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贵州省扶贫发展模式与路径创新
2018-12-05唐小平
唐小平,周 雄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阳 550022)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作为全国脱攻坚的主战场,对全国的脱贫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贫困人口为372.3万,贫困发生率降到10.6%。总的来看,贵州省扶贫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攻坚拔寨期,脱贫攻坚任务发生了变化,脱贫工作正在由全面脱贫转向极个别深度贫困区精准扶贫转变,惠顾优化调整脱贫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时间紧、任务重。剩余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广大老少边穷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促进共同富裕是贵州省扶贫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继续加大对深度贫困区的扶贫开发,同时优化调整脱贫地区的产业结构,保持产业发展的活力是今后开展精准扶贫战略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贵州省扶贫发展模式
1.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近年来,贵州省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各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已经形成较合理的产业发展体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互联网(大数据)+”“企业+平台+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市场”、绿色旅游扶贫、“村企合一”、乡村金融等产业扶贫模式,以经济为导向,带动扶贫工作精准实施。通过紧抓产业扶贫这个根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批符合贵州本地的农业产品品牌、农业公司和农业信息交易平台,带动了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在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改变的同时,社会生活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的建设、特色手工艺品的外销等等,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逐渐进入旺季。以“大数据、大扶贫”等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贫困发展地区为出发点,规划形成一批物流园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公园区、“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模式园区。全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地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做到真扶贫、扶贫真、贫真扶,不遗漏每个贫困点,确实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2.教育扶贫发展模式。教育是影响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因素,能有效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1]。教育作为扶贫的推进器、加速器,要精准定位教育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的地位,认真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实现教育在贫困地区全覆盖,让老少边穷地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近年来,贵州省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度,在农村贫困地区实行学前适龄儿童教育、农村义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进行相应的财政补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三年中专”计划,规划建立中职院校城、大学城。在发展教育的同时,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农民还开展创业培训、技术支持,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一户一技能”的培训,全方位地进行创业指导。对各种农业发展公司、咨询公司、培训机构和合作社给以一定的政策补助,以它们为平台,向全省农村地区农业进行各种科技教育服务,尽一切力量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2]。
3.易地搬迁扶贫发展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异地搬迁集中安置,能有效地改变贫困地区人口的资源禀赋,改善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劳作方式,进而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变原有的救济式扶贫方式,把不适宜居住地区的贫困人口向外迁移、集中安置,改变贫困地区原有的生活劳作模式,拓宽贫困地区的脱贫渠道。新时期,贵州省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在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工作原则下,探索出一系列符合贵州实际情况的搬迁模式,积极总结推广“五个三”经验、凯里模式。“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共建成安置点1 221个,实施易地搬迁扶贫105万人,异地搬迁扶贫工作起得显著性成效,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贵州省“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写道:继续坚持易地搬迁扶贫政策路径,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调整,坚持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符合实际的经验;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岗定搬、以产定搬;确实解决搬迁群众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问题,确保200万应搬迁人口在2019年全部搬入新居[3]。
4.生态扶贫发展模式。从十八大召开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直贯彻在贵州省的扶贫工作中。贵州省积极转变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及“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创建生态扶贫模式。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吸收国内国外绿色扶贫经验,推动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民族地区绿色生态发展模式。通过提升、优化民族地区优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发展经验,实现生态脱贫。在紧抓产业发展的同时,坚决不过生态红线,以生态红线的画定来布局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围绕生态优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经济“四型”产业产值已占地区产值的33%;坚持绿色贵州建设,森林覆盖率达52%;加大石漠化治理的进程,防洪减灾效益达200多亿元;绿水青山、民族风情、天然氧吧等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实现了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5.政策扶贫发展模式。扶贫政策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石,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与实施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前提。扶贫工作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实现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改变原有的贫困面貌[4]。而扶贫政策就像是扶贫工作中的指向灯,在总体布局上指引扶贫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是贫困地区发展的保障措施。扶贫策略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完善。新时期,贵州省在坚持“大扶贫”政策方针时,积极探索适合地方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形成“政府部门进村帮扶”政策、“基础党建+”政策、“一对一帮扶”政策、“三变”改革经验、“塘约”经验、“湄潭模式”等政策、措施和经验,有效地促进了贵州省扶贫工作的发展。从国家政府到社会团体、从企业公司到个人,总结推广扶贫经验,从总结上升到政策实施,最后完善推广,极大地丰富了政策帮扶体系。
二、现实中实现精准扶贫的障碍因素
在过去的“十二五”里,贵州省立足于扶贫,坚持绿色发展,全方位、多领域地优化调整,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中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实现了由解决温饱为主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转变[5]。贵州省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任务重、时间紧,在此期间涌现出一系列的脱贫发展模式和经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力全省脱贫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五年间,贵州省的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 149万人降到2016年的372.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降到10.6%,平均每年减少150万人,2017年还将减少贫困人口近100万人。但要清楚地认识到,贵州省扶贫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攻坚拔寨期,非一两个扶贫模式或经验就可以解决的。特别是剩下的200多万人分布在全省老少边穷地区,分布范围广,扶贫难度加剧,扶贫模式应该由原来的全面脱贫转向精准扶贫转变[6]。总结贵州省多年来扶贫工作、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在快速完成扶贫任务目标的同时,扶贫工作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交通出行是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活生产设施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贵州省现在已经完成“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建成高速公路5 582公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出行难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还存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人们出行都是靠脚力和一些简便的出行工具为主。道路不通,当地的经济何来发展?近年来回乡创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家乡道路不通、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创业项目的开展与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还有待完善,“一村一校”计划、乡村卫生院建设、农村书屋计划落实不到位。贫困地区的生活生产学习情况弱,自我发展能力低,创新能力不足在扶贫工作中越来越突出[7]。
2.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乏力。近年来,贵州省从扶贫战略出发,引进和投资了许多发展项目,在全省各地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这些项目、工业企业在前期投资建设时带动了一大批贫困地区的人员脱贫致富,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发展乏力。诸如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及重复投资超过市场饱和度、产业规划不完整、环境生态污染等一系列发展问题,成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的阻碍因素。初心是要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却成为与贫困地区争夺扶贫资源的被扶贫者。新时期,如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发挥产业结构的带动优势,成为扶贫工作中的又一个难点。
3.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资源要素流通不畅。在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省是个典型的农业发展省份,农业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比重一直很大。改革开放后,贵州省市场经济也慢慢活跃起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市场经济效益在发展中也逐步显现出来。不过由于改革开放得晚,加之又在内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流通不畅。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山区,仅有土地等自然资源禀赋,却缺少资金、技术等其他发展要素投入,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扶贫工作趋于形式化,监督体系不合理。“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全国扶贫工作的开展与评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在这惊人的成绩后面还存在着官僚作风、形式作风的问题,诸如:大量的扶贫资金被挪用;扶贫项目被官员内化使用,变成自己的捞金的手段;某些官员小题大做,扶贫工作就是一个形式过程;扶贫工作评估不合理、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只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向扶贫领域发力的同时,却忽视了贫困地区的受力点和受力单位,扶贫资源被极大地浪费,扶贫效果也不是那么的凸显。甚至出现了社会本职工作不做,只要扶贫工作有成效就行的现象。这种全社会参与的扶贫模式是否可以更加精准、扶贫力量更加集中?扶贫不应只是表面工作,不局限于形式,而是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不再贫困、发展不再受环境制约,要正确理解扶贫的含义。
三、完善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研究
贵州省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冲刺阶段的关键期,要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继续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确保在2019年以前全部完成脱贫任务。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贵州省摆脱贫困落后的重大发展机遇,是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干部工作作风、项目推进力度、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好考评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认真打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战。
1.整合扶贫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扶贫工作进入脱贫攻坚期,原有的一些扶贫方法、经验可能不再适合,应该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向深度贫困区投入,集中优势力量、因地制宜的做好扶贫战略安排。优化扶贫项目的选择,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做到在贫困地区发展帮扶贫困地区,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贵州省的深度贫困区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要继续强化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继续完善“一村一校”“乡村医院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投入,继续加快互联网、乡村公路、骨干水源等基础性工程的建设。坚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统筹乡村治理。利用各种渠道提升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改善优化生活生产环境。
2.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产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结构布局。同时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引进一些符合扶贫实践情况的改革经验、措施,做到内化吸收,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紧抓产业扶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扬长补短、扬长避短,集中力量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稳定脱贫。注重扶贫项目、产业的选择,实现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优化资源的最佳使用,实现项目长期性、持续性发展。
3.完善经济市场建设,规范民间融资渠道。贵州省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前面的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改革经验。要全面推广农村“三变”改革和“塘约”经验、“湄潭模式”等改革经验模式,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挥市场效应,合理调节经济发展。充分运用创新思维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脱贫攻坚,不断激发内生源动力,激发社会创造力。促进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加快农村地区的市场发展。同时,要规范民间的融资渠道,完善农村融资体系建立,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障农民群众投资渠道、来源稳定,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建立扶贫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监督体系。当前,贵州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决战阶段。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加大对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支持,对脱贫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适时记功、表彰,对在工作中不负责、违法乱纪的及时批评指正。发挥基层党员先锋队的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从严治党政策,加强专项审计,加大巡查监督作用。健全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着力发现和严肃查处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帮扶工作不到位,以及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形式主义等问题,严惩重处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
四、讨论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全省形成了以“大扶贫”思想主导的社会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开展扶贫行动,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和社会动员体系,形成了工作向脱贫看齐、资源向脱贫攻坚集结、社会各界向脱贫攻坚发力的局面。但是,新时期贵州省的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开始发生转变,脱贫任务更加艰巨。深度贫困地区转变为精准脱贫的主战场,同时还要防止已脱贫群众再次返贫。
脱贫工作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打击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集中社会各界扶贫资源,在深度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的选择脱贫项目,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平稳脱贫。继续优化调节已脱贫地区的产业结构,保持各扶贫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实现脱贫群众生活经济条件较好发展。针对扶贫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纠正,保障脱贫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