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散远单位官兵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2018-12-03黄丽云张敬雷张清华孔丽青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雷达站牙线官兵

黄丽云,张敬雷,张清华,邓 丽,孔丽青

0 引 言

随着官兵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军越来越重视口腔卫勤保障工作,部队口腔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医疗保障水平距官兵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1]。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小散远单位官兵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对口腔健康关注存在明显不足,且存在很多不良口腔卫生行为[2]。小散远单位口腔医疗资源不足,部队驻扎地域分散,按照传统的卫勤保障模式,大多数官兵无法获得有效的口腔卫生医疗保障。茅建华等[3]认为医院作为平战时重要的卫勤保障力量,要主动适应使命任务拓展要求,创新为部队服务举措。为此,我们利用流动健康教育平台及专业辅导的方式向官兵科普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开展了相关卫生知识培训,并进行了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近期效果评价,旨在通过实现官兵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保护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寻求最佳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6 年6-12月驻闽某旅6个雷达站举办了流动口腔科普展厅巡展活动,400余人次参加。将巡展按照时间先后排序,随机整群抽取其中的2个雷达站官兵124名,平均年龄(23.6±4.3)岁,均为男性、高中以上学历,教育前官兵认知能力接近,对健康教育内容均能良好的理解。

1.2 方法

1.2.1流动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内容与实施流动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参考PRECEDE模式[4],从倾向、促进、强化因素3方面设计,包括口腔健康讲座PPT课件、互动性爱牙知识笔记本电脑、有效刷牙指导台、移动式宣传展板、保护牙齿动画宣传片和纸质口腔健康科普材料等。每个雷达站只安排1次,教育实施时间约3 h,前60 min主要由课题组成员开展口腔健康讲座,内容针对官兵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结合健康教育前的调查结果得分较低的方面,主要介绍口腔基本结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口腔常见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及口腔自我保健方法的正确应用。后2 h课题组3个成员分组在互动性爱牙知识电脑、刷牙指导台、宣传展板旁对官兵进行现场讲解指导答疑,发放部分保健用品,在洗漱间张贴正确刷牙流程示意图,在餐桌摆放牙线。每场展览现场均有基层干部、军医或卫生员的参与,课后单位领导督导、同事互相指导提醒。

1.2.2调查内容和方法①调查内容:调查问卷为课题组结合范伟等[5]的基层部队战士口腔保健相关知识调查表自行设计,相关知识分解为知识、态度、行为3个部分共20题,均为选择题。②调查方法:课题组实施口腔健康教育前和教育后,进行现场笔试闭卷测验。时间间隔为6个月。在雷达站干部的配合下组织官兵集体填写,填写时不许相互讨论;问卷填写完毕后,统一回收。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官兵口腔健康认知调查结果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后雷达站官兵在7个口腔健康认知方面的正确率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雷达站官兵口腔健康认知调查结果比较[n(%)]

口腔健康认知教育前教育后龋齿病因与菌斑概念20(16.1)86(69.4)*智齿冠周炎概念42(33.9)98(79.0)*牙龈出血病因33(26.6)65(52.4)*不良习惯损伤牙28(22.6)94(75.8)*含氟牙膏有益牙齿45(36.3)92(74.2)*正确刷牙方法32(25.8)110(88.7)*吸烟损害口腔健康45(36.3)99(79.8)*与教育前比较,*P<0.05

2.2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官兵口腔健康信念调查结果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后雷达站官兵在6个口腔健康信念方面的正确率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雷达站官兵口腔健康信念调查结果比较[n(%)]

口腔健康信念教育前教育后牙病不是病是错误观点110(88.7)124(100.0)*预防牙病首先要靠自己54(43.5)98(79.0)*口腔健康对生活很重要58(46.8)102(82.3)*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20(16.1)83(66.9)*牙齿好坏不是天生的26(21.0)91(73.4)*人老掉牙不是自然规律34(27.4)105(84.7)*与教育前比较,*P<0.05

2.3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官兵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结果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后雷达站官兵在7个口腔健康行为方面的正确率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雷达站官兵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结果比较[n(%)]

口腔健康行为教育前教育后每日刷牙≥2 次80(64.5)112(90.3)*使用牙线12(9.7)32(25.8)*使用含氟牙膏30(24.2)64(51.6)*不用牙咬异物80(64.5)120(96.8)*定期洁牙15(12.1)32(25.8)*定期口腔检查24(19.4)40(32.3)*唇舌齿训练伤防护10(8.0)36(29.0)*与教育前比较,*P<0.05

3 讨 论

口腔健康教育是指采取教育的手段促使众受者主动获得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受者的积极性,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6]。本研究采用流动口腔健康教育平台,根据官兵口腔常见疾病和前期调研影响官兵口腔保健行为的因素,编制健康教育内容和现场指导工具,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官兵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采取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小散远各单位人员数量少、组成相对类似,流动宣教平台针对性强、利用率高,可作为小散远单位口腔卫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PRECEDE健康教育中在教育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倾向因素是促进或阻止人们行为所产生的动机,促进与强化因素对整个健康教育成效影响相当关键[4]。部队官兵均为高中以上学历,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行为可塑性较大;集中居住与生活,便于组织和管理,执行力较强。我们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单位领导配合督导、战友之间相互提示监督等方式,促进与强化官兵口腔健康行为。在洗漱间张贴正确刷牙流程示意图,使大部分官兵在洗漱时直观接受正确刷牙方式,使官兵正确的刷牙知识从25.8%提高到88.7%;在示教牙线的使用后在官兵的餐桌上放置的牙线,使官兵使用牙线的行为从9.7%提高到25.8%,虽然有显著改变,但大部分官兵仍认为无食物嵌塞是不需要使用牙线的,这方面教育内容是本研究健康宣教的不足之处,需在下一步教育中进一步改进。至于定期洁牙与健康检查得分的前后差别相对不大,主要是因为官兵所处的环境与医疗条件的限制,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杨再永等[7]报道我军口腔健康教育部分宣传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官兵保健知识了解较少,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位与官兵自身的特点不断更新。当前社会上健康宣教的方式走向新媒体、自媒体时代,各种微信微博APP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8]。但小散远单位由于多处于高山海岛边远地区,加上部队保密纪律的限制,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禁止在营区内使用,战士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传播途径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王鹏等[9]报道利用体验和参与的形式对公众进行口腔科普宣传更易接受。流动口腔健康宣教平台在传统纸质媒体的基础上融入了数字化形式的宣教内容,不单纯以讲课的形式向官兵灌输教育内容,更多采取现场演示、视频反复播放和互动的方式,利用体验和参与的形式对官兵进行口腔科普宣传,使官兵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采取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

猜你喜欢

雷达站牙线官兵
环保便携的牙线笔
如何正确地使用牙线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你会用牙线吗
使用牙线会不会把牙缝越扯越大?
雷达站
紫帽山雷达站防雷系统几个关键参数分析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地球上最高的雷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