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一串自学的钥匙
2018-12-03宋婷婷
宋婷婷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終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攀上知识的高峰,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让课堂成为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语文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技能目标,也是小学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和个性特征,注重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热爱,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习自学的关键。
一、第一把钥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而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1.勤问
教师借助情境的引导,点拨学生思考质疑,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我强调应该阅读和思考,尤其是在“思考”中,学会质疑。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标题中的“飞”,注意文中出现的“飞”,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质疑这两个“飞”字的含义,通过字典,通过讨论,对这两处的“飞”进行区别记忆。质疑和情境引导,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自学和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阅读课文时,应该善于抓住中心关键的眼睛,准确地掌握文本的内容。
2.细品
教师搭建情境平台,助力学生融入文本,萌发自主探究的欲望。在《黄山奇松》《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书中的情境,发挥文字记录、视觉与视听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生动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顿时就会提高。
3.善读
教师提供朗读的舞台,帮助学生深入文本,获得自主理解的精髓。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我就采取“读中传情”的教学方法,用“导语诱情”“范读激情”“复读悟情”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提升他们自主品读的能力。在每一次读中,获得新的思考,产生新的体会,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第二把钥匙——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若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充分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动”起来,才能使教育变得生机盎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与生、师与生知识和思想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条件越丰富,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可能也越多。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进步给予适时的评价,更能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进步中,从错误的总结中,逐步“拨乱反正”,体验到进步的快乐,然后坚定信心,不断进步。“人皆可以为尧舜”,教师的赞赏与鼓励,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带来更多的自主投入意愿,并带来极大的学习信心。
三、第三把钥匙——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送上第三把钥匙——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掌握钥匙,打开语言知识的门,阅读各种文章。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群文“链式阅读”,举一反三,掌握相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例如,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学中,我勾连了《军神》这篇课文,让学生在阅读时找共同点,了解语言知识的特点,分析动作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明白写人叙事的文章的共性是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从而掌握该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对于说明文《神奇的克隆》的教学,指导学生勾连《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及《恐龙》一起阅读。从而明白说明文的写作有其独特的方法,既有科学准确的表述,又有生动有趣的语言,有些段落文字内容的写作方法是相似的,运用的说明方法也是差不多的,启发学生学会从其他相似篇章中学习方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这种引导学生阅读,进行学习方法的点拨,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第四把钥匙——习惯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表明专注、坚持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学习更是如此,不仅要学会专心、要投入、要深化,还要善思、善问、善积累。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根据各年级教学的要求,逐步养成自学习惯。”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全神贯注,边读边思考。”“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边写批注、摘抄或做笔记等。“口到”指各种形式的读。
在自主学习中,我们提供的是方法,学生通过理解和运用,掌握的是自学的技能。总之,只要我们改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有时间、空间和机会,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怀疑,乐于阅读,乐于积累,必能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的能力。而这种学习的能力,定会使他们受益于未来的终身学习。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