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8-12-04魏静玲
魏静玲
(鹤壁市人民医院眼科,河南458030)
当人体眼部受到硬物砸伤、撞伤等均可造成复杂眼外伤,导致患者眼内多种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致使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当睫状体、视网膜等出现脱离时,仅仅采用常规的复位术一般很难成功[1]。如果眼球后段发生损伤,为保住眼球还要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保存患者的眼球和视力,通常采用多种手术联合进行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眼外伤患者65例(92只患眼)的临床资料,观察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复杂眼外伤患者65例(92眼)均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诊为睫状体脱离,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42眼)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4~57岁,平均(34.45±7.36)岁;受伤原因:硬物砸伤14例,车祸10例,高楼摔伤2例,鞭炮炸伤3例,其他1例;视网膜脱离32只眼,其余10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观察组35例(50眼)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5~57岁,平均(34.48±7.34)岁;受伤原因:硬物砸伤 16 例,车祸13例,高楼摔伤为2例,鞭炮炸伤3例,其他1例;视网膜脱离40只眼,其余10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以及眼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术前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剂、糖皮质激素等。首先处理脉络膜上腔出血,经超声生物显微镜作2~3个平行于角膜缘后长度为1.5 mm切口,切穿深层巩膜,长度约为2.0 mm,暗红色脉络膜上腔积血经由刺口排出。然后用10~0缝线缝合切口,完成眼内灌注[2]。眼后节及晶状体处理:实施常规经睫状体扁平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灌注头尽量避开睫状体脱离的离断口。切除玻璃体积血以及脱位或者是半脱位的浑浊晶状体,术中彻底将基底部以及脱入房前的玻璃体切除。伴有视网膜脱离外伤,术中使用玻切头造成玻璃体后脱离并将之切除,重水注入玻璃体腔排出视网膜下液,眼内激光封闭裂孔。术中玻璃体腔填充惰性气体。观察组: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术。患者首先接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完成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气液交换前开展睫状体断离口修补。根据术前UBM结果以及术中房角镜观察定位,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后3 mm作约1/2厚板层巩膜瓣至角膜缘,其范围超过睫状体脱离两端各1~2个钟点。角膜缘后1.5 mm将深层巩膜切穿,切口长2 mm。调整灌注压力,适合使少量睫状体组织随着灌注液流出嵌顿在切口间。使用10-0缝线从深层巩膜切口之一唇穿入,经少量睫状体组织;然后从另一唇出线,边切穿边缝合,渐渐行进缝合,最后将缝合板层巩膜瓣缝合。完成复位缝合睫状体后,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结膜囊涂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眼膏。术后硅油取出后连续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视力、睫状体复位情况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情况。(2)经UBM检查睫状体的复位情况。(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视网膜脱落、玻璃体腔渗血、眼内压升高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两组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比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至 0.05~<0.2优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睫状体复位情况比较 对照组复位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眼
良好30眼(71.43%),未完全复位12眼(28.57%),观察组复位良好45眼(90.00%),未完全复位5眼(10.00%),观察组睫状体复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有4眼(8.00%)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落2眼,玻璃体腔渗血1眼,眼内压升高1眼;对照组出现并发症25眼(59.52%),包括视网膜脱落9眼,玻璃体腔渗血8眼,眼内压升高8眼;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睫状体断离是眼球钝挫伤后的并发症之一,当眼球突然受到猛烈冲击后易导致睫状体脱离,出现持续低眼压得情况。长期低眼压可使视网膜血管麻痹性扩张或者黄斑部水肿[3]。由于房水循环障碍,影响晶状体良好环境,最终导致视力不可逆转的下降。本研究患者接受UBM检查,主要为术前确定手术部位和术后观察睫状体复位情况,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和睫状体复位术,睫状体复位采取睫状体巩膜连续褥式缝合法。由于复杂性眼外伤挫伤程度较重,睫状体脱离范围广,手术缝合睫状体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针对眼后节病变的情况施行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避免再次手术,维持眼压稳定性,加上硅油、气体填充,对术后睫状体复位起到关键作用,临床效果较好[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可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视力,术前39眼视力<0.05,经手术治疗后,视力0.05~、0.2~明显增加,分别有22眼和21眼,尤其是视力0.05~<0.2眼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睫状体巩膜间断缝合法缝合间隙较小,睫状体上腔积液的处理较好,睫状体复位效果良好,手术疗效确切[6]。但该方式手术范围不宜>180°,如手术范围过大,睫状体缝合过密,术后易出现散光或眼前部缺血。有利于睫状体复位,连续褥式缝合确保每个针距保持在一个钟点的距离,使睫状体与巩膜更贴合,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有利于后期恢复[7-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体复位情况和未完全复位患者均发生睫状体上腔存在液性暗区或眼睫状体挛缩等情况,这可能与手术时机、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相关。视网膜脱落根据病情予以气体、硅油填充后复位良好,玻璃体腔渗血经药物治疗1周内均得以吸收,予以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升高。
综上所述,与单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临床效果更佳,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视力,促使睫状体复位,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较多,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术式,以确保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