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8-12-03付建中
付建中
摘 要:生活到处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也成为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富有时代的气息。信息技术凭借其图、文、声、像的特点,在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集推理的严谨性、思维的逻辑性、计算的精确性于一体的学科,它不像语文那样具有说服的人文性,也不像音乐美术那样具有艺术的审美性,这样的学科特点再加上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长久的学习中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数学教学再次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它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资源,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疲劳,如何让学生的学习保持在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是数学教师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信息技术则可以凭借其色彩鲜艳的画面、形象动态的演示实现教师的愿望,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学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位置》“左右”这一部分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可动的课件。在课件上出现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分别是小白兔、小花猫和小狗。可爱而能动的动物立马吸引学生的眼球,他们全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观看。教师见此情景,顺势引导学生:你能来给这些小动物按要求排好队吗?“能。”学生大声地喊道。看来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马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了。“让小猫站在小白兔的左边。”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拖动鼠标进行演示。这样动态的演示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激发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学生一个个兴奋地举着手想要上台表演。于是,教师不停地变换问题,围绕“左右”让学生拖动鼠标灵活练习。在这样的反复实践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保持在兴奋、积极主动中,课堂效果达到最优。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都是经过高度的语言概括而来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概念、公式教学
例如教学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把圓柱体切割成偶数份小扇体,再把这些小扇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样动态的演示让静止的课本知识动态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把抽象的圆柱体的体积变成直观的长方体的体积。学生通过动态演示观察发现切割前后物体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于是学生由长方体的体积立刻就推出圆柱体的体积。经过多媒体直观、动态的演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出数学公式,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若没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实现这样动态的演示效果。因此,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一些概括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使其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消化。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有一种感觉,面对重难点知识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又一遍,结果等到做题的时候学生还是不会做或者变换一下条件,学生就又摸不着方向了。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教学活动陷入僵持中。多媒体则可以把教师与学生从这种困顿中解救出来,利用其独特的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出几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让学生计算,通过计算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于是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这种“硬塞”教学效果学生当然容易忘记,虽然教师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但并没有让学生从意义上真正理解。若教师能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这一意义,相信比原来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可以这样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1个,此时还余下3个,这样还够1人再分1个,最后剩下1个,此时余下的这1个就不够1人1个了,因此,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样经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明白原来因为余下的数不够再分,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学生明白这一数学原理后,就会记忆深刻,并且还能灵活运用。
总之,信息技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场革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光海.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J].现代交际,2016(5).
[2]靳国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2017.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