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2018-12-05林海波褚辉远
林海波,林 斌,褚辉远
(1.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2.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浙江 临海 318000;3.临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浙江 临海 318000)
近年来,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已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高层次人才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而制约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加快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1~2]。在经济新常态及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是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然而,现实中,我们对工匠精神未全面解读,而导致现阶段众多匠心人才培养工作仍停滞不前。因此,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剖析了“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并阐释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时代必然性,并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构利益共同体,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共育、差异化匠心培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三个维度,论证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
在我国,传奇式“工匠”是一个历史范畴,可追溯到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等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为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学者则在古人论点的基础上给出更符合时代背景的分析。徐东树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描述为在特定氛围中,所养成的在专业工作中呈现的行为习惯与倾向。王丽媛则对“工匠精神”定义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3]。黄君录等人认为“工匠精神”要在时代变迁中得到彰显与弘扬,亟待赋予新的价值内涵,融入时代内容,实现现代性转换。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工匠精神”是对每件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古今研究学者“工匠精神”的敬业、求精、创新都具有相似之处[4]。
基于前人研究,叶美兰等人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5]。简言之,“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不断创新的态度与意志,在信息化的“中国智造”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刻不容缓。
2010年开始,对于“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和论述则明显体现出经济渠道因素的影响,主要在报刊上,但数量不多,如中国工业报发表的《数控时代仍需要“工匠”精神》、东莞日报发表的《重塑“工匠精神”缓解制造业逃离》等等。李国兰等研究了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契机下传承工匠精神,通过现代学徒制度有效地培养工匠精神,塑造个人发展需要的工匠精神[6]。当前,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在经济转型的同时,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与其匹配[7]。
二、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时代紧迫性
高职教育肩负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但在现实的校企供需中,企业很难招到适合企业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难以令人满意,部分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甚至需要在相关行业进行二次回炉,人才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尽如人意,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在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上、人才培养标准等没有与企业进行很好对接、匹配,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内容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甚至有部分学生因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或达不到专业工作的要求,而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甚至歇业在家。教育存在脱离产业需求的矛盾,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品质,缺乏基于高职特征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探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衔接,将“工匠精神”融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企业所需的现代工匠,又快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设计
国外,在德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工匠精神”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将职业精神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职业精神[8]。德国在1969年颁布的《德国职业教育法》,确立了德国的双元制。日本中小型企业占据90%以上,这些中小企业的技术实力支撑着日本制造业,大多数拥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的自我革新、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等,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我国,企业对工人已从原先以体力为主的人才需求,转换到技术技能型需求,特别看重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态度与“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校企合作融合度不够,这为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此,本文从现代学徒制实施为切入点,从校企共育、差异化匠心培育、师资共享等三个维度,提出应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过程、建设业务精湛、教学过硬的专兼师资队伍。
“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企共育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开发课程、师资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锻炼学生勇于吃苦,敢于创新精神,提升实践和解决复杂问题等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注重培育具备“工匠”的知识储备、技术技能、职业精神等要素。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在以专业为纽带,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职业素养传承与发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1.校企共育“双主体”实施工匠人才培养。(1)以“校中厂,厂中校”为建设路径,使校企深度融合,铸就工匠精神。校企共同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平台,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校园文化。校企构建理实一体,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职业院校将工厂的生产环境、氛围与生产项目引入学院,构建生产性实训生产场所,为学生提供“实战”平台,实现人才“无缝”对接。划定部分区域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尝试,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进行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体系。调整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对接,实现精细化教学,为社会提供具有高素质技能的专业人才。尤为重要的是,结合教学任务,将素养要求融入专业教育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体系中,形成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内涵。(3)校企双主体模式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工匠人才。供需双方共同编写工作页、讲义、教材。探索企业科研项目,生产任务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的结合,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现学校与知名企业及企业成熟项目的稳定合作。同时,因地制宜,吸取各种课程的长处,形成一种“多元整合”课程观,建设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又可以以课程项目申报相关知识产权(专利、项目申报等),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
2.工匠个体差异化培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也逐渐多样化。“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缓慢动态发展的过程,应切实在培育过程中根据个体特性实施多元考核方式,并鼓励供需双方共同对学业进行考核。让企业参与到学业考核中,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内容、考核细则,各司其职,共育适应新常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师资共享实施匠心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过硬师资队伍。只有具备优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工匠精神”才能得以传承与培育。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强化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同时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发展平台,以“内培、外引与外聘”等方式,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能比赛,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开发企业的科研项目,参与其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的职业能力,了解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和最新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使高职教育紧密与社会经济需求相结合[9]。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从企业选聘一批高级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校中厂、厂中校”从事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实践环节,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学生精于细节、严谨专注的职业态度。
四、结语
“工匠精神”培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重要一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进行有效耦合。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应将“工匠精神”贯彻到学习全过程。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开发课程、差异化个体培育、师资共享等方面提出职业院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建议,以期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强化专业和工作态度,实现高职生更好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