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的疗效分析

2018-12-04王良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用药治疗雾化肺部

王良玉 罗 静

(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2760)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在临床儿科与呼吸科十分常见,是指患儿由于维生素缺乏、环境恶化以及气候影响等原因引发的上呼吸道炎性病变(又称感冒)[1]。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呕吐腹泻、咳嗽、发热等,对患儿呼吸器官影响极大。哮喘患儿大多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史,一旦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哮喘几率极大,对患儿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阻碍[2]。临床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大多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如何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直受着临床广泛关注。因此特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80例,对雾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8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男孩21例,女孩19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26±0.57)岁;参照组40例,男孩24例,女孩16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93±1.04)岁。80例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疫性疾病患儿、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儿,且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配合本次调查。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对比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较强对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做好患儿常规检查,给予患儿由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42021492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每次2~20mg,再加之适量葡萄糖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具体用量可根据患儿病情而定;再为患儿提供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33021207的泼尼松片进行口服,每日20~40mg,待患儿病情减缓时可适当减量,减少剂量时间应间隔1~2d,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进行雾化联合用药治疗:做好常规药物治疗,再给予患儿由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30411的布地纳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1.3 疗效判定与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展开对比: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消失,呼吸正常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肺部啰音减弱,偶感呼吸急促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肺部啰音以及呼吸困难等无明显改善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咳嗽、喘憋、肺部啰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40例患儿,治疗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参照组40例患儿,治疗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对比[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4029(72.50)8(20.00)3(7.50)92.50%参照组4016(40.00)10(25.00)14(35.00)65.00%χ221.46030.716822.595722.5957P0.00000.39710.00000.0000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情况对比,见表2。

3 讨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一年四季发病率均较高,极易引起哮喘病发作,哮喘与病菌感染、气管炎症、免疫功能异常等密切相关。一旦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感染,可引起患儿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的关键之处在于削弱细胞因子趋化作用,普通抗生素药物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感染,但不能有效清除细胞趋化因子,治疗疗效欠佳[3]。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雾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临床效果理想。雾化吸入治疗是指利用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或者药物粉末分散后,使药物悬浮在气体内,再通过患儿呼吸道吸入肺部达到给药目的,能够对气道进行湿润,解除局部痉挛,达到治疗效果,通过布地纳德混悬剂给药能有效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症状[4]。亦有研究表明,雾化联合用药不利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治疗中,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多是病毒引起,雾化给药只能对哮喘症状起到效果,而对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作用不大,且雾化器携带较为不方便。与此同时,在对患儿进行雾化用药治疗时,需要较高的吸气气流才能将药物吸入患儿体内,但小儿呼吸道发育还欠缺完善,致使药物疗效有一定局限。虽然临床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但本研究中雾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疗效较理想,极大改善了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疗效。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例数咳嗽喘憋肺部啰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401(2.50)2(5.00)0(0)7.50%参照组403(7.50)4(10.00)2(5.00)22.50%χ22.63161.80185.12828.8235P0.10470.17940.02350.0029

综述所述,雾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用药治疗雾化肺部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用药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