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2018-12-03冀爱斌
冀爱斌
摘 要:公共图书馆有义务也有责任通过服务体系延伸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开展服务的主要手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机制,以期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9-0011-03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主要面向城市开展,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广大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信息素养的差距。这些问题亟须公共图书馆通过有效途径予以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义务也有责任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传播信息文化
公共图书馆作为情报信息的收集、加工、保存、传播和开发利用的重要部门,肩负着其他部门和机构无法替代的社会职能。公共图书馆有责任面向乡村基层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发展信息,满足乡村基层群众的信息需求,提升乡村基层群众的信息素养。同时,公共图书馆将信息服务延伸至乡村基层,也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解决乡村基层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匮乏、信息服务载体缺乏等问题,进而打破信息文化建设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
1.2 有利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应致力于维护乡村基层群众读书看报、获取信息、参与文化活动、享受知识服务等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的,是要保障乡村基层群众能够便捷地享受与城镇群众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但是,由于部分乡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较低,他们不能平等地参与文化活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已基本构建了以基层乡村为网点,以市县两级图书馆为供给主体,覆盖区域内大部分乡村的图书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也在乡村蓬勃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乡村的延伸和发展,文献信息资源传递、基础性知识培训等服务可以直接面向乡村群众开展,这些措施都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图书室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农村基层图书室在设施设备、资金保障及人力资源供应等方面,都与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差距,但从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的角度看,农村基层图书室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升农村基层图书室的服务能力,部分地区通过设分馆模式,逐步构建了地市、县、乡镇、村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对图书馆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促进了基层图书室的可持续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成
2.1 服务主体
服务主体是指根据乡村基层群众的具体要求,为其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及相关服务的机构、组织,包括政府主办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由于自身的本质属性及所具备的职能,可以確保基层民众的公共文化权益,满足基层民众的生产信息需求。如:湖南某地的农家书屋在全面走访调研当地农民对农业生产信息的需求后,立足实际,通过开展农业图书下农村、三农服务讲座、农业专家农村行等系列活动,满足了当地农民的生产信息需求,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项目的发展。
2.2 服务客体
服务客体主要指信息资源的接受者,尤其是文化素质较低的村民。相关调查显示,由于乡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他们陷入贫困的概率高达21%。在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群中,仅有约10%的人可以进行正常阅读。阅读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最直接途径,缺乏阅读将会直接导致思维能力和判别能力的低下,这也是导致乡村基层存在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不良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由于乡村地理位置偏僻、地域广阔,信息传播的渠道较少,降低了乡村基层群众获取信息的效率。
2.3 服务渠道
乡村基层群众接受信息的能力不仅与他们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等主观因素有关,还与居住地信息的供给渠道密切相关。目前,乡村基层民众的信息获取渠道除农家书屋外,还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服务渠道,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许多农民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的主要手段
3.1 提供立足于“三农”的信息化服务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乡村基层群众在农业生产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乡村基层群众的信息需求,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信息服务的优势,实现对“三农”的支持。从现实情况看,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数字图书馆的覆盖网络及健全的参考咨询服务体系,全方位地为乡村基层群众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及项目咨询信息等服务。
3.2 促进农家书屋的发展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由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需要的图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深入乡村基层开展调研,并结合调研情况,形成明确的支持方案,如在农家书屋设立图书流动站,从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收集更多的图书资料。各级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帮助农家书屋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农家书屋拓宽服务领域,降低购入图书的难度,给予乡村基层群众更多、更公平的阅读机会,还能扩大农家书屋在乡村基层的影响力,促进区域内馆藏资源的高效流通。
3.3 开展面向乡村基层民众的培训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各级公共图书馆可以以乡村基层群众的培训需求为出发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加强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加强工业技能的培训等。这些措施既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又能够帮助农民群众树立创新、民主、和谐的新理念,抓住科学致富的新机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4 助力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扶贫领域的重要部门,应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立足于“精准”二字,促进文化扶贫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公共图书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丰富的德育馆藏资源为依托,加强精神文明领域的宣传与教育。二是创新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和方式,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解决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帮助基层干部做好贫困人员的精准筛选工作。
4 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机制
4.1 多级投入,集中管理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提高了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指导政策,这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会得到更多的财政经费,其中包括公共图书馆面向乡村基层群众服务的财政经费。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涉及面较广,仅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根本无法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因此,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还应秉持创新精神,健全投入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作用,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和交流,构建“多级投入,集中管理”的科学体制,并明确公共图书馆面向乡村基层建设的责任。一方面,“多级投入”既能够减轻基层图书馆的财政负担,又符合目前财政体制的要求;另一方面,“集中管理”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及统一配送等方式,既可以使财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又可以促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挥最大作用。
4.2 加强网络建设,保障信息供给渠道的畅通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面向乡村基层开展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各级公共图书馆还应通过各种网络设施,如互联网、局域网等,进一步为乡村基層民众提供馆际互借和联合书目查询等服务,增强各级公共图书馆间的联系,为实现体系内的融合发展提供便利。为了进一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和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应推动面向乡村基层的数字化集群管理系统的形成,保障信息供给渠道的畅通。
4.3 完善监管机制,推动评价体系的形成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经费投入使用效益的重视程度,并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出发点,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各级政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二是完善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基层的考核比例,进而促使公共图书馆服务向乡村基层延伸。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对公共图书馆将服务体系延伸至基层乡村提出了新的使命,公共图书馆应抓住这一机遇,结合乡村基层的实际需要,加快自身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努力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熊军洁.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26-28.
[2]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04/c_1122366 449.htm.
[3] 李晓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图书馆体系服务效能的提升探讨:以东莞城乡一体化图书馆体系建设与服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29-32.
[4] 张赞梅,代玉芬.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社会参与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分析[J].图书馆,2013(2):15-18.
[5] 艾丽斯娜.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6] 王秋云.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7] 张秀菊.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J].图书情报论坛,2015(6):22-25.
[8] 马月丽.基于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背景下的基层图书馆业务培训工作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5):154-155.
[9] 焦晓蕾.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与对策:以漯河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6(2):23,25.
[10] 陈瑛,黄筱玲.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的创新机制研究[J].图书馆,2012(4):79-81.
[11] 何婷,朱素云.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探讨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5(S1):124-127.
[12] 吴正荆,孙成江,李猛.基层图书馆资源配置与服务公平性评价探讨:以吉林省基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7):64-68.
(编校:孙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