

(一)物资管理制度松散

红十字会的管理方向分为资金支付和资金取得,2012年度至2013年度,红十字会拨出了“卫生保健教师培训”项目结余30万元,准备用于实践操作的培训,保荐项目的管理,然而到了2013年初,上述培训依然没有进行。2014年4月23日四川绵阳三台县新生镇德光办事处被曝出发现大量发霉的物资,发出的恶臭味很远都能闻到,其中还包括“汶川大地震”时的慈善物资。时隔六年,这些物资丝毫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可见资产管理之混乱。

(二)相关管理法律制度缺失

任何一个机构或企业的管理制度都决定着其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红十字会的管理层,几乎都是由上级直接任命的,而且几乎没有权力制衡机制,中层领导也是提拔的,其中很有可能存在水分。现阶段,就企业会计管理而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但是目前慈善机构的《慈善法》才刚刚通过还未执行,与之相配的相关法规也还未出台。

(三)财务透明度低

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慈善机构通常不会公开年度财务报告,社会大众无法知悉,而一切资金的来源与支出都只有机构内部管理层知晓,据统计,仅有四分之一的慈善机构能及时向社会公示其信息,先是“百余艺术家在汶川地震时义拍筹措的8 472万元定向捐款不知去向”,接着红十字会承认这笔捐款被挪用并且没有告知捐款人。作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并没有做到透明财务,其机构领导参与活动的场景和捐款方式,在其官方网站上占据绝大多数篇幅,而财务信息则无法找到。在网上输入关键词“红十字会”财务进行搜索,出现的只是剪短的新闻报道。每年红十字会收到捐助的金额以及其投入救灾的金额,无法知晓其真实性,一切都在暗中进行,而这样是否会在机构内形成灰色地带,使得机构披着慈善的外衣实则成为了某些人或团体的私有财产?既然慈善机构的部分资金来源是社会公众,那么社会公众就有权知晓机构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慈善机构物资使用审计对策

针对以上慈善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已经剖析了其成因,由原因延伸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完善物资管理制度

要进行审计,前提是慈善组织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国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各方面都相当不完善,给审计的进行造成了很多困难。所以主要包括完善慈善机构会计准则,关注机构支出与收入管理,避免浪费和舞弊,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吸收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内外监督和公司治理,要将财务管理审计纳入到公司的内部控制中。由于慈善机构的财务管理有其不同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独有特点,政府应当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及西方慈善机构相关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详细规范慈善机构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应该关注慈善机构可能发生的特殊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慈善机构会计规范,保证各个慈善机构有统一的标准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也为监督提供了一个标准与方向。

(二)完善慈善物资绩效审计的法律依据

有严格且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是进行慈善审计的保障。在中国,虽然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现行法律,《慈善法》也刚刚颁布。所以,应该趁热打铁,在《慈善法》的基础上,外加细则,对慈善组织做出具体规范,明确慈善组织财务管理审计的政府审计主体地位,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建立其他审计评级机构辅助。

(三)明确以政府审计为主的审计主体

慈善捐款大多来自公众,用于社会公益,理应接受各方的审计及监督。由于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尚未完善,应进行以政府审计为主,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为辅的监督机制,其中,政府审计监督应占主导地位。因为政府能够调动更多资源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能够最大效果的提高审计的效率。政府应当引导和设立全国性监督机构和地方性监督机构,而这些机构的主要作用除了监督工作以外,还应当设立评估标注对慈善机构进行统计审查评估。同时,聘请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慈善机构进行审计,对慈善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向社会披露,这样不仅是对公众负责,避免公众的善款被不法分子挪为私用,也是对机构的优胜劣汰,加强机构的危机感,促使其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谨遵慈善的宗旨。

(四)慈善机构物资使用审计采用策略

考虑到慈善机构的业务特殊性,对慈善物资的审计可以采取灵活的策略,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分为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两种。年度审计就是常见的常规审计,主要是每年对慈善机构的账务进行审计,以检查其慈善物资和资金筹集的合法性,使用的真实性和效益性,管理的科学性。就慈善机构的特殊性而言,其审计不能完全照搬一般企业,应该以账务为基础,着重追查至实物。盘点、抽查、分析等审计方法依旧必不可少,但是不能仅限于慈善机构内部,要多从外部收集信息。例如,“郭美美事件”的曝光,媒体给了一个审计方向,审计人员则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发现其挪用善款的方式,追查至财务管理的漏洞,不仅给公众一个交代,更给慈善机构本身一个建议。专项审计是专门针对某个具体项目进行审计,相比年度审计,专项审计更有针对性,一般都是对那些公众比较关心的大项目。例如,对印度洋海啸捐赠项目进行的审计,主要是审计专项捐赠是否专款专用于与海啸相关项目。慈善机构的专项审计主要以救灾资金的跟踪审计为主,要求审计人员深入第一线,实时监督救灾资金的使用,确保其真实、合法、高效。审计方法主要以检查法、监盘法为主,注重账单核对相结合、账实核对相结合、内部资料检查与延伸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救灾资金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对于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还要采用调查法,例如,对汶川善款的效益进行审计,就要对接受善款的对象发放问卷和个别走访,从各方了解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

(五)慈善机构物资使用审计的重点

慈善物资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捐赠款物的筹集记录、支付审批、使用效益、物资管理等进行审计。从慈善机构的整个业务流程考虑,资金预算和实物资产管理是审计过程中比较重要且可行性比较高的方面。首先,资金预算是慈善机构工作的开始与基础,是对慈善物资一定时期内的筹集、支出和社会效益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的规划说明。所以开展慈善物资审计时,应当将预算审计作为一个重点,不仅要注重数据的变化,更要注意项目的变化,以汶川地震慈善项目为例,对灾民的资助不可能仅限于一年,在汶川重建的过程中,需要慈善机构的不断支持,所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比以前年度的预算,检查其持续或中断,项目投入增加或减少的合理性。另外,预算审计可以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评价慈善资金的效益性。其次,对实物资产管理的审计,对慈善机构而言,公众捐赠的物资如果不能及时捐出去,将会留在机构内部成为资产,如果监管不严格,这些不需要付出成本的资产很容易成为贪污腐败的对象,从而严重影响慈善机构的效益。所以对于慈善机构的资产,不能像一般企业一样仅仅看账面的情况,看折旧提取是否合理,更要注意那些账龄较长的资产,必要时要进行实物盘点,这样才能及时杜绝舞弊。

[1]孟志强,彭建梅,刘佑平.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2]马立群.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探索,2012(5).

[3]赵 峥,陈佳佳.浅析中国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4]孙 岩,杨守杰.浅谈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4).

[5]宋亚伟,赵宏伟.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3(8).

[6]侯 珺.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21).

[7]肖 婧.浅议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0(5).

[8]许晓芳,朱国荣.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构建思考[J].财会月刊,2012(3).

[9]李爱华,姜旭艳.新加坡慈善组织会计信息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月刊,2014(16).

[10]胡真艺.国外慈善组织审计监督机制经验借鉴及启示[J].市场研究,2016(1).

[11]辛悦.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监督——由“郭美美”等系列危机事件引发的思考[J].绿色财会,2012(3).

[12]黎明琳.重塑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的对策研究——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J].法治与社会,2014(8).

猜你喜欢

非营利慈善机构红十字会
净水进万家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净水进万家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非营利组织发展亟待解决两大问题
新版《红十字会法》有哪些变化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美国2008年度十大慈善机构财务支出排行榜
Dwyane Wade—Super Swingman
历届世界红十字日活动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