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的研究
2018-12-03黄桃李
黄桃李
摘 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浸润的不仅是一种艺术理念,更多的是渗透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当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写字课或书法课。其目的是多方面的,诸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提高其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等。因此,书法课程教学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小学书法课程为例,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渗透;课程;书法教学
小学书法课程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其德育渗透更为广泛而具体。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其德育渗透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因此,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需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将德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
一、实践美育环节,渗透德育灵魂
1.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在体会汉字美感的过程中,愉悦身心,磨炼心智,完善人格
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完美艺术形象的呈现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2.借助小学书法的直观性特点,助力德育渗透
小学生正是从直观的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欣赏中感知世界,认识真、善、美。学生在感知美的形象的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的心理体验,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可结合书法教学的特点,生动而直观地给学生以正面教育。让学生领略甲骨文的古老和神秘、篆书的沉稳和古朴、隶书的底蕴和端庄、楷书的娟秀和大气、行书的潇洒和飘逸、草书的磅礴和豪放。使学生在欣赏、品味书法作品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建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作为古老的华夏文化,书法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教师可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其丰富的文化內涵,使学生在美育的过程中认知民族历史文化的过程,感知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将德育渗透到其灵魂深处。
二、落实校本课程,凸显德育关怀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书法教育应居于重要的课程地位。它应和传统的美育学科有着相同的课程性质,属于同一范畴,居于同等地位。因此,笔者建议在小学各年段积极开设书法校本课程。如在低段开展硬笔书法启蒙课程,在中段开展毛笔入门课程,在高段开展书法篆刻拓展课程等。校本课程在传授技法的同时,以书法教学为载体渗校德育。
1.在校本课程中磨炼个人意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一点一画开始,书法的学习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一个进取精神的培养过程。在学生品德教育中,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生学习书法时,需持之以恒,全身心地投入,养成严谨认真、细致入微的好习惯,可有效地磨炼意志品质。如果把这种品质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方能为学生的成才之路铺就基础。
2.在校本课程中熏陶心理品质
反观当今社会,学生抗压抗挫折能力较弱,一遇到困难就立马放弃。这些都反映了学校品德教育中学生心理调节的能力教育的缺失。学生在书法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书法课程这个载体,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开发多元课程,让德育融入学生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书法课程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改变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开发多元化课程,与社会接轨,与生活交融。
1.书法课程应面向社会,融入生活
小学书法课程可依托家长课堂,积极拓展家长渠道,让书法课程真正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如探究生活中的书法装饰物,调查社区里的书画装饰、文化元素;搜集日常生活中包装设计、网络信息里的书法元素,还有利用家长中具有良好书法素养的人才进行家长课堂授课等等。只要善加利用,这些书法美育内容都可以成为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2.书法课程应整合文化,渗透历史
除了传授书写技巧以外,在书法课程中,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将中国五千年来所积淀的优秀书法作品背后的故事信息传授给学生。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中蕴涵了众多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表达,因而广为流传。在书法课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品鉴、赏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众多书法大家作品形成风格与其性格息息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线条结构中探究思考,研读作者书写作品时的心境,深入解读书法作品的情感色彩,体会书法之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书法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之路道阻且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选取德育渗透点和教学方法,不着痕迹地实施德育教学手段,方能使学生在开放、民主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习得良好的品德素养,让德育“渗”而“透”至学生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王利群,金晶一,赵晓杰.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作用及途径[J].科教文汇,2011(37).
[2]钟明善.对建立中国书法教育体系的思考[J].书法研究,2003(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