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不等式问题的思路分析与推广*

2018-12-04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641112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因式根号最值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641112)

纪定春 赵思林 杨 振

1.问题

2.思路分析

此处看到有根号,将根号“去掉”更加方便,可以考虑换元法.因为有开三次方和开平方两个根式,需要同时消除两个根号,则令a=x6,b=y6,c=z6,其中x,y,z>0.

那么,只需证:z6+2x3y3-3x2y2z2≥0(1)成立即可.

思路1分解因式法(直接法)

解析:(1)式的左边=z6+2x3y3-3x2y2z2=z2(z4-x2y2)+2x2y2(xy-z2).

研究组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参照组术后出现脑积水3例,颅内感染2例,切口疝2例,癫痫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8/3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

令xy=m,z2=n,其中m,n>0,那么(1)的左边可化为n(n2-m2)+2m2(m-n),将其进一步分解得(n-m)2(n+2m)≥0,当且仅当m=n,即ab=c2时取等,(1)显然成立.

评注:分解因式法是解决不等关系常见的一种操作手法.将一个多项式化为若干个次数较低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此处主要是巧用代换的方式减少了一个“元”,再与分解因式相结合,很易证明原命题成立,此方法难点在于对项数进行合理处理,此处可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思路2 “减元”法

法1:齐次式“降次”法

评注:齐次式“降次”法是高次多项式能够分解因式的一个特征,还有常见的“埃森斯坦判别法”等.当需要分解一个齐次式时,一般需要除以单变量次数最高项,再通过代换便可以起到降次的作用.在该题目中,显然除以z6,那么可以将其化为二元不等式,达到降次和简化的目的.

法2以“退”的思路探寻

法3齐次式“减元”法

评注:“减元”法又称为消元法,是解决多元最值或解方程组的核心工具.一切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数学问题,一切的数学问题可以归结为解方程问题,而解方程的核心思想是减元(消元).该问题通过减元降低难度,可以很容易进行分解因式,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思路3导数法(通性通法)

解析:先确定主元为“z”,把它视为关于“z”的高次函数来处理,那么问题转化为只需要证明函数f(z)=z6-3x2y2·z2+2x3y3在区间z∈(0,+)上的最小值大于0即可.对f(z)进行求导数,可得f′(z)=6z5-6x2y2z.现在令f′(z)=0,又因为x,y,z>0,那么可得易知在区间上,函数f(z)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函数f(z)单调递增,故f(z)的最小值当且仅当z2=xy时取等号.同样的思想,可以将原式看成是关于x或y的函数来进行处理,亦可达到相同的效果,此处便不再写出.

评注:导数法是高中解决函数最值或极值问题有效的工具之一.导数法对思维量的要求较低,但是对于逻辑运算的要求相对较高.解决该题目的关键一步是要想到构造函数“f(z)”,并且通过函数“f(z)”的性质,进一步来研究和判断此不等式所具有的性质.

思路4利用重要不等式法

评注:重要不等式是解决不等式的恒成立的强大工具,特别是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我们通过化简得到m6+2n3-3m2n2≥0,观察这个不等式的三项系数,容易发现,系数有规律可循,将-3m2n2移到不等式右边变为3m2n2,而前面显然可以拆成三项之和,故可以想到三元算术——几何均值不等式,从而问题得解.

对于问题1的一题多解.对于追求结果来说,一个解法足够,但是一题多解具有多角度审视问题,深层次理解问题的本质,用一个问题沟通了不同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形成优化的知识认知结构.本题目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该问题的解决上,更应该进一步的挖掘隐藏在更深层次的数学内涵和本质,那么我们考虑对问题1进行推广.

3.问题的推广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往往是一个善于把问题推广的老师”.对于一个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往往还是不够的,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它的“变异”形式,即同一个人穿上不同的“马甲”.那么对问题进行推广就有助于我们识别“马甲”背后的数学内涵和本质.

证明推广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引理[1]:

由伯努利不等式可知:当x>-1,n为正数时:(1+x)n≥1+nx恒成立,将其改为参数形式有an≥nλn-1a-(n-1)λn(**),其中a,λ>0,n∈N+,n>1.

猜你喜欢

因式根号最值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实数”检测题
含偶重因式(x—a)2的函数高考题赏析
揭开二次根式双重非负性的神秘面纱
“实数”易错题专练
“巧去根号”求解不定积分
《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