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

2018-12-04赵晓宁新乔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技术装备学堂教育

赵晓宁 新乔 任熙俊

1 引言

凡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其何时开始又如何发展,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现在看来是一项值得期待的研究性课题。然而,在近乎湮没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的片段及模糊记忆中寻找和发现其轨迹,其实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工作。尽管如此,通过长时间对各种文献资料的研究及史实的比较分析,还是可以大致梳理出其发展线索。基于实际,将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分成三个大的阶段,即清末民国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为止的初步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跨越式发展时期。为叙述方便起见,本节主要讨论清末民国时期教育技术装备情况,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将在之后讨论。

2 晚清与西学东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的萌芽

中国的教育技术装备萌发于19世纪中叶以后的晚清时期。清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轻易轰开了这个天朝大国的海防城防。资本主义携带以宗教为先锋的西方文化连樯接帆大举进入中国,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与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和儒家文化形成剧烈冲突。在这一“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背景下,清末不得不自上而下进行一系列变革,兴新学、废科举的教育变革成为一时之要务,一批晚清重臣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新教育,开展科学教育,兴办新式学堂。而这些恰与西方文化传播要求相契合,西方教会为了传教的需要,鼓励传教士以创办西式学校为立足点,传教士大批涌入,积极创办一批西式学堂、教会学校,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

1818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开设面向华人的学校——英华书院,引入西方近代办学模式,开设科学课程,引入实验教学设施,建立植物园、图书馆,并在开办学堂章程中首次规定了教学设施、经费使用等有关管理内容。1836年,这所学堂转至澳门,更名为马礼逊学堂,1842年又迁至香港,开设有国文、英文、算数(后增代数)、几何、地理、生理、历史、音乐等课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学堂。

清末洋务运动以来开办各类教育过程中,尽管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基本上处于模仿阶段,主要是学习日本,教学仪器设备与学制、课程、教材乃至西方近代教育理念采取打包方式一并引进,这属实是一个处在日益深刻的变局中的,同时又是一个既积贫积弱又无近代工业基础与实力的国家,对时局一种理性的判断及挽救教育的无奈选择。这一过程虽然给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开端深深地刻上了舶来品的历史印记,但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教学设施得以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清末教育变革带动了教育技术装备的产生。一方面,清末社会大变革带动了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创办新式学堂,产生一批各类新式学校,新式教育迅速扩大了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为教育技术装备进入教育领域开辟了道路,为教学仪器设备的引进、发展生产制造提供了可能的理由和条件。

这一时期的教学仪器设施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朝廷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海外采购;二是地方集资筹集和士绅捐赠,部分海外留学人员和学务考察人员带回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三是传教士从海外筹集或由西方教会为办学需要筹集输入。如天津海河中学原为1907年德国人创办的德华学校,現仍完好存有百年前的100余件教学教具,包括物理教学仪器,产自德国的生物标本、人体结构模型、弧光幻灯机等,是当时天津进口的第一批教学设施,从20世纪初开始,曾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

但上述也并非全部。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由完全输入向部分自主生产供应转化的初创期。在这一时期,朝廷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注意到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制造生产的迫切性,开始自己组织生产。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时年27岁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借赴日本参加博览会之机考察日本教育,由津绅王奎章捐款,从日本购回理科标本仪器若干,回国后对严范孙等说:“吾今而后,乃知办学之事,非可以草率而为也。”闻言,知名教育家严范孙亟欲赴日本一游。1904年5月,张伯苓、严范孙二人结伴赴日,考察日本教育,回国后创办南开中学,开展新式近代教育,陆续购置、建设一批教学仪器和图书馆、科学馆、实验室。

清末新学时期,以工学并举为特征的实业学堂开始创建。1866年,由清末重臣左宗棠奏请朝廷批准,在船政大臣沈葆桢主持下,在福州创办马尾船政学堂,而教育技术装备成规模、成体系教学应用亦应认为发端于此。船政学堂以培养造船人才为主,初建时称“求是堂艺局”,1867年更名船政学堂。1868年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学期三年。事实上,这也可理解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端,也可称之为校办工厂、教学装备制造、建设的发端。船政学堂既办厂又办学,学习内容包括大量的造船、航海、驾驶、军事专业知识、技能等近代科学知识。船政学堂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实践学习和训练,为此通过进口购置和自制一批机床、绘图、电机、汽轮机、西方书籍等设备设施,设有实习车间和工厂,还专门制造和购买数艘练船及其他设施。1871年,船政学生(其中包括刘步蟾、严复、方伯谦、林泰曾等)驾驶练船完成北起辽东、南至新加坡的远程训练,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人才。

清末初具规模的教育技术装备设施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始于清末直隶工艺总局时期。1905年,天津直隶工业总局创办教学品制作所,开始制作生产第一批国产教学仪器。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托候补道周学熙创办直隶工艺总局,为解决新学创办教学用品问题,周学熙先后开办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劝工陈列所(初名考工厂)、实习工场、教育品制造所和劝业铁工厂。其中教育品制造所创办于天津玉皇阁,创办目的是解决科举初废、学堂方兴,讲授科学缺乏仪器设施的问题。设立教育品陈列馆,先购置各教育图品,罗列分陈,任人观玩考验,以立制造之基础;展出新式学校各科所需教具,包括幼儿园积木与拼图、中小学实验仪器、体育器械等,供办学者参观,需者可在此登记,组织代购,国内不能生产者可从国外进口;附设藏书楼,分类陈设大中小学和各专门学堂教科书、参考书;开设仪器讲演会,聘请中外教员分类示范讲解,每周一次,邀各小学堂教员来此听讲,以了解原理及操作。

1905年,教育品制造所仿造日本的教学用电工产品,制造出中国首台实验教学用威姆爱斯特发电机,也是中国电机工业首台发电机。其后陆续制作35种电学、磁学类教具,这既是中国电机工业的萌芽,也是中国教学实验器材设施制造的发端。

至1906年冬,教育品制造所“已制成各种教育物品二百数十种、5200余件”。1907年,清政府再拨扩充生产成本银二万两,以“仿造教育上各种品物儀器,专备学堂教科之用,以睿发学识,挽回学界之漏卮为宗旨”,设金、木、纸、漆、画、玻璃、印刷等工匠科目岗位。

总体上,教育品制造所自行制造的产品,由于其规模小、产量有限,尚不足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但它的诞生及生产经营活动,标志着专业化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的制造、供应、流通初期完整业态开始出现。

3 民国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

一般认为,我国科学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20年代颜任光在北京大学、胡刚复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物理实验室并进行实验教学到现在,也仅有不足百年历史。近代新学兴起之后,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开始出现在各类新式学堂中,到民国时期,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应用、管理开始走向正规化、体系化,尽管总体规模不大。

基本情况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日益加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经济萧条,教育及其装备发展一直处于深刻的危机和困境中,发展空间十分局促狭小,是民国时期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民国初期的教育技术装备基本上也是三种来源:一是输入,由当局拨款或补贴资金,由教育主管部门自国外采购输入,或者由学校自行采购引入,或者由海内外募集捐助或捐助经费,提供指定项目再采购输入;二是由官办或民办公司生产、制造;三是由学校一般是大学、专业院校主要根据本校教学需要,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实训需要,自行组织研发生产,这种生产以提供本校教学需要设施为目标,一般生产锁定在外部不能提供或价格超出预算、采购比较困难的项目上。

教育技术装备的生产、供应体系在民国初期已形成雏形,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阻断了这一进程。民国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以1937年为分水岭,可分为两个时期。

1)1912—1937年。在清末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至1927年左右,民国政府又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推进教育和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政策措施。到1937年,中国的教育技术装备有了一定发展。其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起到积极影响,成为民国时期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一大亮点。政府主导推动的教育技术装备的引进、生产和应用,一方面促进了近代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入教育,起到示范领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学仪器设备、教学新模式与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刺激了教育技术装备的整体发展。

2)1937—1949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政府不得已做出教育大迁移决定,将要沦陷的华北、华东以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高校陆续向西南、西北大后方转移。在这场世界教育史乃至战争史上史无前例的教育大搬家中,转移学校的师生员工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克服长途跋涉的艰难险阻,在政府部门和军队的协助下,依靠有限的交通工具和人力,把一捆捆图书资料、一箱箱仪器设备转移到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的新学校,为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西南联大创造了抗战教育的传奇。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南迁,抢运部分设备仪器先至汉口,后又转运至昆明,仅清华金木工厂就迁实习设备车、铣、钻、磨、刨、冲、铰机床等16台。南迁人员步行3000多公里,历时两月余,除部分女生及年老体弱者经香港、越南入滇外,其余部分师生于1938年4月至昆明。

南迁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成立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以南迁设备为主,重新设立实习工厂、基地,供教学实习应用。实习工厂设在庙宇里,自己动手又搭建部分工棚,自制部分机床,不仅满足了教学实习需要,还为当地生产了水泵、阀门等产品。1943年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王士倬先生设计了国内第一套直流式及回流式两种航空风洞模型,由实习工厂完成制造任务,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这一时期的教育及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 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以及以高校实习工厂为主的教育技术装备生产情况,是民国时期两个曾对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和具有推动作用的教育技术装备现象。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有相当起色,并且起步还算是比较早的。

电化媒体设施起源于19世纪末,初期以电影、照相、电声、幻灯等为主。1895年3月,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科技大会上首次播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同年12月28日,他们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制成第一架无线电接收装置——雷电指示器。1902年,美国的巴纳特·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电影、照相、广播技术的成熟应用,使教育应用受到启发。实业界看好这一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商机,纷纷成立生产教学用幻灯机、幻灯片、图片、投影器材等专业公司。与杜威等教育家倡导的实用主义、直观教育理念相呼应,教育领域应用也随之扩展,首先在美国,进而扩展至欧洲,兴起视觉教育运动。

石叔明在《视听教育的权威——电影》中指出,所谓视觉教育,就是以实物标本、模型、图表、影片、地球仪、照片、图画、幻灯等作为工具的教育,可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功效。受欧美教育界思想的影响,中国早期教育改革也吸收和引进了视觉教育理念和方法,包括设施。晚清留学归国的近代知识分子和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等,大力主张改变中国教育,积极推进视听教育。1932年,蔡元培任协会主席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建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蔡元培认为,电影是教育之有力工具,对兴我中华大有好处,“我国应当提倡电影教育化和教育电影化”。他对金陵大学开展电化教育的努力给予很高评价和期望:“希望金陵大学能多做一些事,在电影教育方面为全国积累些经验。”

陶行知先生最早将电化手段应用于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的民族教育活动中,就将电化教育方法——“幻灯千字课”应用于教学活动。

大学的电化教育设施引进和使用,始自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从1922年开始,金陵大学已有摄制使用电影的案例,1930年开始又大量引进美国电影。1922年,金陵大学开办农业专修科,从美国购买幻灯片、电影片,配以留声机或口头讲解;进口西部35 mm放映机、摄影机两部,手摇发电机两台,变压器一台等设备,实验影片摄制、翻译影片,用于教学,推广植棉。

1936年,金陵大学设立教育电影部,标志中国大学专职电教部门产生。至1937年6月,自制各类影片28部,译制国外影片多部,供教育部门选映,并到全国100多个放映点巡回放映。从1936年开始,教育部开办“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电化教育正式成为官方用语,电化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入日程。

这一时期,江苏省政府于1930年4月将原镇江县学堂改造建立民众教育馆,占地16亩,房屋90余间。此外,在城区西部及郊县设立两个分场,设有办公室、教室、民众阅览室、生活用房等设施,内设总务、教导、生计、研究、辅导五个部门。在教导部内设置有专门的电化教学和视觉教学股,电化教学主要负责电播教学和电影教学业务,视觉教学股主要负责实物讲演、幻术教学和自然科学实验等业务,后合并为电化教育委员会。

1935年,教育部就已内设电影和播音教育委员会。1936年,民国政府组织专家研讨规范学科名称,明确提出“电化教学”概念,正式确定了“电化教育”为规范名称,开政府推广电化教育先河。各省市则成立电化教育服务处,后扩展改为电化教育辅导处。电化教育部门开展了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活动,包括广播、电影放映、组织摄制教育影片等,表明早期政府及教育部门对电化教育的管理情况。1935年在《中国普及教育方案商讨》中,建议设立中央科学电影制造局,以注资研究制造科学影片、发电机、放映机,免费送各县乡村、市镇播放;设立中央无线电收音机制造局,以出资研究制造无线电收音机,免费分发全国各县乡村、市镇教育场所使用,并在适当地点分区建立大播音台,从事广播现代知识。

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各级各类电化教育专业部设置电化教育专修科,1944年扩改为电化教育专科学校,1945年又改为电化教育专修科,负责培训电化教育高级专门人才。各级各类电化教育专业部门举办的电教人员培训班,历年毕业生计有600余人。教育部统筹发放各省市所需大部分器材设施,每一巡回施教区发给放映设备全套,包括电影放映、发电、幻灯机各一部,供应影片。

电化教育设备制造同步开始。电化教育设备早期见有1934年上海中华无线电制造的三用机和二用机,分别有播放唱片、讲演、收音功能,方便移动使用。

开展了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抗战胜利后,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已初步形成稳定格局。金陵大学传承早期电化教育及人才培养传统,继续电影制作人才培养。1947年11月,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开设视觉教育课程,1948年开设电化教育课程。国立教育学院继续开设电化教育专修科。燕京大学于1948年开设电化教育课程,内容有电影、幻灯、广播等教学应用,开设视听教育课。这期间电化教育专业著述开始出现,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赵光涛所著《电化教育概论》,中华书局出版了舒新城所著《电化教育讲话》。

工学并举:高校工厂的建立和生产 民国初的教育技术装备生产有相当部分是在部分高校、职业院校结合实习工厂,根据实践实训及教学安排进行的。据曾长期任清华大学生产处处长的姜锡华先生在其参与主编的《高校工厂史》及其组织并撰写的《清华产业志》记述,1921年10月18日,清华学校董事会为设立手工工厂事呈报外交部:

“各种教室规模业已齐备,惟手工教室尚存缺口,于教授工程学上有莫大妨碍,拟及时建造手工教室,以便教授。该项建筑费预算约需银元49.980元”“手工教室内应置手工机器,以备教员教授及学生实习之需……大约需教学金2万元”。1921年10月31日,外交部批复同意建造手工教室及购置机器,清华大学于1922年开始建手工教室(也称手工工厂、工艺馆),于192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系专为教授工程学学生,以备教授实习之用”。

手工教室开始只有“铸铁、制模两种机器”,以后又发展有“木工、铸工、金工、锻工等简单机械设备”。1928年,学生人数增加,科目增多,为满足实习需要,又相应添置金工设备,手工教室亦改称金木工厂。1932年,学校成立工学院,工厂规模又有所扩大,扩大了厂房,增置了设备,以容纳更多学生实习;1932年归属机械工程系,主要任务仍是实践实训、生产教学所需仪器设备,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37年抗战爆发南迁昆明,改为机械实习厂。

参考文献

[1]陈景磬.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杜石然,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何東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5]黄源镐.高校工厂史选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6]李鸿儒,姜锡华.清华大学校办产业发展过程刍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4(1).

[7]芦立娟,张继军.物理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及启示[J].大学物理实验,2011(4).

猜你喜欢

技术装备学堂教育
古稀之年上学堂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5年版)
合成洗涤剂工业技术装备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