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判断力批判》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

2018-12-04燕锋

文教资料 2018年22期
关键词:自由美感

燕锋

摘 要: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基础,把握好共通感的理论内涵是理解康德美学思想的重要前提。但是康德对共通感的阐释不仅运用了德文与拉丁文两种表述方法,还赋予了两层含义,这是中外学界长期忽略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判断力批判》中德文的共通感与拉丁文的共通感分别对应着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与美感相通性生成机制。

关键词: 审美判断 共通感 美感 自由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以自然的形式和目的性为先验原则,建构起一套反思性判断力理论,将《纯粹理性批判》着重研究的“自然”与《实践理性批判》着重研究的“自由”沟通起来,使“三大批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完成他先验哲学体系的架构。

《审美判断力批判》作为《判断力批判》的第一部分,针对的主要是审美问题,但是为了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完美地衔接在一起,康德以判断力为切入点展开对审美问题的研究,并且套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研究框架。于是,具有主观性的、私人性的审美情感在康德美学理论的话语中被言说成审美判断。为了使审美判断像认识判断和道德判断一样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康德找到了共通感作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依据。然而,共通感只是一个建立在假定预设之上的主观原则,而且康德的表述又晦涩含混。于是,审美判断这个能立足经验现象通往理性天国的“通天塔”,很自然地成了一个极易倒塌又令人众说纷纭的“巴别塔”。因此有必要对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共通感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

一、多维语境中的“共通感”

共通感在德文中是Gemeinsinn,拉丁文为sensus communis,两者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都出现过。Gemeinsinn在《判断力批判》中出现16次,主要集中在20节至22节,sensus communis出现7次,除第20节出现1次外,其他6次均出现在第40节,而且第40节提到的共通感无一例外用的都是拉丁文。其实,在康德完成《判断力批判》之前的《〈逻辑学〉反思录》和《〈人类学〉反思录》中就多次提到过共通感,在这些文献中康德绝大多数情况下用的是拉丁文的sensus communis,而且我们从中可以明显看到维科、哈奇森、夏夫兹博里等人的影子,同时能看到康德在这一时期已经用共通感解释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和审美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了[1]。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看,一般认为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在含义上基本没有差别,即使个别研究者意识到其间的差别也只是认为Gemeinsinn是被康德先验哲学体系改造后的作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依据的共通感,而sensus communis有前人用法的影子,带有经验性意味,因此在《判断力批判》中有时候要翻译为“普通感觉”[2]。

由于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在英美世界都被翻译为common sense,于是由英文再转译为中文就往往译作“共同感觉”。比如由韦卓民翻译的卡斯拉的《康德<判断力批判>解义》和由曹明、苏婉儿翻译的汉娜·阿伦特的《康德政治学讲稿》就将其中的common sense翻译为“共同感觉”,有意思的是《康德政治学讲稿》中出现的sensus communis却被译作“共同体感觉”。就《判断力批判》的几个中译本而言,对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的翻译也不尽相同,宗白华、曹俊峰、邓晓芒将这两个词都翻译为“共通感”,牟宗三和李秋零则将这两个词统一翻译为“共感”。在汉语界经常看到,一些学者在著述中将康德的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都翻译为“共同感”,甚至是经验意义上的“常识”。

以上谈的好像只是语词问题,其实不同的用语意味着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翻译意味着不同的理解。毫无疑问,康德将共通感设定为审美判断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依据,因此对这一概念进行经验性的理解是不符合康德的本意的。“共通感”这一翻译在汉语中容易误解为经验意义上的“共通的感觉”,就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感觉是经验的,而感性才是先天的一样,因此朱光潜先生将其译为“共同感觉力”[3],无疑是建立在对康德共通感理论深刻理解之上的。但是为了使本文的表述与诸多引文相衔接,不能采用朱光潜先生的翻译,只能忍痛从俗,采用“共通感”的译名。

二、共通感的两层含义

康德的共通感理论之所以令人费解,是语词及翻译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其在理论上原本就异常复杂,而康德的表述又极其晦涩难解。致使郭立田认为康德对共通感论证的理由是不充分的,论证本身又是混乱的和不能令人信服的[4]。然而共通感作为审美判断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依据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宗白华先生认为这一思想虽然难懂,却极重要[5]。为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共通感理论。

为行文简捷起见,在此不对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冗长、繁复的语句进行引述和分析。由于曹俊峰在《康德美学引论》中对共通感的解读精确而简明,不妨征引如下:“共通感即共同的心意状态”[6],“心意状态的普遍可传达性即共通感”[7]。前后两个解释都非常清楚地说出了共通感的两层含义:首先,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具有相同的心意状态;其次,这种相同的心意状态可以普遍传达,也就是说人们彼此间是相通的。可见,共通感其实具有“相同”与“相通”两层含义。或许有人认为这种区分是不必要的,因为对人而言“相同”自然“相通”。通过后面的分析会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美感的相同性与相通性不仅在外在表现上是有差异的,而且二者各有其产生的内在机制。

(一)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分析

在《判断力批判》的第21节,康德以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推定人类在进行认识时具有共同的心意状态,并进一步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人们诸认识能力具有确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在每个人那里都是相同的,并且会通过相同的情感得到确认。康德在这里论述的是他在《判断力批判》第40节称作逻辑共通感的生成机制,这一机制被朱光潜先生恰当地表述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8]。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第20节将共通感解释为认识能力自由游戏的结果[9],这里的“认识能力自由游戏”就是他此后提到的“知性与想象力的主观的协和一致”[10]。为了给审美判断的普遍必然性找到先天依据,康德以认识类比审美,认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知性与想象力具有确定且相同的比例,自然能产生相同的审美情感,于是预设了审美共通感的存在。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所共同具有的由知性与想象力的自由协调运动产生的心意状态,便是相同的审美情感得以产生和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依据,就是这里所说的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

审美共通感的存在只是学理上的推断,因此康德说:“它(指共通感)不是说,每个人将会与我们的判断协和一致,而是说,每个人应当与此协调一致。”[11]也就是说,审美共通感只是一条主观原则,不同于知性的客观原则,只具有主观内在的有效性,不能在经验中证实。其实,即使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理有固然、势无必至”的情况,比如对于一道数学题,每个有理性的人都应该得出相同的答案,但事实未必。然而,认识仰仗知性的客观原则总能分出个真假对错,而建立在审美共通感之上的审美判断很难在经验中真正达成一致,更难分出个是非高下,“因为一个审美判断不是任何客观的和认识的判断,所以这种必然性也不能从确定的概念中推出来、因而不是无可置疑的”[12],因此康德将审美共通感称为“理想的基准”、“必然的理念”[13]。

还要指出的是,逻辑共通感与审美共通感虽然都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情感,但是二者产生的愉悅感是有区别的。逻辑共通感是与规定性判断相联系的,规定性判断是通过想象力将感性杂多与知性提供的确定概念相联结完成的,与之伴随的愉悦感也是想象力和知性完成联结任务后产生的。审美共通感则是与反思性判断相联系的,在反思性判断中,想象力既不受客体的确定形式束缚,又不受知性概念的约束,于是充分释放了自己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由于知性在其间难以完成提供概念的任务,又要面对由想象力构造的审美表象,于是只能无目的地与想象力进行自由的游戏。可见,由逻辑共通感产生的愉悦感是想象力和知性完成劳动任务之后产生的轻松感,由审美共通感产生的愉悦感则是想象力和知性在自由游戏过程中带来的自由感。所以,由审美共通感产生的自由感是独特的,它跟逻辑共通感产生的轻松感、欲望实现后带来的满足感、被实践理性所规定的敬重感都是有区别的。

审美共通感虽然是由逻辑共通感类推出来的,虽然是作为假定被预设下来的,但是其在康德美学体系中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为首先它为审美情感的独特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是使审美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并由此建立一门学科的重要前提。其次,它为审美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提供了保障,因为只有审美情感是普遍可传达的,才体现了一种规律性,才具有可研究性。

(二)美感相通性生成机制分析

由知性与想象力自由协和一致产生的心意状态仅仅保证了审美情感的相同性,不足以保证人们彼此之间就能意识到这种情感是相同的,因此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尚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美感的相同性仅仅是审美情感具有普遍可传达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于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第40节进行了另一番补述。

在第40节,康德提出了所谓的判断力的准则:“个人可以站在每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14]正因为个人可以站在他人的地位上思维,我们才会意识到他人的所思所感,才最终保证了人们心灵的相通,我们有理由将判断力的准则看作美感相通性的生成机制。

邓晓芒结合判断力的准则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40节的共通感理论进行了准确的阐释:“所谓共通感就是说能够普遍传达。通过审美,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思维,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可以站在每一个人的地位上思考,我们可以把自己想成每一个人,然后,我们断言,即算是他也会感觉到这东西是美的。”[15]通过这个阐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审美情感之所以具有普遍可传达性,是因为存在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保证了人们审美感受的相同;二是建立在判断力准则之上的美感相通性生成机制保证了人们审美感受的相通。至此,康德对审美情感为何具有普遍可传达特性的论证才真正宣告完结。

国内有学者将《判断力批判》第40节内容视为对共通感的经验效果的一般性阐述而不予重视[16]。其实在第40节,康德在提出判断力的准则之前就已经明确说过:“这种评判能力在自己的反思中(先天地)考虑到每个别人在思维中的表象方式,以便把自己的判断仿佛依凭着全部人类理性……”[17]可见,康德已经明确指出,判断力的准则是一条先天准则,而非一条经验性的规则。

通过对判断力的准则的分析可以看到,美感的相通性其实是通过自我反思和换位思考得来的,也就是说通过反思而意识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通过换位思考而意识到别人也会有相同的审美情感,最终确认审美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正如卢春红所说:“当其站在每一个‘他人的角度时,共通感包含有走出个人私有性质的共同性,而当其站在‘每一个他人的角度时,共通感概念同时包含着超出感觉局限的普遍性。”[18]

如果我们对判断力的准则的本质进行深入探源,就会看到其本质就是自我意识。正如邓晓芒在《哲学起步》中所说:“反思、换位思考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看到了我们精神的共通性,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意识。”[19]在审美过程中,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共通感给出了自我反思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实现了人类心灵的相通,保证了审美感受的普遍传达,于是在审美经验中才有了所谓的共鸣现象。

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康德哲学的一般意义在于指出了普遍性与必然性那样的范畴的源泉就是主体——在我的自我意识中的自我[20]。如果说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认识所具有的普遍性、必然性归因于作为先验自我意识的先验统觉,那么作为保证审美判断具有普遍可传达性的共通感同样源于自我意识,只不过前一个自我意识是将对象内化为自我,后一个则是将自我外化为他者。如果以一种辩证的眼光看,这两者其实是同一个自我意识的反向运动的体现。但是自我意识在审美领域比在认识领域表现得要高出一个层次,因为它实现了由主体内在的普遍必然性上升为主体之间的普遍必然性,无怪乎康德的后继者会在其共通感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共通体”这一概念。

综上所述,康德的共通感其实具有两层含义。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源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共同具有的心意状态,即知性与想象力的自由协调运动。美感相通性生成机制被康德称为判断力的准则,即个人可以站在别人的地位上思维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其本质为自我意识。

三、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的关系

在《判断力批判》的20节至22节,康德主要对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进行阐释,把共通感写作德文的Gemeinsinn。在第40节主要对美感相通性生成机制进行阐释,把共通感写作拉丁文的sensus communis。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是偶然吗?出现这种区别的原因是像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样吗?

康德是一位极其严谨的学究,特别是在其“三大批判”中,同一个意思的德语词与外语词在他的思想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共同具有现象含义的德语词Erscheinung和希腊词Ph?覿nomenon之间就有不小的区别,因此邓晓芒在翻译《纯粹理性批判》时,将德语词翻译為“现象”,希腊词翻译为“现相”[21]。

康德本人或许意识到共通感其实蕴涵了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与美感相通性生成机制两层含义,但是这二者是为了解决审美情感为何具有普遍可传达特性这同一个问题而提出的,因此在他的语境中这二者是纠缠在一起不易梳理清楚的,所以只是用两种表述进行了非常含糊的区别,没有在文本中做出特别说明。因此,所有中译本除在个别地方根据文义把sensus communis翻译为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感觉”外,对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均未在翻译上做出区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有李秋零的中译本对康德所有用到sensus communis的地方都进行了特别标注,李秋零译本的做法无疑是比较好的。

洪汉鼎在其新著《〈真理与方法〉解读》中探究了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的词源及具体含义,并将Gemeinsinn译为“共同感觉”,将sensus communis译为“共通感”,鉴于洪汉鼎业已指明Gemeinsinn在德国古典哲学里是指人类天生具有的一种判断能力[22],再以经验性的“共同感觉”翻译无疑是不合适的,因此Gemeinsinn用朱光潜先生“共同感觉力”的翻译无疑是最好的,与之相应,sensus communis便可译为“共通感觉力”。如果从俗从简起见,将Gemeinsinn译为“共同感”,将sensus communis译为“共通感”可行。

参考文献:

[1]康德,著.曹俊峰,译.康德美学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87,319.

[2]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5.

[3][9][10][11][12][13][14][15][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63,74,78,76,73,76,136,135,136.

[4]郭立田.康德《判断力批判》文本解读[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6:93.

[5]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21.

[6][7]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201,204.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63.

[16]周黄正蜜.论康德的审美共通感[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0.

[18]卢春红.情感与时间——康德共通感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79.

[19]邓晓芒.哲学起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43,144.

[20]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演讲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58.

[21]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6.

[22]洪汉鼎.《真理与方法》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44.

猜你喜欢

自由美感
几何映射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