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林黛玉进贾府》《飘》《祝福》中的就餐描写
2018-12-01朱益萍
朱益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与吃相关。在最原始的欲望中透视人深藏的本性,就餐成了显露人性、人情、人生的最好平台,既能见证人生百态,也能品味人情世故。所以经典名作一般少不了对主人公在就餐时进行浓彩重墨的描写。课文节选《红楼梦》片段《林黛玉进贾府》是如此,《飘》是如此,《祝福》也是如此。
一、就餐彰显礼仪气派,蕴含家庭温情
《林黛玉进贾府》这样写林黛玉进贾府后第一餐:
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钟鸣鼎食之家吃饭也与众不同,气派非凡,礼仪繁复,都谨遵孔圣人的 “食不言,寝不语”教导。贾母的尊贵和威严,王熙凤的精明世故,林黛玉的聪慧小心全在就餐上了。
作者先写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把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不露痕迹带了出来。然后写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这不由让人疑问:那么多的丫鬟婆子,为什么要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为什么不能让下人来做这些事?因为这既是礼仪,也是威严。你看《甄嬛传》中不论是皇后娘娘、还是倍受宠爱的熹贵妃都一样要亲自伺候皇帝吃饭。皇后贵妃再尊贵再受宠,她们也是“臣”;王夫人、王熙凤再有富有再得势她们也是媳妇、孙媳妇。正所谓吃饭事小,礼节威严事大。君臣之礼,长幼之序岂能随便?孙媳妇、媳妇伺候婆婆吃饭,既是礼仪的需要,也是婆婆威严的明证。“贾母正面榻上独坐”的威严之感也就呼之欲出了。
从座次礼仪上说,林黛玉无论从年龄长幼,还是从血缘亲疏,她都不应该坐贾母左边的第一张椅子上。不是王熙凤不懂礼仪,而是她太精通人情世故了。她从贾母见到林黛玉开始就知道贾母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女,她要在贾母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懂事,表现对林妹妹的疼爱与怜惜,才有“忙拉”之举。这果然深得贾母欢心,贾母笑了。这“笑”既是对王熙凤能干、会做人的赞赏,更是对林黛玉的疼爱和抚慰。豪门望族中难得一见的温情在贾母的笑声中缓缓渗透出来,让林黛玉这个聪慧敏感的少女倍感珍惜,后来贾母问黛玉“念何书”,宝玉问“妹妹可曾读过书”,黛玉有了前后看似矛盾的回答。她知道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于是改了口。
二、就餐展示交际手腕,暗藏少女痴情
《飘》第一部写郝思嘉要去参加“十二橡树”的烤肉聚餐,也就是卫希礼与韩媚兰订婚宴会,把郝思嘉的心理写得非常传神,细细品味,让人难忘。
郝思嘉听到卫希礼与韩媚兰订婚的消息,她很惊讶,更是痛苦,但她并不甘心,更不会放弃,竟然想着要在宴会上对卫希礼表白,甚至私奔,参加宴会前,郝思嘉表现出高度的兴奋和紧张,她为穿什么衣服而苦恼。
什么样的衣裳使她窈窕的身材更显得更为动人和最使卫希礼倾倒呢?从八点钟开始她一直在试衣裳,试一件丢一件,此刻又灰心又恼火,穿着镶边的宽松内裤,紧身布褡和三条波浪式的镶边布衬裙站在那里。那些被她舍弃的衣服成堆地丢在地板上、床上、椅子上,五彩缤纷,一片凌乱。
……
她一直忙着试衣服,居然忘记了嬷嬷的铁硬规矩——奥哈拉家的女孩子动身去赴宴会之前,必须先在家里把肚子填得满满的。当她看到嬷嬷那双又大又黑的手里端着个托盘,上面放着热气腾腾的食物,郝思嘉整个状态都不好了,她颇为恼火似乎非要大干一仗不可了。她不想吃任何东西,只想在宴会上大快朵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件漂亮的綠裙子只有十七寸的腰围,可郝思嘉的腰围是十八寸,如果再吃这些东西,裙子如何穿呢?她可是要以最美的形象出现在卫希礼的面前,并且还能通过食物去接近他。可嬷嬷考虑的是思嘉在宴会上是否是淑女,是否有教养,她认为“一个女孩子是不是上等人,看她吃什么就知道”,吃得越少越淑女,越有教养,越是上等人的模样。还说“凡是馋嘴的年轻姑娘们,大都找不到男人。”思嘉满脑子就想着如何才能吸引卫希礼的注意,先穿上裙子再说,其他都不重要。
“把盘子放下,过来替我把腰扎紧点儿,”思嘉很不耐烦地说。“我想过会儿再吃一点。要是现在就吃,那就扎不紧了。”
她甚至设想在宴会上如果晕倒,或者说假装晕倒,便能达到目的,那就晕倒了,如果微笑,卖弄内情,或者装傻,就能够把他引诱过来,她倒是乐意去调一番情,也高兴装得甚至比凯瑟琳·卡尔弗特更傻。如果需要更加大胆的办法呢?她也乐意采用。
只要能成功吸引卫希礼,郝思嘉甚至可以违背她的率真,愿意采用她以往颇为不屑的手段。宴会上她周旋在威尔克斯、查尔斯等各种男人中,她想尽办法引来尽可能多的男人聚在自己周围。她很成功,成为宴会焦点,她吸引来几十个旁的男人,有了很多向她献殷勤的小伙子,可是从没像现在这样难受过。因为偏偏卫希礼没有来。她仍不灰心,两只眼睛不断在人群里搜索卫希礼。
郝思嘉对卫希礼的痴情用心通过一次野餐就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她的各种小心机,她的各种小手段,她的各种小心思,不管花样如何变化,中心只有一个——吸引卫希礼。唉,郝思嘉这个十六岁的少女在自己爱的人面前几乎完全迷失了自己,真的可笑、可气、可叹,又可怜、可疼、可爱啊。
三、就餐带偏见桎梏,撕裂世人无情
鲁迅名篇《祝福》写就餐也堪称一绝,祥林嫂的命运随着鲁四老爷家不同时间段的祝福(也就给祖宗神仙提供的大餐),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急剧变化。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冷漠,社会的悲凉几餐饭就让人唏嘘不已了。
祥林嫂是一个多有能耐的人呢?鲁四老爷家第一次祝福可见一斑: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大师用“扫尘,洗地,杀鸡,宰鹅”这四个词语一下把祥林嫂能干、麻利、欢快、满足的身影呈现在了读者眼前。祥林嫂在忙碌劳累中竟然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这该是个多好的女人哪——吃苦肯干,任劳任怨,为人单纯,心地善良,特别容易满足。按理说,这样的女人不管在哪里都应该能活下去。可祥林嫂怎么就没活路了呢?
鲁四老爷一家人肚子饿的时候才发现祥林嫂不见了,可见祥林嫂是从来没入过他们的眼,更没入过他们的心。“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四叔踱出门外”大家首先找的不是人,而是物——淘箩,鲁四老爷更是悠闲,祥林嫂的死活完全与他无关,他哪里是找人,他就是闲逛散散步。祥林嫂在这样的人家做工,命运能好到哪里去呢?
生活就是这样无情,因为丈夫去世,儿子被狼叼了,大伯收走了她的房子,祥林嫂被迫再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她万万没想到,再嫁成了她身上无法清洗的污秽,她成了鲁家尤其是鲁四老爷口里不干净的人:
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燒火。
祥林嫂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剥夺了她最以为傲的资本——超级能干,胜过男人。她正要按照以前熟练布置祝福做法做事的时候,却被四婶慌忙阻止了,她很茫然也很疑惑,不知道自己在鲁四老爷的心中不只是低贱,更是是污秽之人了。
后来当她从别人嘴里得知缘由后,不惜血本,拿着辛苦血汗钱去庙里捐门槛,以为神灵能洗掉她身上的污秽,可是生活竟然是如此狰狞,人心是如此冷漠: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至此,不管她如何努力,不管她曾经多么能干,不管她如何修正自己,但“好女不嫁二夫”的偏见死死桎梏了她本来还比较顽强的生命,让她生命里仅存的的一点点力量消失殆尽。偏见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人心的冷漠冰冻住了她所剩无几的鲜血,一夜之间她迅速地枯萎下去,怕黑,怕人影,了无生趣,几乎成了一具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就餐看上去是吃饭,实际上是吃礼仪,吃气派,吃交际,吃人情世故,吃社会冷暖……餐桌不论大小,都爬满了形形色色的心思和情感。爱不爱,看吃饭。已故作家三毛说:“爱情都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品读经典,感悟人生,认真吃饭。
责任编辑 邱 丽