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
2018-12-03荣开明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是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重大创新。这些创新不仅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提供了可靠的立论依据、决策依据,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同时,也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总体框架和总抓手,为党和人民确立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8)09-0005-08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自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之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在理论创新上有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更是如此。它不仅一如既往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还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一、总结十八大五年来的历史成就和根本性变革,为新时代打下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意愿,以巨大政治勇气、强烈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一是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三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动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四是坚定不移全面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五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舆论环境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六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七是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八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九是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得到新的发展。十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这些变革又带来了多方面深层次的发展走向上的根本性改变:“在价值取向上,由过去一些地方在实践中相对注重以物为本走向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在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上,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生产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在生产关系上,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国家权力运作方式上,更加注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意识形态上,由相对注重打破‘思想僵化走向也注重解决‘思想分化和凝聚共识;在社会发展上,由注重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走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在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上,由‘回应挑战走向更加注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 这些改变造成了党的执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变得更高,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根本变革显示出社会发展变化的新阶段、新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打下了扎实深厚的实践基础。
二、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新时代提供立论依据、决策依据
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将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列宁斯大林研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方法概括为抓住主要矛盾。他说:“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② 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这一方法,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歷史问题的决议》,恢复并提炼了1956年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③ 正是在这一论断的指引下,我们党制定并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相关路线方针政策,它们成为我国取得当今举世瞩目重大成就的理论根源。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值此重要节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又运用这一方法,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反映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实际,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指明了解决矛盾的根本着力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供了立论依据,为实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从社会生产看,原来说的“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的当前实际。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大都市和其他大中城市的建设,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大幅提升,进入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22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于第一,许多产品质量处在世界前列,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从人民需要看,原来说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表述已经涵盖不了人民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要生活富裕还要有更高质量,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期盼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足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现实突出矛盾看,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已经成为当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成为新时代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要求,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
报告论述这一问题,用词十分科学,用的是“转化”而不是“根本性变化”,是跃升式而不是转折式或取代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质变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所以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是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和整体性的不变之间的关系,并未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体定位及其相关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新思想提供时代背景、奠定理论基石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④ 这是报告的重大创新。“新时代”在报告中出现36次,实际上是报告中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是理解和把握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钥匙。报告中的诸多创新,如新思想、新战略、新蓝图、新使命、新目标、新征程、新行为、新气象等,归根到底都是“新时代”这一概念延伸和拓展出来的。
时代问题、历史方位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提出纲领、确定战略、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时代的判断是否准确,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和成败。“新时代”的提出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法,而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时代是一个多种涵义的时空概念,基本上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⑤。时代的划分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时代概念是从历史观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大的历史时代的判定。如马克思唯物史观基于社会形态更替而划分的历史时代,政治历史学基于政体形式变迁而划分的政治时代,国际政治学基于时代主题转换而划分的世界时代。狭义的时代概念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社会发展某个历史阶段的判定。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从狭义的时代观来界定的。它的空间范围小一些,时间跨度短一些,讲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针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起点新要求而作出的新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个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⑥ 这样的定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使党制定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合乎实际。
“新时代”的定位具有丰富的内涵、明确的目标和重大的意义,这主要从报告所说的五个“是”⑦与三个“意味着”⑧ 体现出来。
五个“是”,一是从发展的鲜明主题看,“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它回答了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二是从战略安排看,“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它回答了新时代奋斗目标、战略安排的问题。三是从价值追求看,“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它回答了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四是从历史使命看,“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它回答了新时代以什么精神状态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的问题。五是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看,“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它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处于什么国际地位、应当有什么担当和贡献的问题。
这五个“是”可以说是对新时代的历史性、实践性、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的规定,是新时代的具体特征和标志,回答了新时代“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问题,说明了新时代的实质是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又是其重要内容和理论基石。
三个“意味着”,第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过卓越贡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但从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中华民族却停滞了巨人的脚步,最终因落后而挨打,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欺压剥削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中华民族有志之士为了民族的振兴,流血牺牲,不懈奋斗,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失败。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⑨ 造成这些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⑩ 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从比较借鉴中,从失败教训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本质,一部分先进分子更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先锋组织——中国共产党,从而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成功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过渡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在以邓小平为核心和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破除了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得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也由此逐步地“富起来”了。在改革开放近40年、新中国成立近6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300多年现代化的路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无限希望。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第二,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纵观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已经有了5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六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其间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始终坚定不移。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成功进行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发展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人取得国内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也先后建成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形成了占世界人口1/3、占地球陆地面积1/4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世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苏联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在治国理政的方向路线上犯了巅覆性错误,最终酿成了上世纪80—90年代出现的苏东社会主义剧变。从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进入低潮低谷。
当时,西方一些人弹冠相庆“世界性的胜利”,鼓噪“马克思主义终结”、“社会主义终结”,而邓小平却明确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義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苏东剧变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胜利,让世人从对比中认识到,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惹的祸,而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酿成的苦果;社会主义并未终结,它正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有强大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说20世纪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那么,21世纪则是中国救了社会主义。正是中国在21世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伟大目标,再次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原创性成果。正如十月革命在20世纪开辟了人类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纪元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驶出低谷走向发展的新纪元。
第三,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虽然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从一穷二白到奠定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但人均GDP仍居世界后列,处在世界舞台边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1位上升至第2位,货物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2位,外汇储备从世界第38位上升到第1位,对世界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已经接近中国历史上的最高贡献率,正在进入世界舞台中心。“西方中心论”者一贯认为,始于欧洲的现代化道路“是唯一成功和正确的发展逻辑”。他们长期只认同一条道路:西方道路;只接受一种观念:现代化等于西方化。历史的大量事实证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无法绕开的,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却可以由各国人民自主选择。中国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不同于西方道路的伟大创举。它摆脱了资本主宰劳动的历史逻辑,摆脱了西方的制度框架、政治模式和文明体系,摆脱了殖民、扩张、掠夺的发展逻辑,摆脱了依附发展、梯度进化的历史宿命,通过“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快速地发展起来,在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开启了更为壮丽的现代化新篇章。
不仅如此,这一立足现实、面向时代、面向未来而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为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当今人类遇到的诸多难题和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治理混乱、秩序不畅、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情势下,“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越来越引起世人注目。党的十九大期间,国内外记者三千多人参加采访,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发来855份贺电贺信,这些贺信不仅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也来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有的外国媒体说,从来没有一个党的代表大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国际关注。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全球性意义会议”;“第一届全球党代会”;大会绘制的蓝图不仅将改变中国,也会让世界更加美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实质上表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来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的新关口,已从过去的接入型转向辐射型。一方面中国以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态度,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资金、技术、人才、服务和文化;另一方面中国又让自身产品、资金、技术、人才、服务和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各地,形成全球互补、共赢、共建、共享的和谐国际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天下意识、人类情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成为全球治理中最鲜活最显眼最令人关注的重要部分。习近平首倡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世界经济复苏方案,开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提供的新型全球化方案,将加快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习近平在价值层面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指引,为重塑全球交往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随着新时代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共识不断增强,中国和世界的往来肯定会越来越密切,相互的需求和期待也肯定会进一步增加,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四、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为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在与时俱进地提出发展战略目标及构想。50年代主要是提工业化,60年代讲得多的是实现现代化,70—80年代主要讲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此设想,第一步战略任务1987年已实现。第二步战略任务从国民生产总值看,2000年也超额实现。但为了让小康社会成为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并充分认可的小康,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牢固基础的小康,我们党没有宣布第二步战略任务的实现。而是从十五大开始分别把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时间节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式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并提出了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此,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作出了两个阶段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形成了21世纪“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它完整地勾画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个安排,既承接了原“三步走”的战略,又作了细化和升华;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的科学描绘,比过去的“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涵更系统、更全面、更具体,标准也有很大的提升;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的科学描绘,更是浓墨重彩,鼓舞人心。原“三步走”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不仅把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内涵上也更加丰富,战略目标已经大大升级。“升级”突出体现为两点。一是和十八报告相比,新目标增加了“美丽”定语,强化了发展新理念中的“绿色发展”。二是增加了“强国”的定位,意味着我们的新目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国”的内涵正如报告中的论述:“我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響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这些新内涵涵盖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制度体系和执政能力、世界站位、人民幸福各个方面,更加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着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表明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加压拼搏,既体现了高度自信,又彰显了责任担当。
五、阐述大会主题和党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总体框架和总抓手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这个主题明确地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精神状态、担负什么历史使命、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未来的征程上,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要举全国之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更加自觉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伟大斗争是时代特点,体现奋斗姿态;伟大工程是领导力量,提供政治保障;伟大事业是旗帜是道路,决定前进方向;伟大梦想是历史使命,指引奋斗目标。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它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推进“四个伟大”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新论断,构成了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战略、引领全局的总篮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创新。
六、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党和人民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诸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以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用“八个明确”、“十四条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精华要义。
“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理论创新,从基本理论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属于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其中第一个“明确”是总任务和战略步骤。第二个“明确”是主要矛盾及其解决之道。第三个“明确”是对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政治定力(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的框架结构整体设计。第四至八个“明确”是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主要领域的总部署和总要求。这“八个明确”,有的是对过去目标的提升和完善,有的是对党的十八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有的是全新的理论判断。这些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十四条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任务表和路线图,是对党的治国理论实践经验的最新总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方法论,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坚强保证。为了简便好记,我同意有的同志的归纳:“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构成是1+5+4+4。1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5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个4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第2个4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條坚持”,条理清晰,包涵各个方面,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根本力量、总体布局、战略举措和安全基石(这个安全基石基于良好的安全环境、强大的人民军队、祖国的团结统一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之上)。
“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坚持”,是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的关系。两者紧密联系,不可或缺,既相互贯通,又相辅相成。两者都是对改革开放近40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经验的深入总结,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相继提出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了此前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基本内容,从而把“五个基本”简化提炼为“三个基本”,即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从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层面系统地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而且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重大创新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去理解。宏观层面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战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索而得出的新结论。中观层面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一国两制”、国防军队内政外交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作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微观层面是对各个领域理论分析和政策实施提出的具体举措和具体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它攀登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高峰,是当今时代的“时代精华”,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又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注释:
① 参见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光明日报》2017年11目28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③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汇编》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39页。
④⑦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9、8—9、10、16页。
⑤ 《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177页。
⑥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⑨⑩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1470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21、346页。
参见曲青山:《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逻辑结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17日。
参见王伟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12期。
作者简介:荣开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 胡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