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双向互通模式”研究

2018-12-03蕾,田

关键词:互通双师环节

邹 蕾,田 轶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一、前言

依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1]文件精神要求,为了进一步主动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改革专业实践环节的角度,提出构建提高实践能力的双向互通模式,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包括课内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包括科内实习实训,课外实践环节包括集中和分散实习实训。按比重来说,课内时间所占的比重大,属于一种基础的掌握提高阶段,许多专家认为是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核心性”问题。而课外实践环节是课内实践环节的一种延伸活动,可以把它看成是应用性的实践环节。因此,本文研究面向基础教育学校体育需求、提高实践能力,为更好适应体育教学、训练、群体、竞赛等方面工作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大连大学、鞍山师范学院6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和实践环节模块进行比较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现状评述

1.双向互通模式提出背景。“双向互通模式”是指面向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提高并产生叠加效应的优化选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化方式。体育教育专业应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专业定位,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顶层设计,以培养方案改革作为路径,以实践环节改革为突破口,从而加快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辽宁省政府提出“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强调“聚焦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师队伍、招生制度等重点难点,以综合改革驱动转型发展”,[1]其中改革教学模式、实践环节、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下,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形式轻内涵、重常规轻创新等问题,[2](P69~74)不能够适应中小学学校体育人才需求。应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以能力为导向,以加强实践环节为重点,以特色发展为驱动,这是体育教育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辽宁省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做了一些大胆尝试,如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学时比重,将原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内容,扩展到创业与就业实践、模拟教学观摩、教师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等。将原有的集中分散性的社会实践转变成小学期设计,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师教育平台,开设教育实践、教师教育课堂、模拟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环节课程。在小学期实践环节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贴近实际,贴近名师、贴近教改;同时基础教育学校体育优秀教师、专家进入高校,通过讲座、授课、指导等形式,拉近距离、感受成果。有些院校还通过签署实习基地、聘任兼职导师、共建试验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和平台。

2.双向互通模式概念界定。关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许多提法,如“双师双能型”教师,它是指高校教师双重能力的提升要求,即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这要求高校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解决从校门到校门、理论强实践弱的问题,这是单从高校教师承担双重职能的任务来讲的。

又如校企混编“一课双师”教学模式,它是指一课由“双师”任教的方式,即一门课程由学校主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学校与企业双向配备教师,发挥校内教师理论性强、校外聘任教师实践操作性强的一种聘任方式。再如,提出“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它是提倡培养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培养,即职前培养的院校鼓励学生“走出去”到中小学参加教育实践,同时再用“请进来”的办法,即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优秀教研员来校参加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形成一体化教育理念。

尽管对“双师型”教师有多种提法,但本文从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视角,所提出的“双师、双习、双研”双向合作互通模式,就是把职前教育与入职工作两个阶段相互联系在一起,打通职前培养与入职工作的壁垒,实现体育人才培养一体化。

(二)体育教育专业“双向合作互通模式”内容

1.“3+1”培养模式设计。本文对辽宁省6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比较看,大多数院校都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将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能力,“一专多能”是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目标。6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学院能够较全面表述能力的范围,但综合类大学和师范院校对实践能力的表示显得过于狭窄。尽管提法有所区别,但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各院校都在寻求人才培养方案的最佳化,但是由于各高校办学类型不同,在选择培养方案上也有所区别,师范类院校能够比较好地发挥多学科的优势,突出师范性教育的特点;体育专科类院校能够发挥专业技能优势,比较注重体育自身的特色;综合类院校由于学科较为综合化,发挥学科专业综合性优势,自身学科优势显得薄弱,特色不够鲜明。

图1 体育教育专业双向合作互通模式图

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和其他各类学校专门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群体、竞赛等方面工作。“3+1”人才培养模式,是师范院校突出师范性,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重要举措。[3](P120~123)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即“3”是在师范本科教育中,前3年完成通识课、专业课程,“1”是在最后一年进入教师教育平台,由学校统一开设平台课程,统一安排跨学科上课教师,统一安排教育实习,统一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3+1”培养模式中,设计“小学期”实践环节,即2、4、6三个学期的16~19周安排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集中时间完成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课外考察和实践等体验,开展讲座、沙龙、交流、体验等活动,使其融入多元、开放、互通的特征,形成一个完整连续性的师范教育实践环节体系。模式重点在突出教师教育实践环节,要加强小学期、或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环节,建立足够数量的教育实习基地,使体育专业学生真正了解、知晓、弄懂基础教育学校体育的情况,被培养成为“能力强、有专长、多面手”的抢手应用型人才(见图1)。

巡讲活动由区卫计局牵头组织,协调财政、教科体、新闻媒体、乡镇、医疗单位各部门共同参与,依托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技术力量,组织专班、专人撰写课件,经过筛选、审查,再修改、再完善,确保巡讲准备工作到位,同时,结合挂包驻帮深入贫困户开展“三减三健”宣讲到户院、指导到锅边、服务到餐桌,让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时尚。

2.双向合作互通模式互通方式。“双向合作互通模式”是依靠校内实习、实训和中小学学校体育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和校外实践基地优越条件,有效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双向合作互通模式。

所谓“双师”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一课双师”,二是“双师双能”。“一课双师”是指配备本科指导教师和基础教育实践型教师,其中基础教育实践型教师主要承担中小学体育教学教法课程指导。双师配备的指导工作量校内导师占70%,校外导师占30%。“双师”聘任上,坚持专兼职相结合、构建双师课堂,提高双师质量。应考虑兼职教师教学理论水平较低、规范性不强、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可在主干核心课程中预先试点实行,待成熟时再逐步推广的办法来解决。“双师双能”是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转型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从师资队伍建设长远的角度而提出的要求,它需要较长时间建设和不断完善才可以实现,因此本文暂不做论证。

“双习”是指见习和实习两个环节,教育见习作为初步了解学校体育环境、感受教师职业特点、积累实践知识和能力的感性认识阶段,一般采取观摩、听课、考察等形式,分散地安排在各个学期。教育实习是指学生直接进入中小学学校,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学、训练、群体、竞赛、教研等工作,一般采取分散实习、集中实习、委托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这类活动比较集中地安排在最后1学年,见习与实习全部学时应在实践基地完成。鉴于实践环节的关键性,建议校内教师指导工作量校内占30%,校外指导教师工作量占70%,突出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的做法,加大对学生入职前的适应性教育。

“双研”是以教学目标、内容、教法和教改等问题为研究内容,采取案例教学、优秀课展示、学术研讨、现场分析等形式。它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和要求。它包括校内教研和校外教研。校内教研一般融在课程和专题活动之中,校外教研一般融在实习之中,从专业学生提高教研能力角度,又可以称为“研习”,研习是在实习基础上而开展的优秀课案例研究、教改范例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名师名校长成长个案研究等实践教学活动。[4](P115~119)由于“研习”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建议校内“研习”约占50%,大多在课程和专题活动完成,由校内教师和外聘中小学教研员、教师完成;校外“研习”约占50%,由实习所在学校教师和区县教研员完成(见图2)。

图2 “双师、双习、双研”互通方式图

构建师范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模式,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与就业所需要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双向合作互通渠道。

3.双向合作互通模式实践能力培养。师范性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特征和专业性决定的,它反映了教师教育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5]实践能力是指具有师范性特征的、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传授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实践能力指标应突出体育教育教学的“讲、练、示、导、评”的培养特色(见图3)。

图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图

“讲”是指讲解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讲解分析能力、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练”是指体育教学过程能力,包括把握重点与难点能力、把握教学目标能力、选择组织与教法能力;“示”是指技术动作传授能力,包括技术动作示范准确能力、准确诊断技术动作能力、正误对比分析能力;“导”是指教学指导能力,包括个别指导练习能力、分组指导练习能力、实战对抗指导能力;“评”是指教学效果评价能力,包括教学结果评价能力、教学过程评价能力、教学效果自评能力。“讲、练、示、导、评”突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能力培养,确保讲得清楚、练出本事、示范精彩、指导出色、评价准确,使学生面向基础教育学校体育工作拿出手、有本领、用得上、顶用实用。[6](P65~70)

4.双向合作互通模式实践途径。实施“双向合作互通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实施途径。在“走出去”环节上,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需要,让学生贴近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前沿,贴近教学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贴近体育优秀课、大课间、特色运动队训练与竞赛,贴近教育教学最先进的改革成果,贴近教研的热点研讨,这不仅让学生尽早尽快了解未来教师职业要求,也可以带着对学校体育的了解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本科阶段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对塑造未来应用性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基础。

在“请进来”的环节上,采取“请进高校”和“送教上门”等方式。聘请教学名师、特级教师,让精品视频进课堂,通过打破“封闭式办学”模式,在主干课程上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进课堂,聘请特级教师上讲台,让体育优秀课、精彩大课间视频进教室。利用课外实践环节开展专题、讲座、沙龙、研讨、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实习、实训、教研等活动。[7](P104~107)“请进来”还要坚持通过“互联网+”,把中小学优秀教学课、精彩大课间、教学研讨交流等精品视频引入教学,不断提高“请进来”的效果。

5.双向合作互通模式支持系统。借鉴师范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各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强实践环节设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应发挥跨学科优势,提供教师教育优质资源课程,扩展学生知识面和实践能力;体育院校可采取本校跨专业和跨院校聘请跨学科教师,形成教师教育平台课程支持,也可以采取跨院校选课,通过互认学分的办法完成教师教育平台课程,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课内实习实训的安排,改变课内教学变成技能、体能训练的教学倾向,加大课内实习实训的比重,将师范性贯穿整个课程之中。课外实践的见习、实习、研习要注重实效性,要让学生接触中小学体育工作实际,要真观察、真观摩、真调研、真体验,提高实践环节的时效性。

在校外教师的聘任上,应重点在主干课程聘请兼职教师,实施“一课双师”教师配备,在专题讲座、学术研讨、教学研究等活动上,应以短期聘人的方式解决。由于加大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需要在经费投入上给予保证,保持方案实施和落实。

四、主要结论

一是,面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遵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突出应用型人才,是体育教育专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准确定位,是积极推动体育专业发展转型的客观要求。

二是,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实施“3+1”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的“双向合作互通模式”,实施“双师、双习、双研”实践方案,聘请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精品视频进课堂,突出“讲、练、示、导、评”技能特色,培养面向基础教育“能力强、有专长、多面手”抢手的应用型人才。

三是,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双向合作互通模式,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支持,以课内实习实训和校外实践为保证,以“走出去,请进来”为实施途径,以“一岗双聘”和经费支持为保障,确保双向合作互通模式实施。

猜你喜欢

互通双师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