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熏陶型”微课在文化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四个层次

2018-12-01李欧娜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熏陶本课笔者

李欧娜

“情感熏陶型”微课注重于学生情感、態度、价值观的培养,微课的设计和运用围绕这一目标,打好“情感牌”,以燃情为课程的起步,以热情为学习的动力,以情怀为思维的归宿。

在准备《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这一课时,笔者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后,最终决定以高新科技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影响作为情感与思维的突破口,以辩证认识和理性处理人与科技的关系作为本课的归宿与升华。为此,笔者将微课的标题设定为“网”。

第一层次,点燃激情君入瓮:何为远?何为近?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这种学生觉得没多大意思的课,必须在导入环节就要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往下学的冲动。笔者在此处丢下一个“饵”:看图话远近——微课视频里出现两幅图片(见图1和图2),提示学生观察两图并进行思考。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1)你觉得哪幅图的距离更远(近)?(2)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3)是什么东西改变了这种“远”和“近”的呢?内容看似关系不大的两幅图片因三个问题联系在一起,既意外又合情合理,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兴致勃勃地思考、探讨、发言——不知不觉“入瓮”来。

第二层次,拨云弄雾线索明:新科技,大发展。

有了微课导入环节“关于远近问题的判断”作为激趣点,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将学生带入到“改变人类距离的互联网”这个内容里面来。在这里学生不仅要找出信息技术发展的原因,还要结合教材对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科技成果进行合理归纳。两个议题都不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科技的关系,笔者对成果部分做了重整(见图3):

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各领域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更紧密,本课线索也更明晰(自近而远、由小我到大宇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概貌。

第三层次,以情带思意未尽:网密布,人安好?

既然有了前面两个层次的层层铺垫,接下来转入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就水到渠成了。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本课的价值,更好利用本课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按照O2O模式,笔者还在微课的这个环节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可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也可在课后进行线上交互:

(1)请根据你的所学思考:现代信息技术是如何扩展人类的世界的?

(2)请根据你的观察和理解,说说现代信息技术是如何压缩人类的空间的?

(3)请观察下图4的漫画,拟定一个合理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请继续回答:你认为你或你身边的人是网控猎物,还是控网猎人?

(5)在各种网络铺天盖地的当下,你还是你吗?

这些讨论不需要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就能使他们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第四层次,微课助学情深远:人网情未了。

上面提到的第(5)个问题,已经将学生们的视线从小小的历史教材引到了广阔无垠的天地。通过这个“情感熏陶型”微课的运用,学生们知识巩固了,视野开阔了,能力提高了,但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仅仅这样还不够,所以在这个微课作品的最后,笔者还增加了“人网情未了”的环节。既然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那么该如何处理人与科技的关系,必然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议题,既是如此,干脆让学生们以“人网情未了”为主题,去描述他们所认为的人与科技之间的最理想的关系。通过这样深入的思考,回应深化了主题,更使学生们对自身发展、对人类进步有了深刻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情怀和责任担当。

从学生们课堂及课后的反馈来看,在文艺科技发展史类型的课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情感熏陶型”微课模式,确实能让学生动情继而晓理,明智继而怡情。学生们诚心投入,认真思考,愉快体验,收获颇丰,就会更加期待和支持这种微课。相信只要运用得当,“情感熏陶型”微课会在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功效。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17YQJK218】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熏陶本课笔者
用艺术熏陶家风
老师,别走……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如此熏陶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