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2018-12-05罗忠锐

北方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改革课程

李 威,罗忠锐

(1.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校,哈尔滨150008;2.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哈尔滨150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教育的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考综合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环节的重点作了相应部署和要求,明确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为高考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有序地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好地展现学校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新形势下对学校教学管理进行变革至关重要。

一、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新概念

我国教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具有国际高水平的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招生考试制度体系。所有学科分值设置中,语数外三科分值设置不变,外语增加一次测试机会,择优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的三科,根据报考院校的要求和考生自身的特点在政史地、物化生中自由选择,分值计入总成绩。考试内容的综合性、考试方式的灵活性、学生选择的多元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已经成为新高考制度改革的亮点。而我国高级中学近年来的发展也逐步打破高度同质化的发展格局,更加注重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教学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职能,其优质的教学管理服务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彰显。教学管理即对学校新高考方案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从而研究和把握教学工作与教育管理的规律性,不断改进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教育工作。要建设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就要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健全学校弹性管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出人、财、物等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因此,把教学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是办好优质学校所追求的目标。

二、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教育管理的合理与否密不可分。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高中的教学管理还存在诸多不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问题与误区。

第一,教学管理形式传统过于强调成绩。当前我国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与教师都片面性地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视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因此,“封闭式管理”将学生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学校领域内,单一性地强调课堂内教学与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使得教学工作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目标,把取得高分成绩作为首要标准。在这样的教学管理下,教师与学生都沦为成绩的奴隶。

第二,教学管理理念僵化过于强调规章。现阶段,国内的高中都有一套独有的用以维护教学秩序的理念和规章制度,但是学校是随时会有突发状况和特殊情况的场所,相关制度都过于僵化、机械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解放和发展,片面地要求学生遵守,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是国内大部分高级中学所缺少的。没有设置专门性的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管理职权受限,并且很多时候不同教师各自为政,不利于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相关管理制度也太过模糊,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教学管理的人员间相互独立,缺少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交流与合作。

三、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策略变革

要想在高考综合改革的大环境下一马当先,取得良好的发展,步入良好的运行轨道和模式,在教学管理中,学校一定要加快转变的步伐,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以高质量取胜,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下进行相应的教学管理策略变革。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提高服务意识。重服务是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本质特征,不仅要为学生持续学习、全面发展以及教师的圆满工作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还需要鼓励全体师生进行个性发展、创造性转变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以满足其作为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学校教学管理不应过分强调外力控制或命令式的硬性要求,而是坚持以服务为主导的管理理念,提高服务管理能力。将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服务为导向,改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调整课程结构,完善管理体系。高考综合改革以后,依旧存在“全科覆盖”,但在保留语数外的基础上,其他科目是院校要求与考生自由选择的结合分类考查。因此,为更好地顺应这一改革趋势,高中课程结构也将不能再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它更应该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切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促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构建个性化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的关键点:其一,切实理解国家的高考改革政策,挖掘学校的课程优势。同时,把国家对高中考试的课程要求,与学校的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匹配,做出课程结构校本化的落地;其二,立足学校的课程优势,打造特色课程。对比国家政策,找到优势课程的基础上,把特色课程做大做强,例如:学校的学生理科优势大于文科,那么在进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过程中,更多地偏向于进行理化生的选择,把主要的教学资源,课程安排集中在理科部分,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有效地突击和防守。其三,规范常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确定合理的教育管理起点与目标,合理规划教学进度。成立特长班,走特色教育之路,为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组建听课小组,深入学生课堂,通过旁听课程、与学生互动交流,对教学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并针对老师的不足进行指导,合理改善课堂教学,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能力。

第三,提高教师素质,增强科研能力。首先,坚持以学科建设和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兴校战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教学和科研双向促进,以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师资、服务的专业化成长和决策管理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并了解学生的个体间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职工是教学管理的主导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教育管理的最终质量。学校对此应格外重视,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适时引导教师在教学事业中投入百分百的精力,热爱教学事业,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主人翁意识。在当前的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的现代化教学管理都需要爱学习、高素质的老师。因此,鼓励全体教师终身不间断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材分析、优秀教师示范观摩课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第四,拓宽交流渠道,提高管理效果。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学校要想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将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而管理者要想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需求,就必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学校要不断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提供更多的接触机会与沟通渠道,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例如,高中学校可以加强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可以抓住手机软件的迅速普及和使用,将其转化为教学管理的资源,建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平台,教师通过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教学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教学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所采取的教学管理就会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五,完善评价标准,优化管理机制。中学阶段的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评价。首先,完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促进教学评价朝着多元化与多样性方向发展。适当结合学生与家长的需求方式设置基本内容,以课堂教学的综合实践为基础构建对应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周期性的抽样性调查,组织相关的评教活动。其次,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高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基本以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片面性强调结果而忽视教学管理过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因此,应完善教师间统一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从传统的定性评价变成动态发展性评价,不但关注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的其他相关能力,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增长才识,学以致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只要我们勇于变革,就一定可以打好这场教育改革的大战,迎来高中教育发展崭新的未来。

[1]十八届三中全会原文.央广网.2013.11.12http://news.cnr.cn/native/gd/201311/t20131112_514111965.shtml.

[2]李小平.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内涵发展,打造品牌高中[J].教育艺术,2018(2):37.

[3]方雪丹.对教育管理有效思路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2-43.

[4]余忠献.基于新课标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12.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改革课程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改革之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