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及控制研究
2018-12-05赵甜甜
赵甜甜
(浙江财经大学,杭州 310018)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模式的稳步推进,我国农业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农业产业的规模经营终将成为大势所趋,但这也使现有的农业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鉴于个别农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信用水平低,这些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农业供应链的金融业务,将个体农业企业整合到产业链中,为其作为信用主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农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将商业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机结合为一体,有效控制农业企业供应链系统为主体的个人信用风险,但也会导致供应链企业的信用风险。供应链企业的信用风险具有更大的风险扩散特性,其风险敞口将对金融机构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本文针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分析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得出了导致信用风险的主要风险类型,并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和信用风险控制策略的结论。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超过26万亿元,而2015年,我国商业保理量仅为2 000亿元左右。可见,相比于巨大的应收账款,还有大量的供应链金融需求没有被满足,市场缺口很大,但银行资金还是主要投放在了城市建设上。这样,在面对农业金融巨大的市场缺口上,农业供应链金融就有了更多的市场价值与空间。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目前我国农业供应链融资的现状来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无法达到产业供应链的成熟程度,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信用数据缺失。一方面,产品数据不能反映风险的变化,信用风险难以预测;各参与方之间信息不对称,风险变化观察困难;商业银行的贷款回收期长,出现违约的频率高于预测值,这些都会给银行增加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供应链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还行,但消除信用风险还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是所有涉农平台亟须解决的问题。
2.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首先,单个农企的规模小、实力弱、信用水平较低,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所以,供应链金融主要依靠核心企业,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而有着巨大规模但分散的中小企业需求得不到满足,没有资金注入,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损害整个供应链。
3.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运营成本高。由于农业产业具有高度依赖自然等特殊性风险特征,这使得专注于传统金融业务运作模式的金融机构并不能提供农业产业所需要的金融业务服务。再者,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各方都要对产业链有充分的了解,对统筹能力和技术要求很高,使得运营难度很大。资金方面,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对企业的信用和实力要求较高。信息成本方面,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违约率,重视交易信息真实性,而为了确保信息真实可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信息成本也很高。
4.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特征,这种季节性特点使得农业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存货周转较慢,流动比率很高,无法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农业生产,包括种植、水产等,都有明显的周期性,资金周转费时长,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更大。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应对策略
1.构建控制合作的农业供应链成员企业准入机制。首先,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农户和小企业的财务信用风险评估,包括其信用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控制农民和小企业的准入机制。其次,严格把控核心企业的进入。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核心企业几乎垄断,则这个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就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市场波动性较大,就会降低供应链的稳定度。因此,垄断企业一般不太适合作为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核心企业。所以,银行应该对供应链金融当中的核心企业进行严格的准入机制,选择稳定性好、信用度高且合作程度比较高的核心企业展开业务。
2.完善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以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评估主要是审核其财务报表、固定资产和担保形式,是一种基于数字财务控制的评价模式,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非财务特征指标也很重要,例如农企所处的行业特质及管理者素质等。为此,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应当包括非财务特征的评价指标,从而确保评价体系可以将其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合为一体,在了解供应链金融的实际情况后,把过去对传统融资的一系列静态、单一、被动的信用模式转变为动态、多渠道、主动的信用模式。
3.完善农业链条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合理的风险预警成为必要措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应当针对农业供应链的特点,对当前其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预测,采用农产品市场变化的实时化监控数据预警潜在风险。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不仅能预测风险,还要制定一系列应对突发状况的措施,缩短从确认风险到处理危机所用的时间。
4.建设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信息网络平台能够实现银行和个人或者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全面地掌握客户的信息,使银行受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运用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合约来对冲农业链条中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成分拆分、息票期限置换、抵押终止等手段降低金融风险。
结语
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特点、类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信用风险做出合理评价,同时分别从农业供应链及银行角度对降低信用风险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