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2018-12-04颜明利
颜明利
摘 要: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是实现当前凤阳县小麦增产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该文介绍了凤阳县小麦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小麦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凤阳县;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7-0057-02
小麦是凤阳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杂草是制约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生物灾害。抓好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对于确保凤阳县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小麦主要的病虫草害种类
凤阳县小麦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虫害主要有小麦红蜘蛛、小麦蚜虫等。小麦田杂草有30多种,恶性杂草10多种,麦田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组成,其中在在凤阳县危害比较严重的禾本科杂草有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硬草、牛筋草、野燕麦等,阔叶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拉拉藤、马齿苋、荠菜、苍耳、田旋花、反齿苋等。
2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坚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环保”理念,坚持病害“防重于治”、害虫“达标”用药的控害思想。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种植小麦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对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措施。
2.1 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2.1.1 纹枯病 纹枯病在凤阳县小麦田发生比较广泛,属侵染期长、流行速率低的土传病害,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小麦地连作时间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发病重;氮肥使用量大的田块纹枯病重于一般田块。采取农业措施为基础,以药剂防治为重点的防治策略。其防治措施为:
2.1.1.1 农业防治 种植耐病和感病轻的品种。新麦18、郑麦9694、皖麦19等对纹枯病耐病性相对较强;加强健身栽培,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降低群体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合理轮作,减少菌源;提高整地质量,培育壮苗,加强排灌设施建设,做到沟渠配套、排灌方便,以降低田间湿度等。
2.1.1.2 化学防治 小麦纹枯病在抓好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春季喷药防治。拌种药剂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3%拌种加水2~3kg。小麦起身拔节期,是纹枯病易发阶段,凡病株率达到10%的田块,每hm2用12.5%井冈蜡芽菌水剂2250~3000mL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450g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0~450g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mL兑水750kg喷雾,重发田块7~10d再喷1次。一般在上午露水未干时用药,药液喷洒到小麦的茎基部。
2.1.2 白粉病 密植、氮肥用量过大、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率高,病情严重。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健身栽培为基础,科学药控为关键的策略。
2.1.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凤阳县种植抗白粉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有济麦22、良星99、杨麦18等;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氮肥不宜过量;加强健身栽培等。
2.1.2.2 化学防治 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对病叶率达15%以上的田块,每hm2用20%三唑酮乳油600~750mL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900g兑水450~750kg喷雾,视病情发展,间隔7d再喷1次。
2.1.3 赤霉病 赤霉病是1种高温高湿病害。小麦开花期,高温高湿天气到来的早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早晚和流行程度的决定因素。抗病品种是基础,穗期保护是关键。
2.1.3.1 农业防治 种植抗(耐)病品种。中抗赤霉病的品种主要有淮麦22、连麦2号、新福麦1号等;麦田开沟排水,做到雨过田干无积水。
2.1.3.2 化学防治 在小麦齐穗至开花初期,每hm2用25%氰烯菌酯1500~2250g,或36%多·酮悬浮剂1800~2100g,或25%咪鲜胺乳油750~900mL,或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600~750g兑水600kg喷雾,如遇连阴天,间隔7~10d再喷1次。
2.1.4 锈病 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和栽培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
2.1.4.1 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对条锈病有一定抗性的品种有皖麦33、皖麦52等;合理施肥,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
2.1.4.2 化学防治 当春季小麦田间病叶率达10%时开展防治。每hm2用3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50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600g兑水600~750kg喷雾,视病情发展,在第1次用药后7d再进行第2次用药。
2.2 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2.2.1 红蜘蛛 凤阳县麦田以圆蜘蛛为常见。1年发生2~3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危害重。
2.2.1.1 农业防治 主要措施有深耕、除草、增施肥料、轮作等。
2.2.1.2 化學防治 田间平均每尺行长有虫200头以上,开展防治,每hm2用20%甲氰菊酯乳油450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120~150mL兑水750kg喷雾。
2.2.2 穗蚜 蚜虫是凤阳县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大部分田块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它刺吸小麦的汁液,并传播病毒病。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策略。
2.2.2.1 生物防治 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等为小麦蚜虫主要优势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比例大于1:300时,可有效控制麦蚜增殖危害,不必施药。
2.2.2.1 化学防治 小麦拔节至孕穗期间易发,当虫量达到500头/100株以上时,每hm2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225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加水600kg喷雾。
3 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3.1 稻麦轮作茬 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
3.1.1 芽前土壤处理 在小麦播后芽前,每hm2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0~2250g或50%丁草胺乳油1500mL加水600~750kg进行土壤处理,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添加用水量。
3.1.2 茎叶处理 在小麦3~5叶期,每hm2用6.9%骠马乳油600~900mL或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600g或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900~1500mL兑水600kg茎叶喷雾。
3.2 旱茬田 主要防除阔叶杂草。在小麦2叶至拔节期前,以杂草生长旺盛的(3~4叶)期施药效果最好,每hm2用75%巨星干悬剂15~21g或5.8%麦喜(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150mL或36%奔腾(唑草、苯磺隆)112.5~150g或20%使它隆乳油600~750mL兑水600kg茎叶喷雾。
3.3 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 每hm2用55%普草克浓乳剂1875~2250mL或6.9%骠马乳油900~1200mL加5.8%麦喜乳油150mL或6.9%骠马乳油900mL加75%巨星干悬剂15~22.5g兑水600kg茎叶喷雾。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